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一辈人来说,60-70年代,既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他们的童年记忆和青春年华。
供销社、除四害、上山下乡、公社食堂、布票肉票、的确良、筒子楼、煤油灯……
这些记忆符号的背后,是时代发展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组罕见老照片,来看看60-70年代,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
△1960年,两个姑娘正在捉麻雀。当时,麻雀和苍蝇、老鼠、蚊子被列为了四害。
后来,麻雀改为臭虫,再后来臭虫又被蟑螂取代。
△1962年的珠江,渔民们驾驶着传统木帆船,开始捕渔作业,旁边还有一艘小舢板在配合。
△1962年,上海街头的咸菜摊,瓶瓶罐罐摆了一堆,看起来相当丰盛
△1963年的龙门石窟,当时还不是景区,也不要门票,地面坑洼不平,游客也很少。
△1964年的街道,车辆很少见,人们都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路面宽阔整洁,毫不拥堵。
△1966年的曲阜孔庙,几个年轻人把匾额给拆了下来。
△1968年,第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他们胸前带着大红花,兴高采烈的走进车站。
△1970年,来西北插队的3个知青,手里拎着被褥和行李,等待分配完后,前往不同的生产队。
△1969年,东北钢厂下班的工人,当时的工人,一个月能拿50左右,水平最高的8级工,甚至能拿到120,是妥妥的高收入
能进入工厂上班,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
△1970年,郊区的蔬菜生产队,那个时候,每个城市的郊区,都有许多菜地,保证城市的蔬菜供应。
△1971年,济南的一家供销社。一位母亲正在挑选布料,准备给孩子做新年衣服。
△1972年,南京街头的菜摊,营业员留了传统的大辫子,显得干净又利落。
△1973年,郑州的农村,一个小姑娘正在自己洗衣服,旁边还卧着一条可爱的小狗。
△1975年的西安街头,几个小朋友正拿着喇叭,宣传“五讲四美三热爱”,提醒人们注意卫生
△1976年,广州街头一个小姑娘,,穿着花衣服,扎着小辫子,高兴的坐在木马上玩耍。
以上就是60-70年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是否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