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武汉画笔重启一派春色

楚天世纪传媒 2020-04-10 21:45:44

(来源:中国书画报)编前语:从1月23日封城到4月8日解封,武汉经历了76天的禁足。这76天里,武汉人民与新冠肺炎疫情进行了殊死搏斗,他们究竟经历过什么,我们不忍相问。作为旁观者,我们感同身受了恐惧、焦虑,甚至绝望、哀嚎。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感动与期盼,看到了坚强与爱。终于,武汉解封了!我们为武汉高兴,武汉人毕竟没有错过春天!于是,我们生出一个念头,请身在武汉的艺术家画一画自己的城市——武汉的山水、武汉的街巷、武汉的花草、武汉的人情。用这个方式,为武汉的重启“庆生”。我们的念头,得到了湖北省中国画学会的支持,在施江城会长的主持下,这些来自武汉画家的作品在这里与读者见面。虽然作品有新创有旧作,但是,是武汉一直的味道……

艺术之花为英雄的武汉开放

施江城

武汉三镇雄踞华中,九省通衢,交通天下,是一座英雄名城。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武汉封城。震惊世界的抗疫首战在这里打响!在封城的76个日日夜夜里,武汉的画家们与武汉人民一起,共赴国难,经受了许多苦难,也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但大家没有畏惧屈服,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全力支持下,英勇斗争,终于取得抗疫首战的决定性胜利。封城之后,在居家隔离期间,武汉的画家们虽然不能上前线,但他们拿起了画笔,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为鼓舞斗志、团结民众、凝聚共识、坚定信念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些充满大爱精神和家国情怀的画作,通过网络传到千家万户,给封城中的武汉人送去了精神慰藉和力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作品都是画家自觉自发创作出来的,是摒弃功利心的艺术。虽然许多作品在艺术上未必完善,但体现了武汉艺术同道忠于人民、热爱生命的赤子之心,这种精神的力量,将会在今后的创作中发扬光大。湖北省中国画学会在封城抗疫期间举办了多次在线抗疫作品展,得到了同道们的积极响应。学会联合兄弟省的中国画学会举办了“一江吴楚 风雨同舟——江苏、湖北两省中国画学会同心抗疫作品展”“人间大爱 鲁鄂深情——山东、湖北中国画学会抗疫作品网络联展”(共六期),联合湖北省图书馆向全国推出了“‘艺’起战疫——优秀美术作品展”(共十二期),这些在线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好评。武汉的画家们通过不同的渠道,踊跃参加了全省全国的许多抗疫活动,在此无法一一列举。我自己常常为在一线拼博献身的医生护士、治安人员和社区志愿者所感动,为江城父老的悲伤而落泪,为疫情的扩散而揪心。我创作了《生死时刻》《险水放舟图》多幅国画作品和书法作品,也写了许多诗词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其中许多作品发布在二十余家媒体平台上。为了向湖北的抗疫烈士表达敬意,向遗属捐赠了画作表达慰问。这些都是为团结抗疫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宅家隔离并没能把我们封闭在一个窄小阴暗的心理空间里,没有锁住我们对艺术的追求与探索。所有画家的努力如同点点滴滴的细流,与封城的武汉父老乡亲以及舍生忘死救援武汉的全国人民血脉相连,共同打垮了病毒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终于迎来了武汉解封的日子。尽管冬寒未尽,但武汉的烂漫春花已在召唤人们逐渐迈出正常的生活步伐。经过抗疫战斗洗礼的武汉画家,必将会让艺术之花在英雄的江城大地上灿烂开放。衷心感恩感谢在武汉封城最艰难的日子里关心和支持武汉抗疫的人们。(作者为湖北省中国画学会会长)

施江城主笔《长江万里图》局部(武汉段)

感恩相助,祝祷平安

李乃蔚

工笔画《祈祷》是一幅新作,完成于武汉解封前夕。武汉封城的日子里,身在武汉的我们充分体验了恐惧、焦虑、压抑又无可奈何的情绪,仿佛可以做的,只有祈祷。武汉人衷心感谢在这次抗击疫情战役中付出巨大代价的全国驰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解放军、下沉社区的各级干部、外卖小哥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他们的鼎力相助与无私奉献,帮助武汉重新站立起来,迎来春暖花开!我画这幅《祈祷》,不仅为武汉、为湖北祝祷平安,更为为抢救武汉抛家舍亲、与武汉生死与共的人们祝祷平安,祈求他们往后的日子健康、幸福、吉祥!我想通过手捧红烛的少女告诉他们:湖北武汉人民将牢记危难之时你们的鼎力相助,你们的驰援救助之恩湖北武汉人民永志不忘!

