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神探李昌钰翻车?被指控“伪造谋杀案证据”,无辜男子判34年

祥奇说历史 2023-08-14 10:14:00

2018年,美国一法官下令对1985年一起判决进行重新审判,重审结果推翻了原审判决。来自康涅迪格州的两男子波奇和亨宁,在服刑三十多年后原判决被推翻。

两人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获得缓刑和立即释放。

被关了三十多年的波奇和亨宁,获刑时还只是十七八岁的青年。2019年,两人得知自己被冤判的关键证据是毛巾上的血液检测结果,于是向联邦法院提出诉讼。

图 波奇和亨宁

要求追究当年负责此案件的康涅迪哥州检测人员的责任,尤其是提供了关键证据的李昌钰。

在收到诉讼书后,李昌钰没有第一时间做出抗辩申请。对于一个熟悉法律的刑事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联邦法院一位法官在接受采访时称:由于李昌钰并未及时提出豁免权抗辩,所以无法为其主张无罪。

2023年7月21日,美国法官判决李昌钰对该案件“伪造证据”负有责任,至于赔偿金的数额,则由陪审团商议决定。该案件在中国一经披露,立即引起舆论哗然。

不因该冤案有多离奇,而仅仅因为这个人是李昌钰!

一、“神探”李昌钰“平平无奇”的前半生

2023年7月21日,判决结果出来时,1938年生的李昌钰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岁月并没有减少这位老人的威严。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我长达57年的鉴识生涯中,我从未受到这样的指控,这将是我第一次不得不为自己辩护。”

李昌钰的一生,已经不能神奇来形容了,而可以称之为传奇。

图 李昌钰

李昌钰出生在一个家境优渥的家庭,父亲李浩民是江苏当地富甲一方的大商人,母亲王淑贞是不世出的才女,精通文学又通晓音律。他们共同育有13个孩子,李昌钰排行第十一。

作为贵少爷长大的日子,李昌钰不仅享受了优渥的环境,还有父母亲的高学识和明事理。

这些共同塑造了李昌钰的性格,使他在他的刑事鉴识生涯中始终能保持端方持正,不被外物所惑,亦不被困难所折。

而后来父亲因海难而死、家道中落、被迫远走海外的经历,则是塑造了他性格中最坚韧的部分。遍尝人间冷暖的日子使得他足够了解人性,有对人、对事出色的辨识力和判断力。

1957年,失去父亲的李昌钰,因为经济原因,选择就读了刑事警察院系,原因是公费师范生可以给经济补助。这一选择影响到了他的职业选择,间接改变了他的一生。

1959年,从中央警官学校毕业的李昌钰选择了刑事科学界的研究学习,并在一线警察岗位上工作实践。也是在这期间,他与马来西亚华侨妻子宋妙娟成婚。

1965年,李昌钰选择和妻子远渡美国,他在纽约大学攻读刑事科学技术,取得了刑事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双学位,次年取得生物化学与分子化学的博士学位。

而做完这一切,李昌钰只用了三年时间,这已经初步显示出他在刑事鉴识领域的天赋。

1975年毕业后的李昌钰,选择了到康州纽海温大学任教授,教习法庭鉴识科学。并且,他还设立了研究室,培养鉴识领域的人才。

仅仅三年,李昌钰就被康州纽海温大学评为终身荣誉教授,足以见得界内对其能力的肯定。

授课之余,李昌钰还从事了大量的实践工作。他不仅为当地的地检署提供免费鉴识服务,还主动帮助一些缺乏经费的案件受理者,这使得他积累了巨量的经验。

图 李昌钰

“无名小卒”时期的李昌钰,就在以惊人的速度积累工作能力。到这时,他距离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需要的只是一个合适的契机。

二、从“默默无闻”到“一战而红”

