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复新疆时,为何一个小小的玛纳斯,却成了清兵的屠宰场?

杨司马说历史 2024-06-27 08:26:17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杨秀美

编辑 | 杨秀美

前言

左宗棠,清代名将,贡献尤以收复新疆之伟业引人注目,在征战新疆的过程中,一处名不见经传的小地却成为清军的致命陷阱。

在收复新疆的艰难历程中,左宗棠及其军队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可谓前所未有。

究竟是何种因素使玛纳斯这片弹丸之地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波澜壮阔的故事?

一,战乱的新疆玛纳斯

清朝同治年间,我国新疆地区发生了动荡,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1864年,随着库车人民发动起义,这场冲突迅速蔓延至新疆全境,战斗持续不断。起义领袖缺乏明确方向,阴谋家借机操纵,起义事件蜕变为一场民族争端和仇恨。

随后,动荡领导者篡位成为“清真王”,控制了吐鲁番等关键地点,仅仅一年后,中亚浩罕汗国的阿古柏趁机入侵,其势力日益强大,于当年10月进入乌鲁木齐。

困境中,妥得璘领导当地军队与玛纳斯军队共约10万人进行抵抗,而由于装备差距过大,最终失败,于11月底向阿古柏投降,玛纳斯等六座城市落入敌手。

投降阿古柏的将领白彦虎被派往玛纳斯,对当地民众实施残暴统治,新疆局势愈发严峻,引起国际关注。

阿古柏、回族起义军以及沙俄三方势力的介入,使清政府不得不高度重视西北事务,1875年2月,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处理新疆事务,最大的挑战在于粮饷短缺。

清军在西北集结了7万多人的兵力,前线部队超过4万人,每年军费高达800多万两,朝廷因长期战争导致国库空虚,无法提供足够资金。

左宗棠被迫向外国银行借款,以广州等地的海关关税作担保,获得500万两贷款,此外,清政府还要求各省筹集300万两白银,才得以勉强解决“启动资金”问题。

粮饷问题严重限制了左宗棠的军事行动,也为未来的战役,尤其是玛纳斯之战的艰辛埋下隐患。

二,左宗棠进攻玛纳斯

公元1876年,当所有关于“启动资金”的障碍得以消除之后,年逾花甲且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左宗棠毅然决定抬棺出征,展现其矢志不渝、决不归去的壮志豪情。为达成所愿,左宗棠精心策划并确立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指导思想。

左宗棠将首轮攻势的重心锁定在北疆地区,尤其是两座关键性的城市——乌鲁木齐与玛纳斯。这两座城市均处于白彦虎势力的掌控之中。在九月初成功夺取乌鲁木齐之后,左宗棠立即着手对玛纳斯发起猛烈攻击。

此次进攻行动由金顺将军亲自指挥,这也是肃清北疆战场上的最后一道防线。左宗棠对此高度重视,鉴于该区域紧邻沙俄的控制范围,他特意叮嘱金顺务必密切关注沙俄军队的动态。

左宗棠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新疆问题的背后必然牵涉到西方列强,尤其是沙俄的深度参与。

阿古柏及白彦虎的回军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沙俄等国的军事援助和资金支持,这一点在随后进行的玛纳斯攻坚战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三,鏖战玛纳斯

9月6日,气势恢宏的金顺将军率部抵达玛纳斯城外,他立即部署军队,搭建防御工事,竭力追寻并模仿刘锦棠先前的迅捷步伐。

翌日黎明时分,清军的大炮奏响了震撼人心的怒吼,炮火无比精准地轰击位于玛纳斯南城墙东北角的敌军要塞,迅速打破防线,随后清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沿崩塌的城墙向城内发起猛攻。看似一切进展顺利。

而令金顺始料未及的是,驻扎于玛纳斯的穆斯林叛军与驻守古牧地的同僚们一样,装备精良,丝毫不逊色于清军,后膛炮、加特林机枪以及弹仓步枪等先进武器应有尽有。

面对这些强大的对手,金顺将军却陷入了困境。

深入城内的清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首日便损失了总兵李大洪、熊佑林以及参将陆辉等重要将领,战斗自清晨持续至深夜,清军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优势。

经过数日的持续进攻,清军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代价,但仍未能达成预期的战略目标。

原本以为可以轻易拿下的战役,却遭遇了硬骨头,不仅手受伤,更是颜面扫地,金顺将军在焦躁不安中,突然回忆起刘锦棠将军如何巧妙地运用声东击西的策略击败白彦虎,他决定效仿此法。

