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彭城有一位名叫彭奴的孤儿。
彭奴幼年丧父,被伯父带到濠州收养。没曾想彭奴自母亲刘氏去世后,便离开了伯父家。
后来,吴太祖杨行密下濠州,见到样貌奇特的彭奴,遂收他做了养子。不过,杨行密的儿子们看不起彭奴,更不想和他做兄弟,
杨行密拗不过儿子们,只好将彭奴给了部将徐温来养。
于是,彭奴随了徐姓,有了新名字:知诰。
徐温待这位养子极好,不仅给了他新身份,还为他求了一门好姻缘:吴国升州刺史王戎之女。
不久之后,徐知诰又纳了王氏身边的陪嫁丫环为妾。
谁曾想,王氏并未陪伴徐知诰逆袭,反而让“后来者”陪嫁丫环成了开国皇后。

南唐历时39年,先后有三位帝王当政: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南唐虽然存世时间很短,但在乱世之中仍保持稳定的政局,实属不易。不仅如此,当时的经济文化也相对繁盛。
南唐烈主李昪小字彭奴,在他六岁那年,因为战乱成为孤儿。后来被徐温收养,故本名为徐知诰。
据载,李昪出身微贱,因为幼时丧父,后流落在淮西濠州一带避难。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下濠州时发现了李昪。当时,李昪还是个无家可归的孤儿。
杨行密见李昪相貌奇特,颇有奇异之象,故将其收为养子。
后来,杨行密更发现李昪的头脑聪慧异常,故十分喜欢。
可惜,杨行密家中的儿子们,都看不起李昪,不想和他做兄弟。
杨行密无计可施,便将李昪给了他颇为看重的将领徐温。
李昪到徐家之后,徐温取名徐知诰。
杨吴政权中,徐温是极有才识之人。李昪常年跟在他身边,也受到其言传身教的熏陶。

图|徐温
在李昪十岁那年,徐温便让他总管家务,也为了培养他的组织能力。后来,李昪便一直跟着徐温参加各种政治活动。
公元912年,二十四岁的李昪因功累迁至升州刺史,成为吴之重将。
因为幼年流落街头,李昪不仅早早看到民间疾苦,也比一般武夫官吏更懂得体恤民情。
当时,地方官吏大多腐败,武夫更是横行霸道,唯有李昪一改旧习。他不仅褒奖清廉官吏,还招揽四方大夫。此外,他还节俭自励,更乐善好施。
凭借一段时间的积累,李昪不仅治理地方卓有成效,声明更是远扬。没多长时间,他就逐渐形成了一股亲己的政治势力。
此外,养父徐温也颇看重这个养子,特意为他挑选了一段好姻缘。

图|王氏和贴身丫环
在徐温慎重考虑之后,决定选择曾任升州刺史王戎的女儿王氏作为李昪的妻子。
王氏虽说是官宦子女出身,但本身性格优柔寡断。王戎担心她加入徐家之后,处理不来大家族的琐事。于是,便让陪伴女儿一同长大的贴身丫环跟着进了徐府。
说起王氏的陪嫁丫环,原本也是大家闺秀,此人名叫宋福金。自从双亲去世之后,她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
若不是王戎心生怜悯,接纳了这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宋福金的命运或许会更加凄惨,甚至早早离开人世。
宋福金到王府之后,王戎见她和自己的女儿王氏年龄相仿,并没有让她做重活,反而给女儿做了贴身丫环。
王氏虽然没什么主见,但性格温和善良,对宋福金宛如亲身姐妹一般。

图|王氏和宋福金
谁想到命运兜兜转转,宋福金在王府又过回了从前在宋府一样的生活。
宋福金每天陪王氏一同读书、写字,再加上她本身就聪明伶俐,不多久就能和王氏谈天说地了。
再说当时的大势。
自从大唐衰变之后,群雄并起。
当时,江淮、江南一带富甲天下,东南藩镇用丰厚的岁供支撑着唐朝统治。
其中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在各股势力中十分突出。
杨行密是庐州人。此人力大无比,能手举百斤,经历也相当传奇。
作为五代时期的一方枭雄、十国核心的领袖,杨行密相当懂得因应大势。他和吴国的将领,担任着各州、县长官,且一直靠智略约束各将领。虽然淮南地区早已经独立割据,但唐帝国毕竟没有终结,故吴国并未宣告建立。

