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和孟羽童的矛盾根源是什么?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老板和一个打工人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很多人看到的。
实际上这是一种理念的冲突,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矛盾。
说白了,董明珠一开始想找的接班人是踏实肯干类型的,孟羽童想找的工作是能快速挣钱甚至名利双收类型的,双方从一开始就错了。
一、董明珠的思路
董明珠自己是从普通员工开始做起,一步步走到了格力集团的顶层,她是踏实肯干员工里的翘楚,是一个现象级人物,也是所有打工人的楷模。
因此,董明珠可能觉得有些话不用跟孟羽童明说,跟着董明珠当秘书,跟着董明珠学,而且起点这么高,只要踏实肯干,将来孟羽童像董明珠一样走到格力集团顶层甚至更高的地方都不是难事。
至于有些人诟病的给当董明珠秘书工资太少工作太多,其实并不算什么,这就是董明珠锤炼孟羽童的第一步,有些老板在这方面更直接更粗暴。
笔者当年去一家商业集团上班,明明面试的是中层管理岗位,结果连续三天被派去当装卸工,一天下来累个半死,同一批入职的人撑不下去跑了好几个,三天后留下来的人直接入职部门经理。这就是很多管理者的心态,如果你连这么点苦和累都撑不住的话,将来肯定不堪大用。
在董明珠的设计里,年轻人现在累一些多学一些,把弹簧压到最紧,将来你的高度会更高,这也是很多踏实肯干类型员工都能看明白的。
二、孟羽童的思路
根据网络公开信息,孟羽童上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参加综艺节目,和董明珠认识也是在一个职场类综艺节目里,这个场合一开始就和董明珠的想法有些不搭调。
打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方,董明珠去综艺节目里找踏实肯干的接班人,这就好比去夜店酒吧找一个贤良淑德的妻子,不是说肯定没有,而是概率相对比较小。
孟羽童虽然是名牌大学毕业,但她学的是西班牙语专业,长处是年轻漂亮表达能力不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想成为董明珠的接班人,要学的东西非常多,甚至还需要从基层开始学起。
如果笔者是董明珠的话,可能会直接让孟羽童在格力集团轮岗,从空调制造车间开始,制造岗位、设计岗位、物流岗位、营销岗位全都学一圈,然后再回来当秘书,基层的东西不学,怎么可能当好秘书。
从目前的情况看,孟羽童可能压根就没打算当什么董明珠接班人,也没想在格力集团深耕,她更想的是快速变现,把自己的流量和人设充分利用起来,和很多网红一样能赚多少赚多少,能多赚就绝不少赚,能快赚就绝不慢赚。
这大概也是孟羽童从上学的时候就热衷于参加综艺节目的原因,上了综艺节目容易快速带来流量和曝光度,能够像明星一样得到赚快钱的机会,而且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所以,从一开始董明珠和孟羽童的合作就是错的,董明珠希望一个想挣快钱的孩子能够在她的影响下变成踏实肯干的员工,这种想法实现的概率相对比较小。
反而孟羽童却通过“董明珠接班人”的人设快速圈粉流量大增,实现了赚快钱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讲,董明珠生气并怒斥孟羽童也是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心态,总觉得有一种被人利用的感觉,越想越气。
三、孰对孰错?
董明珠和孟羽童的矛盾在网络上发酵之后,很多人开始站队,有人认为董明珠是万恶的资本家,剥削打工人,给钱不多还想让人多干活。
有人则认为孟羽童目光短浅,放弃格力集团大好平台去当网红,太可惜。
其实,这种事情真没必要站队,因为从原则上来讲,双方都没错,只是一种理念上的不和罢了。
董明珠的思路是一种考虑长期利益的思路,对于很多愿意踏踏实实从低到高实现理想的人来说,孟羽童放弃的是一个极佳的机会,相比当网红,在格力集团能学到更多东西,而且厚积薄发,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孟羽童会给很多人带去一种网红印象,将来即使她攻读研究生毕业出来,有些大公司恐怕也会用有色眼镜看她。
支持孟羽童的网友其实是一种考虑短期利益的思路,在格力集团深耕也许确实前途不可限量,但要耐得住寂寞不说,未来还会有很多不确定性。
现在趁着风口当网红把钱挣了,至少先把白花花的银子弄到手,这是最现实的做法,以后再说以后。
应该说,考虑长期利益的人和考虑短期利益的人都没错,双方都有非常充分的理由,思路也都有很强的逻辑。
那么,到底是谁错了?
其实这个错就错在,想踏实肯干的人尽量不要和想快速挣钱的人掰扯,考虑长期利益的人尽量不要和考虑短期利益的人合作,大家都去找志同道合的人,都省事。
董王一段佳话让格力口碑下降了多少董阿姨不清楚吗!就剩下最后的强势了董阿姨。
没有一个人不想挣快钱,除了神经病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