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太阳系边境,神秘的柯伊伯带内,藏着一颗黑洞?

宇宙观察说 2024-03-03 14:54:35

按照星云理论,我们的太阳系是在50亿年前由一团分子云坍塌形成的,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质,都是当年的星云的一部分。

1950年美国天文学家杰拉德·柯伊伯认为:如果星云理论没错,那么真正形成太阳系各个星球的物质,其实只占了星云质量的一部分,在广阔的太阳系外侧空间应该还有一些残留的星云物质,它们应该位于冥王星轨道之外。

这便是后来被称为柯伊伯带的太阳系边界,或者说内太阳系的边界,因为除了柯伊伯带外太阳系还被半径一光年的奥尔特云包裹着,目前探测到的柯伊伯带物质显示,它们主要分布在距离太阳30到50个天文单位之间,主体是数百万个冰冷的小行星和彗星群,就像是一个超大的小行星带一样。

2006年冥王星因为质量体积太小,被开除出行星行列后,它就变成了柯伊伯带内的矮行星老大,后续天文学家又在柯伊伯带内发现了许多类冥天体,或者说大型柯伊伯带天体,然而不少天文学家都认为柯伊伯带内存在一个地球大小的神秘行星,甚至是存在一颗小质量但十分稳定的原初黑洞。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探测器发现冥王星和它的小兄弟们除了受到海王星的引力干扰,还在发生预测之外的扰动,也就是说它们附近或者很远的地方,还有一颗质量很大的天体,而这种天体很明显不可能存在于海王星轨道以内,所以就只能位于柯伊伯带内了。

目前这颗被称为第九行星,或者X行星的天体,还属于天文学界的未解之谜,因为新视野号探测器虽然说已经掠过了冥王星进入了柯伊伯带,但它的探测技术,还不足以在数百万个柯伊伯带目标中找到第九行星,而且它还有可能不是行星,而是一颗原初黑洞。

原初黑洞的概念,跟我们平常熟悉的恒星黑洞或者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都不一样,它本质上不是由物质太多产生的,而是宇宙大爆炸之初大量能量堆积到一点,还没来得及暴涨疏散的产物,这种特性导致了原初黑洞的质量可以变得非常小,比如一颗地球质量的原初黑洞的大小可能只有几厘米。

如果真是它在干扰冥王星的运行的话,天文学家想从数百万个物体中找到一个直径几厘米且不发光的原初黑洞,难度无疑是非常高的,因此有科学家认为我们应该发射一架具备引力波探测能力的探测器,专注于太阳系外侧的黑洞引力波收集。

在目前的卡塔利娜天空调查项目中,天文学家已经能覆盖全天区的大部分了,虽然暂时重点监测的还是近地小行星,但通过分析还是能找出不少远离地球,但仍在太阳系范围内的天体的。

总体来看

柯伊伯带的探索是一次带我们到达太阳系边缘的旅程,也许有生之年人类都无法离开太阳系,但随着天文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对太阳系的了解也将越来越多,未来终有一天我们会离开这里进入银河。

3 阅读:1019
评论列表
  • 2024-05-20 16:06

    西方天文学所说的太阳系,其实仅为本双太系(即人类所在的太阳太阴系)内部的阳区,由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星,海王星等阳区行星及其卫星同心共面自然构成。阳区外还自然包裹有更大的阴区(而不应称之为外太阳系),由相应数量的阴区行星或行星带与太阴(黑洞)同心共球自然构成,如冥王星并不是阳区行星,更不是矮行星,而是阴区从里白外数的第一个阴区行星,与阳区行星对应还有相当数量的阴区行星与行星带,由重元素(粒子)物质会聚自然构成太阴圈层,在太阴圈层各方位会聚最重元素(粒子)物质(即最阴)自然构成最阴天体,称为黑洞。本双太系中心的太阳是宇宙细胞核,而太阴(黑洞)是本双太系与相邻双太系共有的宇宙细胞外壳。本双太系从中心太阳开始,结束于太阴(黑洞),再往外就会进入相邻其它双太系。详见《守正创新国学现代化》一文及《本双太系图》。龚木益

  • 2024-03-04 11:15

    太阳上一代恒星爆炸后留下的黑矮星

  • 2024-03-04 02:27

    假说而已~

宇宙观察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