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校园流行的“死亡游戏”,大家听说过吗?
所谓“死亡游戏”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动作憋气造成缺氧性休克,短暂的休克时间可能会带来致幻的体验,可这种行为却有可能给大脑造成永久性创伤,严重的则可能会导致窒息死亡。
这种游戏也被孩子们称为“梦回大唐”或“死亡三秒”。
有网友说:我侄子班里一个同学玩这个死亡游戏导致休克住院了。
除了死亡游戏,一些孩子还偷偷“嗑药”。
他们通过大量服用止咳药“右美沙芬”,或癫痫药“卡马西平”来致幻。
他们服用的是大剂量的药物,过量服用后的效果,等同吸毒,整个人晕乎乎、飘飘然,会有一种“兴奋感”和“幸福感”。
今年6月,黑龙江,一个14岁的初中生就因为一次性服用了30片卡马西平,在课堂上突然昏迷,神志不清。
紧急送医院检查之后,经医生检查,发现这孩子不但有高乳酸血症、低钾血症、血管舒张性休克,还有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等好几种并发症。经过了47个小时的紧张抢救和两次血液循环,这孩子才终于被救了回来。
孩子表示,因为学习压力大,所以吃这个药,能让自己放松,快乐。
而且学校吃这种药的人有很多,以前是吃右沙美芬,可是后来这个药买不到了,便换成了卡马西平。
看完这类新闻我总是感到非常痛心,而又有一种无力感:
我们好端端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前几天看到一则视频,解放初的人们,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看起来都那么朝气蓬勃,有力量,可是为什么如今的孩子们小小年纪便一把年纪,抑郁的孩子更是在心理诊所门诊排起了长队。
真的是现在的孩子矫情吗?或许我们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01丨
把童年还给孩子
前几天我家小朋友听写的拼音错了一半,尽管我一再告诫自己要佛系,他只要肯学就行了,可是当看到那张错了一半的拼音小卷子时我还是忍不住唠叨、发火。
小朋友则乖乖听训,没有丝毫反驳,他也知道:自己没有做全对,他也知道:妈妈生气了。
然后全程他都没吱声,我让复习的时候他就乖乖复习。
这件事就在前几天发生,然后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在孩子的问题上总是不能做到心平气和?
归根结底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了,我们总认为:我们这一代人这么努力,这么拼命不就是为了给你提供好的成长环境吗?
是啊,我们的孩子如愿住进了楼房,接受了城市教育,
可孩子们真的快乐吗?孩子们有童年吗?
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除了上学时间便会跟小伙伴们疯玩,夏天会跟小伙伴们一直玩到天黑。
可现在的孩子们,住进了楼房,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除了上学还要上各种课外兴趣班。
如果父母没有时间接送孩子,那么孩子会被送到小饭桌,上学期间,老师要求不要乱跑乱动,以免发生磕碰意外,放学回到小饭桌,老师也会要求不要乱跑,不要乱动。
这类孩子,全天都处在压抑的状态啊!
父母们却认为:你们多幸福啊,小时候我们条件那么艰苦,想学乐器都没有条件,你现在条件这么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去游乐场就去游乐场,怎么不懂珍惜呢?只要求你们学习好怎么就做不到呢?
北大心理学教授提出了“空心病”这一概念,说的就是当代孩子的现状:
物质条件好了很多,可精神文明是空的,感受不到爱,也不知道如何爱别人。
02丨
拒绝焦虑、内耗,从家长做起
一味地内卷,一味地压抑,只会逼得孩子自己想办法来满足需求,而孩子能想到的办法,往往都是极端的。
当代大多数家长在学习这件事上无法与孩子和解,总希望孩子成绩优异,总希望自家孩子是最出色的一个。说是不能与孩子和解,其实是无法与自己和解,无法放下那些高高的期待。
可是家长要知道,一个班级里考第一的只有一人,放眼整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呢?
我们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孩子就会想办法用自己的方式去宣泄,要么就会形成内伤。
老家一个亲戚家的孩子,初二那年突然拒绝上学,到现在已经初三了,依然处于在家不跟任何人交流的状态,晚上十一点睡觉,白天11点睡觉,饿了点外卖,外卖不好吃就饿着,也不跟父母交流。
还有一个朋友,女儿上高一,一次考试失利,女儿突然情绪崩溃,经常无缘无故在学校大哭。
无奈之下班主任打电话给朋友要求她将女儿接回家。朋友带着女儿到医院做各种检查,结果被诊断出中度抑郁,暂时无法上学,需要药物控制。
暑假期间回老家看到朋友带着女儿在公园散步,原本明艳的一个女孩儿,因药物刺激变得肥胖、肿胀,眼神略显呆滞。
看到那一幕真的好心疼,孩子与机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机器可以二十四小时连轴转,而拥有情感的孩子,却需要休息,需要娱乐,需要宣泄。
即便在古代那么严苛的科考制度,读书人也并不是死读书,还会在休息之余约上好友去爬山、写诗、作画,也会有娱乐。
养育孩子是一整场的幸福人生,而不仅仅是眼前这点成绩,相比于成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灵魂,这才是孩子的持续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