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羊礼”到底有多耻辱?为什么女子行礼后,大多会选择自尽?

祥奇说历史 2023-08-05 09:24:00
引言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从古至今都十分注重礼节。中国古代的礼起源于祭祀,经过漫长的演变,形成了吉、凶、宾、军、嘉等这主要的五种礼仪制度。

由于古代的战乱十分频繁,因此不少人会在战争中被敌国俘虏,而这些战俘会被进献给获胜国的帝王,并且让他们行献俘礼。

“牵羊礼”就是献俘礼的一种,这种礼节对战俘来说十分的耻辱,许多人在行礼后都因为不堪受辱而选择自杀,这种礼也成为古代礼仪文化的糟粕。

一、羊与祭祀礼

羊,在古代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家畜,也是六畜中的一种。羊其实是吉祥的象征,在我国古代有不少祭祀用的礼器都被打造成羊的样子,例如四羊方尊,三羊垒等。

同时,羊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祭祀品。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中,不同地位的人在祭祀时也会用到不同的祭祀品。

如果是帝王要进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时,需准备太牢。太牢,是祭祀时的祭品,要求牛、羊、猪这三种家畜必须备全。而诸侯在进行祭祀活动时,则需要准备太牢。

太牢的家畜祭品包括羊和猪。由此可见,不论地位的高低,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祭祀品。

同时,羊在少数民族的祭祀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家畜。由于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多为游牧民族,因此,羊被少数民族的居民认为是十分宝贵的财产。

在当时,少数民族的服装以穿羊皮为富贵的象征,而在封赏时也多赏赐功臣羊群。

除此之外,因为羊的性格温顺,并且是富有者的私人财物,因此,羊也被打上了奴隶的隐喻含义,这也成为“牵羊礼”逐渐形成的源头。

从羊作为祭祀品到,人作为祭祀品,这里行“牵羊礼”的人也被打上了奴隶的烙印,其中羞辱的含义不必多说。

根据相关的史料,从周朝开始,羊就已经被作为祭祀的用品,不少史书中都有以羊祭祀的真实案例。

在周朝,祭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制度。

在祭羊后,君主就要开始视政。按照周朝的礼制,周天子在每年的秋冬交界之时都会举行一次大型的祭祀活动,并在这次活动中颁布明年的历书,也就是对明年国家治理的一种展望和规划。

各诸侯在听取了历书之后,都要在每月的初一杀一只羊进献祭祀宗庙,表示已经听取了帝王的命令,并且将会按时上报朝廷对每月的政绩进行汇报,这个仪式叫作“告朔”。

在《论语》一书里就有提到“告朔”礼的。

据说当时的鲁国君主十分懈怠,懒于从政,早已放弃了“告朔”礼,这时的子贡为了能够节省资源,于是便取消掉了各诸侯每月向宗庙进献一只羊的做法同时。

少数民族也学习中原的祭祀方法,将羊作为祭祀用的牲畜。以少数民族中的女真族为例,女真十分崇拜太阳,其本族的萨满教具有拜日礼的习俗,因为萨满教认为太阳是至高无上的,这种祭拜太阳的习俗也在许多北方的少数民族中流传开来。

因此,许多民族在祭祀太阳时都需要祭品,而羊也成为祭祀中不可缺少的一种。

这时,牵羊祭祀成为十分常见的礼节。同时,这种的祭祀活动也在中原有所记载。

例如,史书中中就记载以月为周期,朝廷官员都要牵羊至社下祭拜太阳,如果当天的太阳有变化,被认为是不祥的征兆,这时会当场杀掉祭祀的羊,以消除不祥之兆。

二、先秦的牵羊礼

根据史料记载,“牵羊礼”其实是献俘礼的一种。

战败国的战俘需要袒露上身,用皮条绑住双手,像羊一样被牵到获胜国的宗庙前进行祭祀。这种礼节可以追溯到先秦,与当时的一种投降仪式略有相同。

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因此有战争就会分出输赢,而战败的一方为了能够更大程度上保存自己的实力,减少人员的伤亡,就会主动提出投降。

而“袒肉牵羊”也是当时战败国向战胜国投降时的一种仪式。

之所以战败国会牵着羊,是因为在在仪式中不仅会有祭祀,羊就被做了祭品,也是战败国表示自己完全放弃了兵权,同时表达自己愿意归顺,对军队的犒赏。

根据史料记载,在战国时期,楚庄王带领军队将郑国的都城团团围住,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将本来就羸弱的郑国硬生生的拖到弹尽粮绝。

楚庄王知道郑国本来就依附于晋国,如今更是没有一兵一卒的伤亡,就让郑国处于危难的境地。

眼看着满城的百姓都要饿死,无奈之下,郑国国君只能选择投降。于是他命人打开城门,脱去上衣,袒露着上身,手中牵着一只羊,向楚庄王表达了自己愿意投降。

其实郑国国君的行为也是对古人的效仿。

相传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大军压境朝歌,眼看大势已去,为了能够保命,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便脱去上衣,将自己的双手捆住,来到武王面前,表达了自己投降的意愿。

