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图片可购买二泉吟泡茶水
玩老茶在白茶圈已经不是个新鲜事,比谁藏的茶更老常常是藏家之间隐秘的较量,但是深谙如何把茶藏的好,又藏的正的人还真不多。作为玩老茶的福鼎白茶藏家陆达林在这个领域是有绝对话语权的,圈内人都尊称他老陆。
从2010年开始,老陆就有意识将福鼎白毫银针置于与茅台比肩的位置作为礼品发挥社交属性,这种超前的意识是老陆对白毫银针价值的深刻认同。其后每年都会与友人一起入手数千斤当年的好白茶,十几年下来老白毫银针的存量多达数万斤,这种坚持是老陆对老白毫银针市场潜力与收藏价值的笃定。
*白茶藏家陆达林
这些茶的青料全部来自于福鼎白茶核心产区磻溪、管阳、太姥山等地,早年的茶青原料纯正、山场味浓并没有现在茶青市场的鱼目混珠,再将自己对工艺的理解融入其中,委托茶厂定制出想要的茶叶品质,最后按照自己的入库标准进行收藏。
作为在福鼎重量级的白茶藏家,虽说在老茶的数量上没有所谓大厂的规模,但在品质上却高于市面上的老茶水平。从选青料到制茶工艺到藏茶储存,每一步都力求“正统”,只有路子正了,存出的茶才是具有“正味”的福鼎老白茶。
#01
新茶的工艺要透
老茶要“四透”
品重,是老陆为老白茶打造的新空间也是个全新的白茶品牌。里面集合了老陆从收茶之初到目前存储年份超十年以上的福鼎老白茶。
在品重创始人陆达林看来,老白茶具有潜在市场价格和收藏价值,只是还未曾被大众所认知。目前福鼎白茶的老茶量并不多,极具有稀缺性,而像老陆一样拥有十年以上的老茶的藏家就更少了。
*品重藏茶空间/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老陆从2007年开始接触到白茶就喜欢上了白毫银针,不管是从适口性还是观赏性,白毫银针都是可圈可点的存在,当时的白茶市场还没有火热的迹象,白茶价格也是随行就市的处于低位。那时老陆跟着方守龙先生识茶,喝茶,建立对白茶相对正统的认知。
*方守龙位于方家山早期发明的萎凋房
之后在2011年开始边做边学,从福鼎本地茶农手中收茶青,寻找合作厂家,从茶师手中收茶藏茶,再到后来建立自己的仓储系统,摸索藏茶包装,制定入库标准等等。
*陆达林委托的白茶制作厂家
现如今,老陆成为在老白茶面前侃侃而谈的人,这条路他走了十几年。白茶的收与藏的路并不总是顺利,从对白茶工艺的琢磨,到存茶标准的把握和对存茶包装的适配更新,都付出了极大的心力。但摸索的同时也收获了诸多关于福鼎白茶的认知和收藏老白茶的藏茶干货。
*白茶藏家陆达林
在与老陆喝茶的间隙,喝到一款2024年19号半成品的银针时,白茶教室的小伙伴脱口而出一句,“这茶挺透的”。老陆随之纠正到,还差的远呢!其实茶的透并不只在某一环节,它是工艺步步到位之后的结果呈现。在他看来,老白茶的工艺有“四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首先萎凋阶段的“透”,品重老茶的标准是要能存放十年以上,在白茶萎凋阶段就定下了这个基调。而在天气和茶青的选择上,如果原料不好或者采摘天气不好的青料是不要的。
在这种特定的选择下,看茶做茶达到萎凋的时间点,青料在前期萎凋槽中定性定色,达到叶色黄绿,绿中带黄不花杂之后,再进行日晒进一步去除茶叶中的青气,阳光萎凋与室内萎凋互补,力求走水透彻。
第二步就是养茶养“透”,养茶并不是萎凋阶段的弥补程序而是工艺的延续,在前期水分与青臭气走干净的情况下,让白茶匀堆养茶能更深一步增进茶汤的滋味感。
养茶的过程也要看茶做茶,像银针这种比较娇嫩的茶,就像对待稚嫩的孩童,热不得冷不得,热了会使得芽叶红变,冷了会让银针色泽发黑发暗。老陆说,把握这个过程的诀窍就是这个环境人进去舒服了,茶就舒服了。