4月8日武汉解封后,并没有完全解禁,我所在的小区依然不能随便出门,出去要报告,外出不能超过两个小时,这当然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但是,武汉解禁的消息还是让大家非常高兴,证明经过艰辛的努力,抗疫胜利了,城市按下了启动键,武汉复活了!(作者为湖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湖北省美协理事、湖北省工笔画学会会长)

李乃蔚《祈祷》

窥见生命的曙光

樊枫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武汉的交通路桥全部停运,1月23日,武汉封城。我宣布了我所工作的武汉美术馆在1月20日左右闭馆。接下来,春节中的武汉,大江空流、千街无市。居家隔离这段时日,我在画室中展开了与疫情相关的主题创作:《中国效率》主要描绘医务工作者在机场转运的情景,以此表达对医务工作者的深深敬意;《中国速度》主要描绘新建雷神山医院的工地场景,也反映了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及时、高效地完成新建医院的伟大壮举。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在这段时间那些为抢救生命而献出了生命的医务工作者,让我感受到死亡离我们是如此之近。新型冠状病毒,由于其不可控性,带给了人们深深的恐惧。

艺术,作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它与我的生命是联系在一起的。在经受生命的考验与灾情的磨难之时,艺术独有的光辉就会闪现在我的眼前,艺术家比平常更需要通过艺术的表达来解围自己,让自己从黑暗中窥见生命的曙光。4月8日,武汉历经76天的封城,终于迎来了解封,这76天将永远凝固在我们的记忆中,昭示着用生命离去换取生命重生的意义。将来,当我们再看到“武汉加油”这句标语时,我们定会百感交集。(作者为湖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一级美术师)

樊枫《日暮乡关》

只留清气满乾坤

魏金修

2018年春,承蒙受邀参与东湖宾馆梅岭1号雪梅厅壁画创作。武汉东湖梅岭1号是毛泽东故居纪念馆,一代伟人毛泽东生前有44次下榻于此,东湖宾馆由此被称为“湖北的中南海”。带着缅怀崇敬的心情,遥想毛泽东一生珍爱梅花,他的诗篇很多与梅花有关,如有“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暗香品格,有“梅花欢喜漫天雪”的傲霜精神等,加之梅花又是武汉市市花,所以雪梅厅以梅花为题材是不言而喻的事。在高255厘米、长560厘米的大幅尺寸上表现漫天冰雪中的梅花,传统折枝手法已撑不住画面气度,满构图又会挤走留白,有伤梅花的韵致,我采用不等边倒三角形呈太极抱球之势构成画面,增强险绝凌风的感受。大量留白,既显空灵,又是冰封雪景……

作为武汉的市花,梅花代表着武汉人民的风骨和精神。此次在大疫面前武汉人民不屈不挠,正如梅花的凌寒怒放;为了驰援武汉,来自全国各地四万多名白衣战士逆行而上,他们浴血奋战的牺牲精神和高尚品格,也像梅花一样“只留清气满乾坤”。如今武汉解封,我再度奉上此幅梅花作品,以表达对武汉新生的祝福。(作者为湖北省中国画学会执行会长,一级美术师)

魏金修《只留清气满乾坤》

为十四位烈士创作《英雄谱》

梁岩

身在疫情重灾区的武汉,每天伴随我们的,有恐惧有悲伤,也有疫情一天天好转的喜悦。封城七十多天后,4月8日终于解封了!这对于武汉来说是天大的喜事。解封这一天我向大家发了一组《英雄谱》,是为首批命名的十四位烈士的造像,在朋友圈引起极大关注,一时间点赞的转发的几乎霸屏。与其说是为我的作品点赞,不如说是为烈士们的壮举点赞!当解封之日来临,我在想用什么样的作品纪念这个日子。我想到了多少天来受苦受难的人们,想到了悲惨的一幕幕,想到了与命运抗争的武汉人。这时我眼睛一亮,去画那些与命运抗争、给人民带来光明和胜利的牺牲在战疫前线的英雄啊,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武汉人民今天的幸福和平安。我决定为首批命名的十四位烈士造像。当我一遍遍阅读他们的英雄壮举时,我的心在颤抖,心在流泪!英烈们大多是中年人,也有七十多岁的年长者和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在为他们造像时我常常眼含着泪水。我画烈士夏思思时在题跋中写道:“在世时她爱打扮吗?我不知道,让她头戴红花,围上花巾带着微笑走吧!”这是一位90后的姑娘,也是首批烈士中年龄最小的女孩,画像时为她打扮了一番送她最后一程。

