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去县城旅游后悔了:网约车坐地起价,海边餐馆买不到椰子水

忆雪感感 2024-11-06 05:09:0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这个国庆假期,你出门旅游了吗?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刮起了一股“县城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中产人士,不再选择前往一些传统的热门旅游城市,而是来到了沉寂已久的小县城。

在他们的眼中,县城意味着轻松、闲适,是“人间天堂”。可真的来到县城旅游后,他们却后悔了:

这个地方,跟想象中差得也太大了!

中产去小县城,旅游还是“遭罪”

随着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其游戏中的取景小县城——山西临汾隰县,也成为这个假期的热门旅游城市之一。

许多玩过或者没玩过这游戏的游客,都纷纷来到隰县,只为一睹中国传统的古建筑之美。隰县政府也闻风而动,抓紧安排了当地“小西天”景区的建设。

按理说,这本应是一桩“双向奔赴”的好事,却没想到,无数“跟风”前往隰县旅游的游客,都对自己的这次旅行大失所望。

在这些旅客中,有一位来自北京的上班族,今年30多岁。他之所以来到隰县,为的就是从繁忙的工作、拥挤的人潮中暂时脱离出来,让自己喘口气。

刚下高铁时,这位上班族顿时感觉到一种亲切:县城里古旧的城墙、破旧的砖瓦,以及路边单调、过时的店铺,都让县城出身的他感到熟悉。

这种熟悉,让他感受到一种幸福,住的地方条件也还不错。他美美的睡了一觉,到第二天正式旅游时,他却开始后悔了。

在县城,出行并不像大城市那么方便。在许多县城,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都还没有普及,人们出行的方式,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公交+步行”。

好不容易走到了心仪的景区——“小西天”景区,眼前的雕像、古刹也确实如宣传般古色古香、神韵皆备。

他边拍边走,一路上拍了许多照片。这趟旅途虽然不尽人意,遭了一些罪,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轻松闲适的。

而另一位去南方某县城旅游的上班族,可就没这么好运了。

本来为了追求欣赏美景,她才来到了这座南方县城,可一下飞机的她,就被网约车司机“上了一课”。

网约车司机一看她是外地人,毫不犹豫地“坐地起价”,并表示“爱坐不坐”。尽管气急败坏,但考虑到人生地不熟,这位上班族还是默默吃下了这份“哑巴亏”。

本以为这只是旅行中不愉快的一个小插曲,却没想到,这只是之后磨难的一个“开端”。

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她来到了自己心中的“仙境”。到了之后却发现,自己被“骗”了。

原来她在网上看到的景区照片,只是经PS“加工”过的。现实中,能看到的只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各种网红小吃摊、打卡点。

她大失所望,便想着去海边看看,希望阳光、沙滩能抚慰自己受伤的心。

可在海边,她走了许多家便利店,甚至买不到一瓶无糖的椰子水。

她询问酒店工作人员哪里可以买到椰子水,工作人员却露出奇怪的表情,似乎不理解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需求。

最终,她只能匆匆结束自己这次糟糕的旅途,回到北京的那一刻,她才感觉到真正的轻松。

这两位上班族的例子,只是千千万万中产的缩影。今年的两大长假中,为了追求“松弛感”前往县城,又失望离开的人,并不在少数。

县城旅游,为何频频踩雷

实际上,现在中产们追求的所谓“县城旅游”,跟之前的“City Walk风”是一个逻辑,都是为了追求一种刻意营造的“松弛感”。

比如在中产人群最为集中的上海,这种“县城旅游”最受追捧。几个月前,上海甚至出现了直通乡下县城的“旅游大巴”。

在“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国前往“十大旅游县城”的人数同比增速达到了36%,不难看出,选择去县城旅游的游客,的确越来越多了。

中产为什么热衷于去县城追求“松弛感”呢?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高速发展的城市、社会,已经容不下她们在大城市追求“松弛感”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繁忙是普遍现象。生活在大城市的中产,不仅每天为生计奔波,还要面临每个月的“天价账单”,追求“松弛感”,则成了一种独特的潮流。

然而,在这股县城旅游热潮的背后,却频频出现令人失望的“踩雷”现象。许多来到县城的中产们,都满怀失望地离去,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与大城市相比,县城的交通不够便捷,公共交通线路有限,道路状况也参差不齐。

习惯了大城市便捷交通的中产们,在出行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不便。不仅共享单车数量少,就连公交车、网约车、出租车也很少。

住宿条件方面,也往往与中产们的期望相差甚远。虽然有一些特色民宿兴起,但整体的服务水平和设施配备,与大城市的星级酒店存在较大差距。

与一些热门的传统旅游城市不同,县城的旅游从业人员可能缺乏专业的培训,服务意识也相对淡薄。

很多县城景区的导游,都普遍存在讲解不专业、态度不热情等问题。游客无法通过讲解,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体验感大打折扣。

许多中产选择县城作为旅游目的地,往往是因为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风景优美、建筑古朴的景区照片。

在社交媒体和旅游宣传中,县城往往被描绘得如诗如画,充满了田园风光和淳朴的民风。然而中产们真正到达目的地时,却往往发现,现实与想象相差甚远。

并且由于县城的旅游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协调机制,在县城旅游时,“被宰”也成为了一种常态。

在种种因素影响下,原本打算的“松弛之旅”,往往会变成令人身心俱疲的一场“折磨”。

县城旅游还能走多远?这种“下沉式经济”,又究竟有没有未来呢?

县城旅游,还能走多远

很多中产去县城旅游后感到失望,其实是因为他们在去县城前,本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对县城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的悠闲、轻松。但实际上,在如今的县城,工作压力并不比大城市小多少,在许多县城,“996”、“007”也已是常态。

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县城里,也的确有一些价值颇高、值得一去的景点。但旅游,从来不是只靠景点就能撑得起来的。

县城旅游能走多远,还要看当地的基础设施、相关制度能不能跟得上。能不能保障游客的旅游体验,才是重中之重。

这种“下沉式经济”,对许多县城来说,无疑是增产创收的好事。但这种经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又能否长足发展,都还是个未知数。

参考资料:

中华网:去县城旅游的中产后悔了 商业化侵蚀下的“仙境”幻灭

京报网:“黑神话”取景地一景区被游客高喊“差评”,当地文旅局致歉

湖南日报:“奔县”之旅热度攀升 “县域游”成文旅消费新宠

0 阅读:1

忆雪感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