图|杨行密
因为军队不断组合或整合,杨行密坚持以德立威、取信将士、广纳将才、不拘一格。
公元889年,杨行密汇合部下包围宣州。当时,城中粮食殆尽,宣州指挥使弃城逃走,城内士兵见大势已去,便全都降了。
杨行密部下徐温遂将粮食分给城内士兵,令其实力大增。
几年后,杨行密又攻下濠州。至此,流落在濠州的孤儿彭奴进入了杨行密的视野。
如果不是杨行密的儿子们容不下彭奴,他也成不了徐知诰,或许更成不了日后的李昪。
不过,杨行密对部下宽信仁恕,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
这股影响力甚至延续至杨行密身后数十年。直到他去世30多年后,李昪才谨慎地以和平方式禅吴为南唐。

公元905年,杨行密病卒,年仅54岁,其长子杨渥嗣立。
其实,刚刚继位的杨渥不过是未竟战阵的愣头青。
虽然杨行密也曾怀疑自己的这个长子能否有执掌权位的能力,但当时的左、右牙指挥使张颢和徐温控制了各个藩镇的牙军力量,并未参与甚至干预杨渥即位。
也正是因为如此,杨渥才凭借杨行密长子的身份顺利即位。没想到仅仅三年后,他就被被淮南左衙指挥张颢杀了。
公元909年,杨渥的弟弟杨渭上位。
其实,张颢在杀害杨渥之后,曾三次主动夺权,但都没有成功。
不久之后,徐温便了结了张颢。至此,左、右衙的最高指挥权都落在了徐温手里,他也开始长期专政杨吴政权。还没坐热宝座的杨渭,则彻底沦为徐温专权之下的傀儡。
都说风水轮流转,从前看不起李昪的杨氏兄弟怎么也想不到,杨家政权居然兜兜转转,又到了从前看不起的彭奴手里。

图|彭奴李昪
此后,以徐氏家族为主体的强势权力和以杨氏家族为主体的弱势权力并存于杨吴政权高层。
徐温早年以贩盐为生,后来他退出盐盗行列,加入杨行密的军队。
在徐温身边长大的李昪,身长七尺、坦额隆准、声音如钟、神采照物、识度英伟。不仅如此,李昪对徐温十分孝顺,就连徐温也曾感叹,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如养子李昪。
李昪九岁时,曾做过了一首名为《咏灯》的诗。徐温从诗词中体会到这个养子寄人篱下的酸楚和超乎同龄人的明了事理,让他感慨不已。
就连杨行密也曾夸赞李昪:“知诰可谓俊杰,我所有部将的儿子们都不如他。”
李昪成年之后,一直跟随徐温征战。在这段时间里,李昪耳濡目染,从偏将做起,政治能力和军事经验与日俱增。
再说宋福金跟着王氏进入徐府之后,一直谦和有礼、处事得当,徐家上下十分喜欢王氏和她的陪嫁丫环。

图|王氏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王氏自嫁入徐家之后,一直没能给李昪延绵子嗣。虽然李昪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徐温夫妇对王氏的态度有了转变。
毕竟李昪在徐温眼里,堪比亲生儿子。
为了缓解自己在徐家的压力,王氏便与李昪商量,让宋福金做了妾。
公元916年,宋福金为李昪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徐景通。
或许是王氏身子太弱,还没等宋福金生的婴孩长大,她就去世了。
当时的徐温已经手握杨吴政权的实权,背靠徐家的李昪自然身份地位不一般。
国不能一日无君,家不能一日无主。王氏撒手人寰后,李昪便让宋福金做了当家人,成为继室夫人。
不得不说,宋福金到哪里都是“福星”。随着李昪的地位不断升高,宋福金又不断为他开枝散叶,又生了三个儿子。

