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尽管特朗普已经因为自己的关税战把自己搞得腹背受敌,但他依旧自信觉得美国一定会成功,而中国一定会主动对美求和。
可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在4月17日突然暗示不会再对华提高关税,还表示对中美达成协议有信心。
这样突如其来的示好,不少人都觉得特朗普已经被中方治的服服帖帖。
不过回看最近特朗普的民调,和79岁前总统克林顿的出山,特朗普此次示弱恐怕没这么简单...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国内困局
事实上,特朗普此次示弱,还得说到之前他因为自己的关税,导致自己“腹背受敌”。
而对于美国的“腹部”如何受敌,最直观的反应来自民生领域。
纽约街头的超市里,一打普通鸡蛋的价格竟然飙升至15美元,许多美国家庭连吃个鸡蛋都能被说成是“奢侈”。
有人甚至戏称,这会催生鸡蛋走私,其利润率超过了某些非法物品。
除此之外,美国也对中国生产的玩具征收高额关税,而这导致了75%的进口玩具受到影响。
零售商们不得不纷纷取消订单,有些甚至开始担忧圣诞季节可能面临断货。
要知道,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玩具进口总额达177亿美元,但在关税政策实施后,市场需求出现断崖式下跌。
但这只是小企业的一个小缩影,而一些“勇敢”的企业,则选择正面硬刚这个政策,保全自己的利益。
4月14日,五家美国小企业联合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认为其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全面关税的行为完全不合法。
其中,特里精密骑行服装公司就因关税在今年多支付了2.5万美元,到2026年预计将累计支付120万美元,这几乎要将他们推向破产的边缘。
正因如此,阿波罗全球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发出警告:如果维持现有高关税政策,美国陷入经济衰退的概率将高达90%,GDP可能下降4个百分点。
要知道,美国的小企业创造了约1.1亿个就业岗位,对GDP的贡献超过44%,一旦这些企业倒下,整个美国经济都将受到重创。
这种经济压力直接反映在了民调数字上,特朗普的整体工作表现不满率高达51%,对其经济政策不满的人更是达到了55%。
但国内对特朗普的批评远不止这些,而让特朗普没意料到的,应该是79岁高龄的克林顿选择出山,联合奥巴马、拜登,公开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说起来,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首次。
在这样的内忧之下,特朗普的处境可谓是四面楚歌。
但可惜,特朗普要遭受的困境不止这些,他还要面临外患。
全球反制
而作为美国最重要的跨大西洋伙伴,欧盟一直以来都与美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往来。
然而这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却一改往日温和的态度,毫不掩饰对美方关税政策的担忧。
欧盟27国更是迅速召开贸易部长会议,商讨对美反制措施,宣布对价值280亿美元的商品进行反制关税计划,涵盖从肉类到葡萄酒等多个领域。
这显然是在告诉华盛顿:欧洲不会坐视不管。
但这还没完,法国和意大利也深知,任由美国这样加征关税,最终受害的将是两国的出口企业。
以至于法国财政部长隆巴尔甚至扬言要对美国科技巨头征收数字税,这无疑是在美国最敏感的地方狠狠戳了一刀。
那美国的忠臣小弟日本呢?
日本也未能幸免于这场关税风波。当日经225指数暴跌4%时,日本政府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也正因如此,日本也不想听老大哥的,想要通过谈判争取关税减免。
至于中国,想必大家也清楚再4月4日我国就对美国对等反制,到目前为之中方还在稀土管制以及其他方面对美国关税进行了制裁。
中方此举的目的不言而喻:贸易战没有赢家,但中国也绝不会退缩。
但可惜,特朗普政府显然低估了这场关税政策的国际影响,而当加州州长纽森对政府提起诉讼时,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公开发出警告时,华盛顿终于意识到事态已经失控。
美国海关突然宣布对电子产品实行临时免征关税政策,这个措施与其说是对市场的安抚,不如说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
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特朗普最终会改变态度,在对华政策上做出让步。
妥协或许是唯一方法
4月17日,特朗普曾经咄咄逼人的强硬态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中美达成协议的乐观预期。
这种转变背后的无奈不难理解。一方面,国内经济指标持续恶化,企业破产潮此起彼伏,民调支持率跌入谷底;另一方面,从欧盟到日本,从以色列到中国,全球范围内的反制措施正在逐步发酵。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及时止损成为唯一选择。
而这种尴尬的处境,恰恰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任何试图通过单边施压来获取利益的做法,最终都会遭到现实的惩罚。
而这,或许就是特朗普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不满关税政策 美小企业主起诉特朗普政府
财联社-特朗普关税“引爆”美经济?顶级经济学家:今年衰退概率已达90%!
新京报-特朗普称1个月内会与中国达成协议
新京报-“特朗普认为与中国谈判至关重要”
极目新闻-美国“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会对华降低税率,“民众快消费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