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明日不能做6件事,牢记“3躲4吃5做6忌讳”!

鳄娱梨花 2024-12-21 19:16:44

文 |鳄娱海棠

编辑 |鸣乔

前言

图片来自网络

明天就是冬至了,这个节气虽然不像春节那样热闹,但自古以来却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在老祖宗眼里,冬至不仅是一年中昼夜变化的分水岭,更是天地阳气回升、阴极阳生的重要时刻。

这个节气充满了仪式感,人们通过饮食、习俗和各种讲究来迎接冬至的到来,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准备。

图片来自网络

冬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人们通过“土圭测影”的方法,发现了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的特点。

古人非常重视这个节气,把它看作一个全新的开始,不仅将其列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还为它赋予了许多寓意:阳气初生,意味着新的循环开启。

汉代起,冬至逐渐被视为节日,甚至一度有过节放假的传统。

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唐宋时期,冬至成为全民欢庆的日子,祭祖、聚餐和祈福等活动盛行,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

但过冬至也并非随意为之,这一天自有它的规矩和讲究。

老一辈人常说,冬至是一个“阴气重”的日子,有些事一定要避讳。

图片来自网络

冬至当天最好别回娘家,古人认为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不宜外出探亲,否则可能带来家庭纷争。

加上冬至时节天寒地冻,远行容易生病,所以留在夫家团聚才是正确的选择。

冬至晚上尽量不要外出,原因不仅是寒气袭人,更因为这一天许多人会祭祖扫墓,民间认为“阴气重”,晚上不宜在外逗留,最好早早回家休息。

图片来自网络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冬至不适合开市或大张旗鼓地做生意。

古时候,这一天是过节的重要时刻,商人们会闭市歇业,与家人团聚,因此被认为不宜开张。

虽然现代生活节奏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部分人仍然沿袭这一传统。

图片来自网络

夫妻在冬至日也要注意避免同房,冬至是阴气极盛的时刻,阳气刚刚萌发,古人认为这个时间不适合阴阳交合,否则会破坏身体的平衡。

更重要的是,冬至后天气会进入一年中最冷的阶段,晚睡熬夜也需严格避免,特别是老人,过度劳累容易引发健康问题。

冬至这一天最好不要借钱或者借东西。

图片来自网络

老话讲“冬至是破日”,这一天借物借钱,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运势,也可能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兆头。

除了这些禁忌,冬至的寒冷更让人们不得不注意避寒保暖。

古人有“三要躲”的智慧,为这个节气增添了几分生活哲学。

图片来自网络

冬至前后北风呼啸,尤其是在北方,大风天气容易让人感冒受寒,因此出门时要围好围巾、戴上帽子。

冬至的早晚温差大,即使白天阳光明媚,晚上也冷得刺骨,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注意添衣保暖,才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冬至时穿衣厚实,稍微活动就容易出汗。汗湿衣服后不及时更换,寒气反而会顺着湿衣侵入体内。

图片来自网络

冬天是养藏的季节,避免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也是保养身体的重要法则。

冬至不仅需要“躲”,也有不少“吃”的讲究。

民间流传着“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最早源于医圣张仲景。

图片来自网络

据说他为救助耳朵冻伤的乡亲,用羊肉、辣椒等药材制成“娇耳汤”,从此冬至吃饺子成了驱寒的象征。

在北方,馄饨也是冬至的经典美食。馄饨形似元宝,寓意富贵满堂,更有一种对和平与安宁的美好期盼。

而南方的冬至,则离不开汤圆,汤圆的圆润造型象征团圆美满,甜汤圆寓意生活甜蜜,咸汤圆则别具风味,猪肉馅搭配菜馅,口感丰富。

图片来自网络

老一辈人还讲究汤圆必须成双食用,这样才能好事成双。

如果要再加一道冬至的美味,那一定少不了腊肉。腊肉是四川、湖南等地冬至餐桌上的常客,它经过烟熏腌制,肥瘦相间,咸香浓郁。

腊肉搭配米饭蒸煮,香气四溢,一口下去满是满足感。在广东一些地方,还有“冬至肉”的习惯,所谓“冬至肉”,其实是烧腊,象征鸿运当头,步步高升。

图片来自网络

寒冷的冬至,当然也少不了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

羊肉性温,有补气血、驱寒暖身的效果,炖一锅羊肉汤,加些枸杞、生姜,香味浓郁又滋补身体。

吃过暖身的食物,冬至的传统习俗也令人回味无穷。最庄重的仪式,非祭祖莫属。

图片来自网络

古代帝王会在冬至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民间则在祠堂摆上贡品,祈求家族平安健康。

这种仪式延续至今,既表达了对先人的敬意,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而另一项有趣的传统则是“画九”。

冬至之后是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古人发明了一种叫“九九消寒图”的东西,每天画上一笔,等到九九八十一天画满,春天也就近了。

图片来自网络

冬至时节,赏梅也是一件雅事。此时的梅花顶着严寒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们在冬日里增添了几分乐趣与希望。

在江南一些地方,人们还有冬至酿米酒的习俗,这种米酒加入桂花,香甜醇厚,到了春节刚好酿好,既能驱寒,又能促进团圆的氛围。

而早在汉代,就有长辈给晚辈赠送鞋帽的传统,鞋帽上刺绣着花鸟或猛兽图案,寄托了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祝福。

图片来自网络

冬至作为节气中的“小年”,不仅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也流传下了无数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从“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到“冬至晴,明年旱;冬至雨,明年涝”,这些谚语不仅总结了气候规律,更蕴含着对生活的哲理。

图片来自网络

结语

冬至阳生,寒冬渐暖,这一天是新一年的起点,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明天你是否也会按照传统习俗,为家人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祈愿来年平安顺遂呢?

参考信源:央视新闻 2024-12-20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

0 阅读:0

鳄娱梨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