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的中国,辣椒以其独特的辛辣风味,深受众多人的喜爱。对于一些人来说,辣椒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能为平淡的食物增添别样的魅力。然而,当健康问题与吃辣联系在一起时,人们往往会产生诸多疑惑和担忧。今天,我们就通过刘大哥的经历,来深入探讨辣椒与健康之间那些你可能并不了解的关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48ddb1a14d224ad57c3743ba7ca2279.jpg)
刘大哥今年 52 岁,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在四川这片土地上,辣椒的身影随处可见,它早已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成为了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大哥可以说是从小就泡在 “辣椒罐” 里长大的,对辣椒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生活中,一餐不吃辣椒,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仿佛缺少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然而,上周的一次体检,却给刘大哥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变化。他被医院确诊为高血压,医生告诉他,今后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对于刘大哥来说,吃药他并不害怕,毕竟为了身体健康,这是必须要做的。但让他感到苦恼的是,他听说高血压患者需要饮食清淡,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吃辣椒了呢?想到以后可能吃不上辣椒,刘大哥心里就犯起了嘀咕,没了辣椒,这饭可怎么吃得下去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3790ba8bc06bb9328f6dc5480cbb1e.png)
其实,很多人都和刘大哥有一样的疑惑,认为高血压患者不能吃辣椒,因为吃完辣椒后,常常会明显感觉到心跳加快、身体发热,这些症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血压上升。但实际上,吃辣椒真的不会必然导致血压上升。
北大研究:经常吃辣椒,有助降血压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许多患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调整饮食。在众多饮食调整的观念中,辣椒被不少人认为是会导致血压上升的食物。那么,高血压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辣椒呢?
2021 年 7 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中国循环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颇具意义的研究。这项研究纳入了我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 53916 名年龄在 30 - 79 岁的成年人数据。在这些参与者中,44.4% 的人患有高血压,而 12.3% 的人至少每周会吃 1 次辣椒。
研究人员在校正了生活方式、体质指数、腰围、睡眠时间等可能会对结果产生混淆的因素后,有了两大重要的发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bf94a3729c8b3a0829dbec38cd45eac.jpg)
首先,对于女性来说,相较于那些从不吃辛辣食物的女性,每周吃辛辣食物 1 - 2 次或 3 次以上的女性,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分别下降了 10%、12%。而且,女性一周吃辣椒的次数越多,血压下降的趋势就越明显。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吃辣椒对女性预防高血压是有积极作用的。
其次,研究还发现辣椒对血压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吃辣椒对于男性来说,并没有明显的降压效果。也就是说,男性不能期望通过吃辣椒来降低血压。
虽然这项研究表明吃辣椒对部分人群有降压作用,但对于吃辣椒为什么可以降低血压,具体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目前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是认为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起到了关键作用;二是吃辣椒可能会降低食盐的摄入,而减少食盐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e9dc77dae04574757bd8b71b7cb1427.jpg)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罗川晋也指出,辣椒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维生素 C、辣椒素、生物碱类、黄酮类、多糖类等多种物质,这些物质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对于大部分血压控制稳定的高血压患者来说,适当吃辣椒是有好处的。但如果本身高血压病情比较严重,或者血压控制不稳定,就不建议食用辣椒了。因为辣椒可能会刺激身体,导致血压出现一过性上升,这对病情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
上海瑞金医院:吃辣有助于控制血糖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饮食和烹饪习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探究国人的饮食偏好与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的研究团队基于互联网搜索大数据,收集了 2 亿多中国人的数据样本。经过深入分析,结果发现,爱吃辣的人糖尿病发生风险、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都相对比较低。
那么,吃辣为什么有助于控制血糖呢?研究人员认为,这与辣椒内的辣椒素密切相关。辣椒素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它能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同时,辣椒素还能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葡萄糖进入血液,进一步控制血糖的升高。此外,辣椒素还可以增加身体的产热、促进脂肪代谢,对于控制体重也有一定的帮助。而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
既然吃辣有助于血糖的控制,那是不是糖尿病患者就可以通过多吃辣来控制血糖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无论是吃辣椒还是其他食物,仅仅依靠多吃某种食物来降低血糖本身就是不科学、不靠谱的。血糖的控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多方面来进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959363c9b3584d542f99fee67ee4984.jpg)
其次,我们日常常见的辛辣类食物,比如麻辣烫、火锅等,在含有辣椒的同时,往往还含有大量的油和盐。如果吃太多这样的食物,会让身体负担过重,增加肥胖的几率。而肥胖又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健康极为不利。而且,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中老年人,他们的肠胃相对比较脆弱,可能无法耐受辛辣食物的刺激。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吃辣时,还是要慎重考虑。
健康吃辣椒,日常注意这 5 点细节
辣椒内的一些营养成分对健康确实有好处,但在吃辣的时候,也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注意。如果食用不当,反而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尽量选择新鲜辣椒
原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王玉梅指出,鲜辣椒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等营养成分。然而,经过晾晒、油炸等加工制作后,辣椒的营养价值会大打折扣。而且,食用经过这些加工方式处理的辣椒,还很容易导致身体燥热、上火。所以,建议大家在日常吃辣椒时,以新鲜的辣椒为主,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辣椒内的营养流失,更好地保留辣椒的营养价值。
不要过度吃辣
浙大一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任主任医师菁菁提醒,吃辣要注意控制好食用量。避免一下子吃太多辣椒,一般来说,新鲜辣椒最好别超过 100 克,干辣椒别超过 10 克。过度吃辣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症状。
不要空腹时吃辣椒
辣椒是一种辛辣刺激的食物,在空腹的时候食用,会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长期空腹吃辣,可能会引发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所以,日常要尽量避免空腹吃辣椒。此外,吃完辣椒后,也要避免食用冰镇食物。因为一冷一热的刺激,很容易对胃部造成伤害,引起胃部不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13bd97253b6f538897517ed82fdc2d.jpg)
三类人还是少吃辣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徐顺霖提醒,本身有胃炎、痔疮、胃溃疡的人群要尽量少吃辣椒。辣椒内的辣椒素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加速胃肠道蠕动,这很容易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出现。对于患有痔疮的人来说,辣椒素还容易促进痔疮充血、水肿,加重病情。所以,这三类人群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尽量减少辣椒的摄入。
两种方法有助解辣
如果吃辣后感觉胃肠道不适,可以适当喝点牛奶或醋。牛奶内的营养成分可以缓解辣味的刺激,它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对缓解胃肠道不适有一定的好处。而醋里的醋酸会与碱性的辣椒素产生中和反应,从而降低身体对辣感的感受,减轻吃辣带来的不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5f71e0e653f4e87fd0a96a87c546e82.jpg)
辣椒本身并不是不健康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健康有一定的益处。只是我们日常常见的辣味食物,往往多重油、重盐,长期摄入这种重口味的食物,自然对健康不利。我们真正需要避免大量食用的,其实不是辣椒本身,而是这种不健康的重口味饮食方式。所以,对于辣椒,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心态,合理食用,让它为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