周武王见其心诚,于是便封他为宋国的国君,微子启不仅没有丢掉性命,反而还成了诸侯王。

因此,楚庄王看到郑伯投降之后,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便指挥军队后退了三十里,与郑国依附的晋国议和。

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献俘仪式,略有不同,但是其中一些行为是相同的,例如让俘虏站成一行,脱去衣服绑住双手,表示自己投降。

其实这些行为不仅是一种归顺的行为,更是一种自我的赎罪。投降和献俘之间的礼节大都是相辅相成的,战败国在投降中都会带有祭祀的意味,天下社稷失于自己之手,许多投降者不愿面对自己的祖先。

而战胜国之所以要进行献俘礼,也是将战胜的捷报传于宗庙之中,以束手就擒的战俘作为祭祀品再好不过。

三、金人的牵羊礼

关于“牵羊礼”的更多记载,不得不提的就是宋朝的靖康之耻。

关于靖康之变,由于太过耻辱,正史里并没有记载,反而是记录在一本名为《靖康稗史》的野史之中。

众所周知,宋朝一直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纷繁冗杂的官僚体系使得宋朝的统治越来越腐朽,百姓也哀声怨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宋朝国力也逐渐衰微。

同时,由于不重视军队的建设,宋朝的军队也十分的羸弱,对比其他少数民族,可谓是不堪一击。当时的金、辽等少数民族,不仅英勇好战,而且由于生活在水草丰茂的地带,建立起了十分强大的军队。

起初,宋朝与金联合对抗辽国两国签订了协议,如果能将辽国彻底消灭,那么宋徽宗就可以拿回燕云地区的十六州。

刚开始双方都遵守约定共同对抗辽国,可是随着时间越来越久,金国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于是撕毁了盟约对宋朝发起了进攻。

这时候的宋朝,内忧外患,不仅国内起义不断,而且军队的力量也无法与金抗衡。

于是金国派兵分成两路沿着山西和河北南下一直杀到了北宋的首都开封,这时的宋徽宗眼看着国家破败,这种耻辱他难以接受,便临阵脱逃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恒,也就是宋钦宗。

宋钦宗上位之后,殊死抵抗,宋朝的大将李纲拼命守住了开封。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宋朝国力再怎么衰微,也是中原的大国,金国见长久僵持不下,消耗了太多的人力和物力,于是无奈之下才撤了兵,金和宋国义和。

然而,谁也没想到,第二年金又再次违反了盟约,直接冲进开封杀了个措手不及,并且还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

据《靖康稗史》中记载,金人将掳走的皇帝带到了祖庙进行祭祀,宋徽宗、宋钦宗和他们的皇后身上披了羊皮,其他战俘则上身赤裸将手用绳子绑了起来,金国的士兵拿绳子像牵羊一样牵着他们到金的祖庙中祭祀。

宋徽宗和宋钦宗贵为宋朝天子,在金国却像被牛羊一样对待这种落差,使得他们受到了极大的侮辱,而朱皇后更是难忍其辱,在祭祀结束后就选择自杀身亡。

当然,举行“牵羊礼”只是羞辱的一部分,金国的士兵对待宋朝的战俘更是随意打骂,甚至买卖人口,并没有将他们当人一样的对待,反而看成像牛羊一样的奴隶。

结语

“牵羊礼”作为献俘礼的一种,其实是少数民族在本民族历史传统上,吸收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新式的献祭礼仪。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献俘礼仪也因为其野蛮性逐渐淡出了历史,从中我们也能看到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后汉书》

【2】《左传》

【3】《野蛮与文明:金国牵羊献俘礼管窥》

31 阅读:37851
评论列表
  • 2023-08-05 17:11

    落后不一定挨打,但是落后还想装逼那就必定挨打[汗]

    用户10xxx39 回复:
    又见一头驴在叫落后不一定挨打,落后你见到什么国家都得低着!这不叫挨打?
    以后 回复:
    俄罗斯?排除法
  • 2023-08-05 23:14

    日本电影中就有,有人牵着,从打着结的绳子往前一直走。

    羽化成翼 回复:
    老表你在开车
  • 2023-08-06 04:58

    没事,北宋的耻辱,南宋看不见,吹怂宋的不知道是什么鬼东西。恶心

    杀猪的汉子 回复:
    比亚迪·宋
    遥远 回复:
    因为是文人时代
  • 2023-08-06 07:10

    正常,介绍历史沿革,弱者社会上也受欺负,文明社会不容易看出,自然法则

  • 2023-08-05 19:19

    宋赵高光时刻估计也就是牵羊礼吧[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3-08-05 23:44

    那个游戏黄了吗?岳飞肉袒牵羊那个

  • 2023-08-06 03:14

    弱肉强食

  • 2023-08-06 03:10

    逼话多

  • 2023-08-06 08:08

    朱皇后还有气节,看看人家溥仪

  • 2023-08-06 04:12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骗局

  • 2023-08-06 08:45

    那要看谁被谁牵了[点赞][点赞]崇洋媚外的人可能觉得是荣誉

  • Du
    2023-08-05 21:45

    老赵家活该

  • 2023-08-06 03: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