因此,他决定在白天继续佯装对城东北进行猛攻,而在夜间则秘密袭击西北角。

13日凌晨三时,他下令由马玉昆指挥部队,悄然攀登西北角的城楼,当晚夜深人静,起初清军的行动颇为顺利,成功地攀上了城墙。

而在试图夺取城门之际,他们却被敌军察觉,随即遭到猛烈反击。

刹那间,子弹如同暴雨般倾泻而来,穆斯林叛军以最强劲的火力封锁后续的清军,同时派出大批兵力,与登上城墙的清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最终,清军副将衔游击胡辉群壮烈牺牲,登上城墙的两百余名士兵无一生还,攻城计划再度受阻。

四,求援刘锦棠

屡次挫败之后,金顺的情绪彻底失控,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丧失了理智,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猛烈的进攻,而结果却导致了总兵张大发、杜生荣、副将斯世道、把总邵芝以及游击杨占魁等诸多将领相继牺牲,士兵们的伤亡更是无法估量,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无法攻破玛纳斯城。

原本毫不起眼的玛纳斯城,瞬间化身为清军的屠宰场!

值得注意的是,刘锦棠在短短八天内便成功歼灭敌军超过一万余人,连克数座坚固的城市,且未有任何一位将领或士兵伤亡,几乎可以说是以零代价取得胜利。

同样的一支军队,在不同将领的指挥下,竟展现出截然相反的战斗力,实在令人唏嘘不已。这无疑验证了那句古老的谚语:“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面对如此困境,曾经夸下海口的金顺又该如何应对呢?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金顺只得向湘军统领刘锦棠寻求援助,得知此事后,刘锦棠立即派遣了一支由六千名精锐士兵组成的救援部队,火速驰援玛纳斯战场,他们的及时抵达也使战局逐渐出现转机。

五,人海战术终获惨胜

随着生力军的加入,使得金顺的军队稍显自信,而尽管如此部队的伤亡仍然在不断攀升,由于武器设备的滞后,清朝军队只能通过庞大的兵力规模来进行弥补,而问题再度显现。

持续的军事行动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伤亡数字持续走高,物资供应以及军费支出亦陷入困境,原本预计的资金空缺已经高达接近200万两银子,这直接导致了清朝军队的士气逐渐下滑。

士兵们甚至面临着食物短缺的问题,同时还担忧能否按时发放薪资,这种恐慌情绪在军队内部迅速扩散开来,造成了战斗力显著降低,与之相对的是,反叛势力的气焰却愈发嚣张。

因此,清朝军队的战损比率持续上升,在后续部队不断增援的帮助下,直到10月初时,清朝军队才成功完成了对玛纳斯城的全面包围,而值得注意的是,这距离最初的攻击计划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在此之后,清朝军队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便是如何突破坚固的城市防御体系。

玛纳斯的城墙极高,且配备有强大的加特林机枪火力,使得清朝军队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承受极大的损失,这座小城已然变成了清朝军队的绞肉机。

在无法强行攻占的情况下,金顺决定采取策略性手段,他命令士兵们开始实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他们的主要任务便是挖掘通往玛纳斯城下的地道,并在其中埋设地雷以炸毁城墙。

伴随着一声巨响,城墙的一角被炸开了多个缺口,清朝军队趁机发动了进攻,而反叛势力的战斗意志明显更为坚定,他们迅速将犹豫不决的清朝军队击退,并迅速修复了受损的城墙。

无奈之下,金顺只得再次采用人海战术,自10月17日至11月4日期间,清朝军队对玛纳斯城展开了长达半个月的持续进攻,最终成功迫使城内的反叛势力选择投降。

1876年11月6日,数千名回族反叛分子手举白旗走出玛纳斯城,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反叛分子竟然在玩弄诡计,他们实际上是在假装投降,实则伺机发动突袭。

所有的回族士兵均全副武装,金顺意识到了其中的阴谋,于是命令反叛分子头目要求所有人放下武器,而反叛分子却突然向清朝军队开火射击。

早已做好准备的金顺立即下达了全军反击的指令,反叛分子瞬间陷入了被动,近身肉搏战中,清朝军队的大刀长矛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久之后,这批反叛分子便几乎全部丧命,玛纳斯城也终于重新回归到了清朝军队的掌控之中。

玛纳斯城的收复消息传回京城,朝廷上下深受鼓舞,旋即命令左宗棠立刻南下,而这本就是其“先北后南”战略的既定步骤,新疆地区的收复胜利似乎指日可待。

结语

新疆收复战争虽已远去,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深厚的爱国情怀、顽强的意志力以及坚定的决心,正因如此,前辈们成功抵御各种困难,维护了祖国领土的统一。

在如今的世界环境下,和平与发展是主旋律,我们仍需保持高度警觉,防止外部势力侵犯我领地,保护这份神圣的土地。

正如左宗棠昔日言道:"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们亦须传承前辈之目标,为国家繁荣而努力拼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