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毛泽东引兵井冈点燃中国革命星星之火,从此井冈山名扬天下

易逸尘阿 2025-03-21 10:04:39

井冈山,坐落于湖南与江西交界的罗霄山脉中心区域,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鲜为人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抵达井冈山,创建了首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火种在此点燃,并开创了以“农村为基础,逐步包围城市,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革命策略。自此之后,井冈山声名鹊起。

井冈山是毛泽东创立的首个农村革命基地,被誉为中国革命的起点。该根据地跨越湖南和江西两省,涵盖江西的莲花、永新、宁冈、遂川以及湖南的酃县、茶陵,共六个县份。1927年10月,毛泽东在此地启动了“工农结合、武装割据”的革命模式,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点亮了明灯。

1924年,中国共产党协助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了重组,确立了革命联盟。次年7月,共产党发挥领导与推动作用,组建了北伐军,自广州启程,旨在消灭旧军阀势力。得益于共产党人的奋勇战斗以及全国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军势如破竹,自广州一路推进至武汉,并于次年3月攻占南京,对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的统治给予了沉重打击。然而,正值此时,身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却背叛革命,于上海策划并执行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进行了大肆屠杀,导致首次大革命遭受重创,最终失败。

大革命失败的核心因素,源于陈独秀所犯的机会主义领导错误。毛泽东始终强调,无产阶级需紧握革命领导权,尤其是军事领导权。然而,时任中共总书记的陈独秀,未采纳毛泽东的合理建议,反而固执地推行右倾投降主义策略,放弃了对革命的引导,尤其是对武装力量的指挥。甚至在蒋介石策动反革命政变后,他仍指令解散工农武装,向敌人无条件投降。由此,首次大革命因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执行而遭受挫败。

大革命受挫之后,全国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革命势力遭受重创,中国革命事业面临严峻挑战。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紧急集结,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会上,毛泽东深入剖析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严厉批判,强调党必须自主领导革命,集中力量开展武装斗争,并提出了“政权源自枪杆子”的核心观点,为中国革命的新方向提供了指引。此次会议决定撤销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并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议还规划了在农民运动根基深厚的湖南、江西、湖北、广东等地区发动秋收起义的策略。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及刘伯承等领导人指挥的革命武装力量,在江西省南昌市发动了起义,这标志着对国民党反动势力武装反抗的开始。随后,在同年9月9日,毛泽东直接指挥下,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起义——秋收起义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秋收起义首次亮出了“工农红军”的鲜明旗帜,犹如一声震耳欲聋的雷鸣,激起了众多工农群众的斗志,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向剥削阶级发起了新一轮的抗争。然而,当时的局势对革命不利,敌人力量强大,而革命力量相对薄弱,加之工农红军缺乏战斗经验,所以在向长沙挺进的路上,遭遇了重大的困难。

在这个危急关头,毛泽东迅速作出决定,指令各支工农红军部队向湖南省浏阳县的文家市集结。

1927年9月20日,毛泽东亲自带领部队向井冈山区域进发,由此开创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并最终赢得全国胜利的全新战略路径,这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翻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一页。

自1927年9月至1929年1月期间,毛泽东在井冈山指挥中国革命,历经了一年三个月的艰辛斗争。他在井冈山期间所建立的卓越功绩,会长久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1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