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注健康的道路上,高血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一名始终关注大众健康的创作者,我深知高血压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潜在威胁。而降压药的正确使用,更是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在。今天,我们就通过刘大爷的经历,深入探讨降压药的相关知识,包括服用时间、新型药物以及长期用药的注意事项等,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实用的健康信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2ccab25ea6c3642b8776a7cb03eebf9.jpg)
刘大爷的惊险一幕:降压药服用不当的后果
刘大爷今年 75 岁,是一位被高血压困扰多年的患者。多年来,他一直遵循着早上服用降压药的习惯,以控制自己的血压。然而,昨天家中突发急事,一大早刘大爷就被各种事情缠身,忙得晕头转向,竟然把每天必吃的降压药给忘了。
一整天,刘大爷都在为家里的事情奔波,直到夜幕降临,他才突然想起自己早上没有吃药。此时,他心里有些着急,想着赶紧把本该早上吃的药补上。于是,刘大爷没有多想,一股脑地把降压药都吃了下去。
可没想到,刚吃完药没多久,刘大爷就感觉身体有些不对劲。他开始感到浑身乏力,头晕目眩,整个人仿佛踩在棉花上,摇摇晃晃。刘大爷本想着起身到房间里休息一下,缓缓劲儿。可当他刚一站立起来,只觉得眼前一黑,身体失去了平衡,“扑通” 一声,重重地晕倒在地上。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可把家里人都吓坏了。家人们立刻围拢过来,大声呼喊着刘大爷的名字,可刘大爷却毫无反应。大家心急如焚,赶紧拨打了救护车电话,将刘大爷紧急送往医院。在去医院的路上,家人们心里充满了担忧和疑惑:本来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突然晕倒了呢?难道这和他吃降压药的时间有关系吗?
降压药的最佳服用时间:因 “人” 而异
血压在一天当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像波浪一样不断波动。想要让血压控制得稳稳当当,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点那可是至关重要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04f2f69188431372c5afd0ceea9c25.jpg)
一般来说,人的血压有着昼高夜低、两峰一谷的特点。就好像一天中有两个小高峰和一个低谷,早上 6 点到 9 点,下午 4 点到 6 点,这两个时间段血压值会相对较高,而在夜间睡眠的时候,血压会有所下降,尤其是在凌晨 0 点到 3 点,血压会下降到最低点。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根据血压的这种变化规律以及药物的起效时间,通常在两个血压高峰期来临前的 1 - 2 小时内吃药,这样药物就能更好地发挥降压作用,就像在合适的时间点派出 “降压小卫士”,精准地控制血压。
华山医院宝山院区药剂科药师唐怡文针对常见的降压药,给出了这样的服用时间建议:
对于每日只需要服用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就像给身体穿上了一层持久的 “降压保护衣”,一般建议在早上 7 点,也就是进食前服用。这样,药物就能在一天中持续发挥作用,稳稳地控制血压。
每日服用两次的中效降压药,就需要在早上 7 点和下午 3 点这两个时间点服药,就像给身体定时 “加油”,确保血压在一天内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每日服用三次的短效降压药,就像一个个 “小火箭”,需要在清晨醒来服药一次、下午 1 点以及下午 6 点之前各服用一次,这样才能持续地给血压 “降温”。
不过,这些建议主要是针对 “两峰一谷” 的勺型高血压患者。要知道,还有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是反勺型的,也就是说他们夜间的血压比白天还要高。对于这一类患者,就不能简单地按照上述时间服药了,而是需要进行 24 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通过详细的数据来了解血压的具体变化情况,然后在医生的专业建议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药时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4ba0ae93110f04f3795366497cb8611.jpg)
另外,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饭前还是饭后服用也会存在差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比如厄贝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等 “沙坦类” 降压药,一般建议在清晨服用,而且饭前饭后都可以。就像它们对食物的 “态度” 比较宽容,不挑时间。
钙通道阻滞剂,像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 “地平类” 降压药,一般建议在清晨服药。其中硝苯地平饭前饭后均可服用,而非洛地平则建议空腹服用,这就像不同的 “性格”,有着不同的 “喜好”。
利尿剂,例如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这些药物都建议清晨服用。氢氯噻嗪、呋塞米餐后服用也没问题,而螺内酯则建议餐后服用,这样能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
β 受体阻滞剂,比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洛尔类” 降压药,建议清晨空腹服用,这样能让药物更快地被身体吸收。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像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 “普利类” 降压药,建议在清晨服用,卡托普利需要空腹服用,其他的饭前饭后均可。