李昪在金陵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不仅训练了一支精锐的水师,还被升为昇州刺史。
李昪在任时,除了锻炼施政能力之外,还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集团。不仅如此,他还将昇州城打造得十分富丽雄伟。
徐温一方面感慨李昪的治理能力,也对此感到一阵恐惧。
为了制衡李昪,徐温派自己的亲儿子徐知训专制扬州。可他没想到的是,一年之后亲儿子居然被杀了。
李昪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去平乱。徐温原本有意培养徐知训代己,没想到亲儿子却遭此横祸。他眼见诸子年幼,只能让李昪整顿吏治,稳定朝政。
李昪一改徐知训的苛政,对外采取睦邻政策,对内推行与民休息。不出十年光景,吴国国力蒸蒸日上,而李昪的威望也日渐盛隆。
都说母凭子贵,宋福金则是凭借丈夫李昪的地位和威望,逐渐在徐家稳固了脚跟。

图|李昪和宋福金
其实,徐温眼见李昪羽翼丰满,已有另立亲子之意。可是,他自己离不开徐知诰的辅佐,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与徐温不同的是,李昪颇得吴人之心。直到公元927年,李昪得知养父徐温有意让亲生儿子徐知询取代自己,一度心灰意冷,他更是准备前往江西避祸。
谁知李昪还未动身,徐温就病死了。
徐温死后,徐知询去了金陵奔丧。
不知出于何意,徐知询屡次让李昪来金陵一同奔丧,而李昪皆以吴王之命不从。后来,李昪以吴王之命引诱徐知询来了扬州,遂夺了他的兵权。
至此,李昪在与徐氏家族的权力之争中取得了胜利。
公元931年,李昪稳定扬州政局后,命长子徐景通代其镇守扬州。而这位骁勇的年轻人,就是当年宋福金为李昪生下的第一个男婴。
经过几年的努力,李昪又迫使吴主禅位。也正是在这时,李昪恢复了李姓,建立了南唐政权。

图|南唐政权
也正因为他的逆袭,李昪被人称作五代十国最成功的养子。而宋福金也凭借着李昪身份的转变,坐上了皇后之位,而从前的王氏仅得到了一个妃嫔称号。
不得不说,搭上了李昪这辆快车,宋福金也成了历史上最成功的陪嫁丫环。
三、陪嫁丫头当上皇太后李昪建立南唐后,定都金陵。之后,他专心国政、保境安民,生活更是十分节俭。
宋福金则恪尽职守,尽自己最大能力管理后宫。或许是两人早年共同的困苦经历,使得他们一直保持着贫民化的生活习惯。
无论是李昪还是宋福金,着装鞋履皆朴实如华,生活十分低调。
可惜的是,李昪只在位七年,便因服食丹药中毒而死。
因为晚年经常服用丹药,李昪性格变得十分易怒,常常没有任何事由胡乱杀人,如果不是有宋福金常在身边劝解,或许有更多人因此丧命。
令宋福金稍稍宽慰的是,她和李昪的长子徐景通,即李璟于公元943年嗣位,史称中主。

图|李璟
短短几年光景,宋福金也从皇后成为了皇太后。
只不过,在李昪去世两年后,宋福金也去世了。
再说中主李璟。
此人爱好文学,独喜奉承,而他治国理政方式和李昪完全不同。
李璟不仅奢侈无度,更在即位之初便大规模对外用兵。虽然地盘不断扩大,但国库靡费、政治腐败,南唐不仅民不聊生,国势更是日渐衰微。
李璟在皇位上坐了十几年,后来传位给儿子李煜,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李后主。
其实,李煜接受南唐时,南唐的国库空虚,屡受刀兵之灾。可以说,当时到李煜手上的南唐,实际上就是个烂摊子。
李煜本人生性奢靡,又喜欢饮酒作诗,基本不理朝政。
直到赵匡胤陈桥兵变得势之后,李煜苟安一隅的理想才终于破灭。

图|赵匡胤
结语公元975年,北宋大军攻陷金陵。
当时,李煜为求苟活,向北宋大军跪拜投降。至此,南唐国破。
公元976年,李煜一家被押至汴梁。从前的一国之君,一转眼成为阶下囚。
两年后,42岁的李煜被毒死。
回看南唐三帝,李昪还算是位合格的政治家。只是,宋福金所生的长子李璟却没有继承父亲的骁勇。明明是风流才子,却被放到皇帝位子上。
而贯穿南唐三帝生命中的宋福金,也被迅速淹没在历史浪潮中。
参考文献《五代史补》
《新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