五年前买的房,如今已亏损30万+,每晚睡觉都想打自己几个耳光

楼市新观 2023-10-27 18:39:26

关于买房这件事,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买房仅仅是为了有一个地方住吗?仅仅是为了结婚给丈母娘看吗?

或许很多人认为,买房的第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自己住,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为了晚上在热闹繁华的大都市,在某一个小区有一盏灯是为了自己而亮。

说起来是多么的浪漫,但是现实却是很多人因为盲目的买房而导致自己资产受到巨大损失。说实话,房子或许是每个人一生当中最大的一笔消费了,买房的对与否,甚至会直接关系到人生未来十几年、几十年的走向。

诚然,当下楼市已经回归平静,我们暂且说中国的房地产经过近30年的疯狂、无序的发展,如今终于回归理性,成为一个正常的市场该有的状态。

但是,我国的房地产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给自己增加了一个除了居住之外的属性,两个字概括就是:金融。

自从买房可以贷款那一刻起,房子这件商品就成为了普通人撬动大笔资金的杠杆。贷款说白了,也就是借钱,很多人知道什么是借钱,但是,不知道借钱的本质,如果你把借钱的秩序研究透了,你就看懂了金融的本质。

我们处于一个极度发达的商业社会里面,一切经营活动,都离不开钱,那什么样的人,可以优先借到更多钱呢?

我告诉你,那就是阶级地位高的人,可以优先拿到钱,虽然我们从道德层面来讲,人人是平等的,但是从金融层面来看,人人是不平等的,人一定是分为三六九等的,你的位置高度,取决于你对权力中心的价值程度。

当我国的福利分房制度取消,房子作为商品进入市场的那一刻起,房子就成为了很多人改变自身阶层的工具之一。再加上那个时候国家老百姓对于住房的需求之大,让不少开发商享受到时代的红利。

最终所有的因素加在一起,就让房子成为了只会涨价的特殊金融产品。当然,没有任何一件商品会一直涨价,再大的泡沫最终都会破裂。

如今,房地产与我国经济的地基牵扯太深,如果直接用一个针把这个泡沫刺破,那后果必然是不堪设想,很多人也难以承受其中的后果。

给大家看两组数据:

1、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显示,2020年底,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为72.44%,居民总负债超73万亿。

这一数据和央行发布的有出入,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宏观杠杆率共计下降6.3%,从2020年末的270.1%降至263.8%。其中居民部门杠杆率与2020末持平,维持在62.2%。

但进入2022年后,事情正在发生变化: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NIFD季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下降了0.1个百分点,从2021年末的62.2%降至62.1%。

2、前段时间住建部用“456”来回应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实际情况,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信贷的40%,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50%,而居民财富60%都在住房上。

居民财富房产占比甚至有的统计比60%还要高。

一个数据反应了当下我国的居民杠杆率,最近几年随着楼市的降温,杠杆率有所下降,但这也说明了曾经包括现在,房子的贷款已经捆绑了太多家庭。

其次,房子也成为我国大多数家庭的主要资产,如果房价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其中很多人都会受到影响。包括房地产行业牵扯的众多行业,最终,整个经济都受到巨大影响。

套用《流浪地球》中的那句话,当初谁都没有意识到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次房价下跌、几个开发商破产、一个行业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原话: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如今大多数房子已经回归自己应有的价值,比如以为粉丝朋友,5年前为了结婚,给女朋友一个承诺,迫不及待的买了一套房子,他没有在意房子的位置、品质,于是,5年后,这一套房子仅账面就已经缩水30万以上。

30万,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三五年等于白干,所以,之前说的什么年底不买房,一年又白忙;如今说是年底买了房,三年又白忙更合适。

或许你会想,刚需嘛,买房就是为了自己住,涨与跌与自己关系不大。作为一个稍微有点金融知识的人来说,这样想就不对。房子作为动辄百十万的商品,它关系到的东西真的太多,比如遇到特殊情况,能否快速贷到款。

再说了一套房子不会真的有人想着住一辈子吧?未来随着要求的提高,是不是要换更大、更漂亮的房子,这个时候,你买的第一套房就显出真正的作用。

第一套买对了,可能你转手一卖,在自己添点钱就能跳的更高;如果买错,那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最后,谨慎买房,如今买房已成为一个具有较高门槛的学问,结合自身情况,买好房,买对房,不要做那个半夜都想给自己几个耳光的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