1979年,这个出名的契机终于到来了。李昌钰受到康州警察厅邀请后的第一个案件——“凯瑟琳案”的侦破,就向所有人证明了他的能力。

该案中,年仅十二岁的女孩凯瑟琳在游泳课后失踪,当后来尸体被找到时,已经被烧的面目全非。

抛尸地点在康州的一处丛林的深处,加上又下了大雨,尸体的保存状况很不乐观,现场痕迹却被冲刷的很干净。

图 凯瑟琳

负责该案件的警察用上了许多办法,由于该案件未成年人受害的性质,引起了全美国的震荡。

警方特别成立专案小组,使用了很多先进技术,对抛尸地点的丛林附近的住户进行挨个排查,试图筛查出可能的嫌疑人。

但最后的结果证明,犯罪者压根不住在丛林附近,而是趁着夜深人静、无人知道,从康州边缘处的一个小村镇驱车来抛尸的。如果用警察的办法,该案件极有可能成为一件悬案,警察也不足以安抚民愤。

走投无路的警察,决定让李昌钰介入案件,使用刑侦科学手段侦破。

而李昌钰也不负众望,从尸体阴部残存的少量精液、尸体上毛发的杂乱程度、尸体周围土壤的成分和酸碱度,判断出犯罪者是一名B型血的白人男性。

罪犯是将凯瑟琳强奸后残忍杀害,并用无铅汽油烧毁尸体之后抛尸到此处的。

通过李昌钰提供的信息,警方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在法庭的公开审讯中,法官还特地在最终判决书中感谢了李昌钰。而凯瑟琳案,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李昌钰的态度,并认可了他的专业能力。

此后,李昌钰在辛普森杀妻案、白宫顾问自杀案、3·19枪击案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了美国炙手可热的“神探”。

图 辛普森杀妻案

在美国“打出名气”的李昌钰,在一次回国访问之后见到了祖国刑侦事业发展的现状。

于是立刻选择到祖国各个大学的刑事专业进行教学,促进祖国刑侦事业的发展,为祖国培养了大批该方面的人才。

三、晚年“跌落神坛”?

现在的李昌钰,是中美两国众多法律院校的荣誉院长、副院长、教授或终身教授,其在该领域已站到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位置。

图 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

更为关键的是,李昌钰的一生中经手了大大小小8000多的案件,竟然从来没有产生过争议,这也是他受到如此高赞誉的原因之一。

在很多时候,李昌钰三个字都代表着绝对权威。但是,早就荣誉退休、专心讲学的他却在晚年陷入了争议之中。

2018年,康涅狄格州警官对1985年一起谋杀案进行重新审理。发现一起冤案导致两个青年无辜坐牢30年,于是对其做释放处理。

图 波奇

两男子释放后,知道自己沉冤昭雪,于是第一时间选择了上诉,追究当初全部的办案人员的责任。

作为提供了关键证据的刑事顾问,李昌钰当然也在被上诉的行列内。并且,他的罪名是更为严重的“伪造证据”,即蓄意提供不实物证或捏造物证。

事情一经披露,立马引起媒体震动。李昌钰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申请抗辩权利,错过了无罪判决的可能性。

2020年,法院撤销了李昌钰“伪造证据”有罪判决后,李昌钰才第一时间就此事向外界发声,他说:“在他57年的办案生涯中,这是他第一次不得不为之辩护。”

2023年7月21日,法官出具最终判决,判处被告李昌钰等8人,都对1985年该谋杀案负有责任。无论办案过程如何,都导致了两名原告无罪入狱数十年,所以李昌钰等被告需要对他们进行物质赔偿,赔偿金额随后披露。

图 法院外的波奇和亨宁

该案件就如李昌钰本人所说,是他一生中第一起争议案件。虽然最后法院撤销了他的有罪判决,排除了他“伪造证据”的嫌疑,只需要对原告进行赔偿。但对于一个以公正为终身追求的老人而言,这仍旧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判决期间,李昌钰减少了讲学、教学工作,并且也不再编撰专业教材。一方面,这是年龄和身体原因;但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被这件事消磨了心气呢?

图 判决结果出来的李昌钰

无论如何,我们始终感激李昌钰。他是在那个混乱年代成长起来的“东方福尔摩斯”,即使赴美工作学习多年,也始终保持着独属于中国人的、金庸先生笔下的侠气。

匡扶济世的心气和出色卓越的能力并存,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下一个李昌钰呢?

0 阅读:43
评论列表
  • 2023-08-17 10:35

    任何人一但被捧在高处之后,就会千方百计消除自己的失误,就好像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