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别免费了,家里有一个孩子上学,现在全家都在学习,英语更熟练了语法更好了,数学的三角函数方程式又会了,家长都跟着又重新上了一遍学,还逼着家长重新热爱学习了。
这是同事在办公室的“吐槽”。
孩子上的民办中学,在跟另外家长的聊天中吐槽:现在孩子的作业完全把家长绑死了,每天要求家长配合,得陪着孩子写作业,还得帮着孩子改作业,又得解决孩子在作业过程中的疑问。原来自己学习也不咋滴,现在感觉自己又行了,曾经四六级都过不了的,现在都可以去考托福、雅思了。
同样,老婆去参加了家长进校园的活动,过程也同步了一些信息。
从家长的角度,感觉孩子是有点听不太懂英语老师的意思;同时数学老师强调不能留题目,需要家长自己解决,得每天做做练习题。
当然,作为小学一年级的家长,处理这些内容还是没问题的,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图片源自:微信聊天记录,禁止转载
现在的学习压力大吗?仅记录在上海的感觉。
所有的教育专家、心理专家都告诉你,学习的压力很多都是家长的内卷造成的,抱着“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
可总有焦虑的家长要抢跑,跟破窗效应一样,有人开始“抢跑”就一定有人跟着,乃至直接将起跑线定格在了原生家庭上,要求老人有时间,有文化,有退休金;要求对方有房子,还得对口好的学校;要求对方收入高,不然没办法做全职父母来配合孩子的教育问题。
哪怕政策再鼓励,再打击叫培训,各种机构跑路,仍然阻止不了孩子从小就奔波在各种辅导班、兴趣班中,没有幸免,我也进入了其中。
入学后成立了微信群,报了延时服务,报了学校少年宫活动,改变不了每天群里老师也在叮嘱要完成哪些作业。
正常上班族到家起码都要7点钟左右,然后匆匆吃上几口饭开始辅导作业,有过经历的家长可能都会崩溃吧,小脑瓜突然就想其它问题了,明明数的清楚结果就能填错了,一句英语的单词想不起来就耽误了后面所有的听力题,当然还会碰到很多“应用题”,相信上海的家长有体会,一个“沪学习”的题目就崩溃了好几个家长。
当然,面对要不断的解决问题,9点钟完成了,10点钟能勉强睡觉,然后7点多又起床了。
像我家,我老婆总是着急的说,那么简单,他怎么就不会呢?
我都是劝她:你看,你现在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上学的时候不也不会吗?
一个时间的压力,二是对孩子学业担忧的压力。
图片源自:头条图库
减负与家校互动,减了老师的负,家长被迫重新学习上个世纪,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存在一个倡导:要给孩子减负。
到了现在仍然如此,不管是考试过程中增加了体能、素质的考核,发文件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必须保证每天不低于两个小时的运动时间,要求小学期间改成评级没有考试分数,打击黑竞赛制定竞赛白名单,等等。
从形式上来说,的确是在执行减负的过程。
同事的儿子在初中,老师说:我们学校建议孩子在晚上9点半以后就不要再做作业了。
可回到校园以后呢?
老师会批评家长,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长配合,学生的成绩下降了家长要重视,孩子每天上课都犯困你们得保证孩子的睡眠,孩子的作业质量得保证。
并且教育的选拔呢?不得不说,现在仍然是“唯分数论”。
你可以说成功的路又很多条,但有的是用钱堆出来的,有的是用时间堆出来的,况且现在高收入的群体哪个不对学历、学校有硬性要求?
哪怕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研究生,就因为第一学历的学校不是985等名校,也成为了硬伤。
便宜没好货啊,义务教育不要钱了,像出类拔萃,对于大多数孩子和家庭来说,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投入,毕竟稀缺的“第一名、前三名”永远都只有那么多。
最没有门槛的赛道就一定是最拥挤的赛道,家长开始重新学习,学发音,学数学,学三角函数,学历史,学古诗,尤其是数学,并希望能够辅导孩子的学业。
这不,趁我们没回家之前,孩子在沪学习上学英语儿歌,我那小学都没毕业的丈母娘都学会了一首儿歌,知道了几个单词。
不敢指望老师,是本质的原因。教育要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可实际上呢?哪怕再能做到照顾到一个孩子的老师,他能做到不偏不倚吗?
当学习成绩跟教师的绩效、待遇挂钩后,偏袒就成为必然,并且标榜着自己的名师身份,换批学校可能就露出原形了。
图片源自:头条图库
课程设置要改革,考核方式要改革,可能更该改的是家长“一切唯分数论”的观念不改变,教育产业化没有改革,痛苦依旧。
当然,教育也从来不是专属于“穷人”的机会,坦白讲,除了识字、基本计算外,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的东西有多少是后来有用的?
但又不能否定教育的意义,无论是国家整体能力的提升,还是个人认识的基础提升,不然不会有现在先进的制造能力,神州十九号的升天,不会有超过印度的制造能力,也不会有中国制造,毕竟文盲的比例决定了是否能否培养高端工业,乃至现代化。
图片源自:头条图库
哪怕现在就业困难,依然相信“只要肯吃苦,就饿不死人”。
功成名就只属于个别人,绝大多数来说就是普通群众,但普通群众同样可以活的很成功,有吃的,有住的,有爱的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不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人生嘛?
人一定是分等的,家庭背景分等,智商分等,智力开发早晚分等,长相不也分等嘛?
也许做个普通人就挺好,改变不了的,就不要非得在“南墙”上撞的头破血流后再后悔,当一个中学有1/3的孩子备案有精神疾病的时候,后悔来得及吗?
如果非要培养,那么生存的能力,面对困难不退缩,愿意坚持相信时间的力量,培养好的习惯及时间观念可能才是更久远的素质。
我相信大多数人在45之前没啥成就的话基本上就那样了,但如果有了上面的这些素质,哪怕智商差点,通过十几年的结果,应该也不会太差吧。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读初一的时候一学期学杂费(含书本费)二十元五角,现在同村一个读初中一年级学期学杂费(含书本费)一千七百多!还义务教育???
这不是免不免费的问题,是社会太卷,从小卷到老
谁这么有钱啊还让收费!
9年制义务教育是真的老师不再尽义务了还不如收费。你收了费,我们孩子的功课你老师总归要负责任了吧?
收费也是这样教的了。真的,家里都没用心培养出到学校学习的能力,那是要负人道主义责任的。
卷分数的确痛苦,但如果不卷分数,我们的孩子会更痛苦,那时候就连努力上进的通道都给堵死了。
这就见人见智了[点赞]
义务教育已经变形了,都是学校造成的,只有把义务教育经费直接补贴到学生身上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