3 种新型降压药:降压护心肾的新希望
高血压,是一种目前无法完全治愈的慢性疾病。如果长期血压控制不好,那对健康的威胁可太大了,会引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不过,近年来,医学领域不断有新的突破,多款新型降压药的问世,就像给高血压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8248cc4506342a7e8858ac48f2bc35c.jpg)
沙库巴曲缬沙坦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最早在 2017 年的时候,就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批准上市,一开始它是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到了 2021 年 6 月,它又获批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沙库巴曲缬沙坦这个药物可不简单,它是由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成的新型盐复合物共晶体,具有稳定性好、不易降解的特点。它就像一个 “全能小能手”,两种活性成分在抑制脑啡肽酶的同时,还能阻断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这样就能起到促进尿钠排泄、降血压、扩张血管的作用。更厉害的是,它还可以保护心肾、血管等靶器官,就像给这些重要器官穿上了一层 “保护盔甲”。它是目前唯一可以全程覆盖心血管前期高危因素到心血管终末事件的药物,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也是一种新型复方降压药,它是比索洛尔和氨氯地平的 “强强联合”。比索洛尔服用后,可起到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过度激活、扩张外周动脉血管的作用,在降血压、控制心率方面,具有叠加的作用和保护机制。而氨氯地平不仅可以有效地降压,还可以缓解心绞痛,保护心脏。
这两种药物结合在一起,就像一对默契的 “搭档”,不仅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反而还会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药效更好。让患者在降压的同时,能更安心地服药。
美阿沙坦钾
美阿沙坦钾严格来说是沙坦类药物的一种,不过它的化学结构相对独特,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的能力更强。相较于其他沙坦类药物,它就像一个更厉害的 “降压高手”,可起到更持续、平稳地降压作用。
有研究显示,美阿沙坦钾比其他沙坦类药物降压效果都要强,80mg 的美阿沙坦钾就可以实现 24 小时动态血压降幅,经过 6 周的治疗时间,收缩压降幅达 17.6mmHg。不过,每位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都不同,不建议大家盲目替换药物,因为这种药物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具体用药还是要以医生的医嘱为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698e8d1c5ae357a7ec4b406d05eba8c.jpg)
长期吃降压药,这些问题要牢记
高血压这种慢性疾病,一旦患上,往往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在服药期间,患者一定要明确这几件事,避免因不当的用药方式而影响治疗效果。
血压降下来可以停药?
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一些轻度的高血压患者,在停药后血压仍然可保持稳定的患者外,其余患者都需要长期服药。长期服药就像给心脑肾等靶向器官 “站岗放哨”,可以保护它们,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如果随意停药,血压很可能会反弹,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
降压药忘记吃怎么办?
如果不小心漏服了药物,建议查看药物的说明书,遵照说明书上的方式进行处理。要是没有具体的处理方案,也可以根据具体药物具体安排。比如一些每日服用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偶尔漏服一次对降压的效果影响不大,千万不用加倍服用,否则容易导致血压快速下降,反而会诱发意外,就像开车时突然急刹车,可能会引发危险。
无症状可以不吃药吗?
有些患者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明显的症状,是不是就不用吃药了呢?其实,没症状并不代表血压就不高,高血压很多时候就像一个 “隐形杀手”,会悄无声息地伤害靶向器官,等到症状明显时再去服药很可能就晚了,所以即使没有症状,也一定要按照医嘱服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cea16a61cb6527ed0c215e416c782b0.jpg)
吃药就不用监测血压?
在服用降压药的期间,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每日测量 2 - 3 次、每次间隔 1 - 2 分钟。要是两次的结果相差较大,可再次测量取平均值。如果发现血压波动过大,一定要及时就医咨询医生建议,看看是否需要更换药物或增减剂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保障身体健康。
高血压对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一旦确诊高血压,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遵医嘱规律服药,这样才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守护好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