画英雄不只是动笔,更是对我精神上的洗礼,是向英烈学习的过程。烈士们永垂不朽,你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作者为一级美术师)

梁岩《英雄谱》系列组画

梁岩《英雄谱》系列组画

梁岩《英雄谱》系列组画

又见烟火漫江城

柳秀林

没有哪个春天能被阻挡,正如武汉的重启,终将在持续酝酿中有序开放!武汉是一座英雄之城,她封闭良久,牺牲太多。重启后,那个极具人间烟火,那个活色生香的城市会逐渐向我们靠近;武汉,正在逐渐归来。凡是烟火气,必有动人之处,武汉便是一座人间烟火之城,这里有芝麻香浓郁的热干面,有辛辣鲜美的小龙虾,有香糯酥脆的曾记豆皮,有登临天下的黄鹤楼,有绚烂多姿的满城樱花……诗人说:“人间烟火是好闻而令人流泪的。”今天的武汉更是如此。

走过漫长的冬天,我们又见烟火漫江城!(作者为湖北省中国画会理事、二级美术师)

柳秀林《武汉·过早》

武汉三春   新绿葱茏

孙恩道

武汉三春,东湖里百花灿烂,新绿葱茏,大自然以她千姿万态的仪容,迎来了武汉的开城。武汉封城76天,经历了残冬和初春之寒,在这个季节里武汉人经受了历史罕有的考验,人民坚强地团结起来,战胜了疫魔,迎来了灿烂。

大自然里的花卉相当于人的性灵,她在不同的季节里表达着人类不同的个性、情感和态度。我感谢大自然,感谢社会,这两者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希望!(作者为湖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一级美术师)

孙恩道《东湖春花四条屏》

黄鹤楼:雄峙大江,豪气干云

张军

疫情袭来的时候,己亥年暮云低垂,庚子年春风未吹。荆楚大地,流疫千里;举国驰援,鼓声如雷!四万多白衣天使浴血逆行,封城守家的画家也挥笔战疫。

我爱大武汉,尤恋黄鹤楼。我觉得它最能代表武汉的形象风骨——雄峙大江,豪气干云!阅尽人间沧桑,惯看秋月春风!我曾创作系列国画《历代黄鹤楼》,受人喜爱。抗疫期间,我用笔用心,再度创作了巍然耸立、镇妖驱魔的黄鹤楼向英雄的城市和人民致敬!如今武汉解封,在此奉上《江山留胜迹》,以豪气干云的黄鹤楼形象祝愿英雄城里的人民走出阴霾,走进春天,走向美好的明天!(作者为湖北省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一级美术师)

张军《江山留胜迹》

黄鹤楼,等你

余楚民

空空落落的黄鹤楼,依然俯瞰着三镇风光。2020年4月8日,武汉终于解封!这一天,我们等得太久,从冰雪漫天,等到了春暖花开,这一切来得真是太不容易。封城的76天来,黄鹤楼和武汉相依相守、同甘共苦、风雨同舟。我的城,我的楼,好久不见!这片水土会再次被眷恋,这座楼的美名还将更加隆盛。当豁达的九省通衢恢复人流如织,黄鹤楼下也将重现过往的喧嚣繁华,“不服周”的武汉人民会重新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新赋的诗篇里也将弥漫着新人的乡愁和旧日的烟火气……那时一切将更加风华正茂。

黄鹤楼,等你。(作者为湖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二级美术师)

余楚民《翔千里》

武汉又见面了

王顺华

此次疫情封城,武汉人民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真正可歌可泣。作为一个湖北籍画人,虽身在外地却无时无刻不在高度关注武汉和湖北及全国的抗疫斗争。其间,我用手中的毛笔画出了数十幅抗疫题材的作品并写下随笔,为抗疫助阵。4月8日是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愿武汉人民在未来的日子生活幸福,并继续为抗疫做出表率!(作者为湖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孝感市中国画学会会长)

王顺华《武汉又见面了》

0 阅读:3

楚天世纪传媒

简介:秉承实事求是原则传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