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是什么?这也需要质疑吗?今天在图书馆读《南方周末》最新一期的“关注”栏目的一篇南方周末记者和复旦大学著名教授,图书馆馆长葛剑雄(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的一篇访谈录,葛剑雄先生通过在复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两个图书馆任职的经历,说出了“图书馆不仅仅是[硬盘],还是文化场所和精神空间”结论,读来很是认可,便把整版全部读完。

我也是好上图书馆读书看报借阅书刊的读者,年少时因家境不可能购书读书,只好寻机会去街边小书摊蹭读瞄上几眼,青年世代碰上了那个“革文”时代,图书馆几无可读之书,后来稍微放松,那一张借书证也不是容易办理的,则到上世纪末才办妥了市图书馆的借阅证,当然由于工作原因,也很少去图书馆借阅和读书看报的(当然单位的图书报纸是不少的)。真正把图书馆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部分则是在退休后,此时的我会在驻地附近寻找图书馆,坐上几个小时读报看书借阅杂志书刊。

近年以来,政府的文化事业大发展,图书馆以各种形式在居民区商务楼开办,就上海嘉定来说“我嘉书房”在社区居民遍地开花,我就是一位享受者,在那里不仅仅是满足我的看报读书借阅之需,更多的则是一种文化盛宴,不仅满足我对日常时事新闻的了解和各种文体纸质书籍的阅读,更多则是在图书馆中能够静的下心来,看报读书写文字,那一面面书柜上的书籍会给你很多灵感,我的许多文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编拟的。这种氛围在家里是无法感受的到的。

“图书馆不是硬盘”,是啊,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的集中展示的,它不仅仅是陈列保存,其宗旨是传播、是启示、是教化,这对我们图书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不仅仅则是做好工作和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介绍传播图书馆的书籍,吸引读者来馆读书和借阅,这方面南翔图书馆分馆的每天一例的书籍简介是不错的,但是否还可以搞一些读书会讨论会,以进一步扩大图书馆的文化功能。

祈盼图书馆能够开发多种活动,不断扩大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