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日,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部长、亿万富翁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连发三篇帖子,以极富煽动性的言辞向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开火。他称该机构是“犯罪组织”“必须消失”,并指控其用纳税人资金“资助生物武器研发,包括新冠病毒”,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尽管这些指控缺乏具体证据,但马斯克的言论迅速引爆舆论。
马斯克的攻击并非孤立行动。同日,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呼应称,USAID“由一群激进的疯子管理”,并暗示其命运已定。两人的配合被法新社形容为“颠覆联邦政府的新战线”,标志着特朗普赋予马斯克前所未有的权力,以“反腐”“提效”之名重塑美国官僚体系。
二、USAID的“死亡倒计时”:从冻结到肢解这场风暴早有预兆。1月20日特朗普就职当天,便签署行政令冻结所有对外援助90天,要求评估项目是否符合“美国优先”政策。此举导致全球数千个项目暂停,60名USAID员工被强制休假,合作机构的600名员工遭解雇。2月1日起,USAID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被关闭,总部大楼封锁,员工权限被切断。
2月3日,特朗普正式下令关闭USAID,计划将其并入国务院。白宫匿名官员称,此举是“清理联邦政府腐败”的里程碑,但民主党议员直指其“违宪”,强调USAID作为国会立法成立的独立机构,未经国会批准不得关闭。
三、争议焦点:腐败指控还是政治清算?马斯克与特朗普的指控集中在“资金滥用”和“意识形态偏袒”上。例如,马斯克声称USAID资助“无效的左翼项目”,包括花费150万美元在塞尔维亚职场推行“多元化、公平与包容”(DEI);花费7万美元资助爱尔兰制作一部多元化(DEI)主题音乐剧;花费47000美元支持哥伦比亚创作跨性别题材歌剧;花费32000美元用于秘鲁的跨性别主题漫画书。然而,这些指控未提供详细审计证据。民主党反驳称,USAID的独立性是确保其人道主义使命的关键,而共和党长期试图通过政治干预削弱其影响力。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权力博弈。马斯克领导的DOGE被曝强行闯入USAID总部,威胁调用法警获取机密文件,甚至访问财政部支付系统,掌握数万亿美元资金流和纳税人数据。民主党众议员堂·拜尔痛批:“特朗普总统指挥他腐败的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洗劫美国政府一个重要机构”。
四、全球震荡:人道主义危机与软实力崩塌USAID的突然关闭引发国际社会震动。该机构每年提供约720亿美元援助,覆盖全球120个国家,支持艾滋病防治、战区医疗、粮食安全等项目。例如,小布什时期启动的非洲艾滋病计划已拯救超2000万人,如今药品滞留港口,患者面临断药风险;阿富汗女童教育项目、乌干达埃博拉监测系统也被迫中断。
前USAID官员警告,国务院缺乏执行发展援助的专业能力,美国将失去“超越外交与军事的第三支柱”,软实力严重受损。联合国数据显示,美国占全球人道援助的42%,其真空可能被中国、俄罗斯填补。
五、风暴背后:特朗普主义的终极实验这场风波本质是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延伸,也是马斯克“技术官僚威权主义”的试验场。马斯克声称通过关闭USAID可“削减1万亿美元赤字”,并扬言“法规默认应被废除”。然而,法律专家指出,总统无权单方面废除国会拨款机构,1974年《截控法案》或成民主党诉讼依据。
马歇尔计划是USAID的“精神前身”,两者均以经济援助为手段服务美国战略利益。马歇尔计划奠定了“援助换影响力”的框架,而USAID将其扩展为全球性、长期化的政策工具。这种演变反映了美国从“区域霸权”到“全球主导”的野心,而随着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不断深入发展,其对外援助规模无可避免地缩小,相应地其全球号召力也势必下降。
结语:谁的“效率”?谁的“正义”?USAID的消亡,表面上以“反腐”为旗号,实则裹挟着政党斗争、民粹主义与个人权力的扩张。当1万名员工失业、全球数百万人道项目停摆时,马斯克却宣称“周末将USAID扔进了碎木机”。这场风暴不仅考验美国的宪政秩序,更将重新定义“超级大国”的责任与道德边界。
旧官僚主义你一刀切下去,民主党傻眼了,马斯克树敌太多,人家不恨你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