第三个透就是烘干干“透”,在目前的国标之下,烘干到8.5%是不足以达到存十年以上藏茶标准的。常常在这个干燥标准之下出去的茶在不良存储环境下很容易变质。
*品重茶空间/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第四点就是白茶时间要存“透”。在后期良好的存储之下,白茶已然在不同时间段发生不同变化,一年的新茶不稳定期,三年的尴尬转化期,七年的成熟稳定期,之后才来到白茶的极具魅力的品饮期。只有存够一定的时间,老茶才慢慢有它迷人的样子。
#02
国标是8.5%
但是品重的入库标准低于5%
在采访中被问及,你会追求现在好喝与以后好喝的两全吗?老陆说,这个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完美是每个人都希望的。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所取舍的。
在追求新茶的鲜爽和后期的存放烘干阶段是对应不同的水分点的。要保留茶茶汤的柔顺饱满就要预留一部分水分点,但这个干度又不适合长期存放。
而想要茶在后期有比较理想的香气和干度时就要在焙火时将茶叶焙透,水分点降到5个点以下,才能保证老白茶香气不沉闷,甜度与清晰度比较高,喝起来更让人愉悦。
白茶三分做七分藏,老陆开始琢磨什么样的入库标准才是最合适存放十年以上的?在次次的试练中,他逐渐掌握并制定了国标之下属于自己的入库标准。存放十年以上茶该有的水分点有了概念,百分五是藏白茶的命门,也是关键节点。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过低,白茶转化的速率慢或者几乎不转化,并且茶汤水干涩没有滋味感。而过高,茶又太潮,水虽细但是汤感沉闷。依循这个标准,让老陆在藏茶的路上更加轻车熟路咸少踩坑。
*2011年白毫银针
标准没问题了,茶叶会呈现怎样的转化呢?在老陆看来,老白茶的转化会随着存放时间的拉长呈现出的“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十年少”的变化规律,当然实际情况还是要看茶的个体变化。
在新茶期,茶叶想要鲜爽甘甜,就要在制茶时尽量少人为干预,把茶的本味做出来。而在三年期,白茶三年药又称三年藏,茶的活性还在,香气退却,青味未消,陈韵未起,就会在品饮上没有特殊的亮点,假如入库时关键水分点没有达标的话,在这个时期白茶很容易存坏失去收藏价值。
*白茶藏家陆达林
等到3至7年,茶叶的陈韵凸显,滋味感也逐渐饱满起来就会有比较丰富的香型出现,也将来到老茶的最优品饮期。“十年少”,是存至超十年以上的的老茶量少,而能保留其正味的更是少之又少。
在水分点这个事情上,陆达林也走过了很多弯路。早在2010年,就因为对茶青自身水分点和对环境湿度没有成熟完善的概念,而将一批非常优异的白毫银针藏坏而直呼很可惜!
老陆说,其实我们方家山的白毫银针原料拨开来是有四瓣的,银针外面带鱼叶,假如工艺不透或者干度不够的话就会从最里面的芽叶渗透黑出来,而由于存储原因环境湿度超标的话,这种黑就会从外至里。
#03
包装要好看还是好用?
品重都要
除了在入库标准上下功夫,对于藏茶来说,包装是另一个关键。用什么样的包装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老茶的干燥度不受影响呢?
在老陆这里有了答案。
对于存十年以上茶包装的要求还得是密封性。老陆的存茶包装采用的是法国存药用的铝罐,其密封性非常好,但是裸茶进桶并不简单,如何让存放后的白茶更加优异,还需要将包装不断地改进升级。这个改进调整的过程又是漫长的4年。
为此老陆特地制作硅胶密封圈和贴合紧密的上盖。而藏茶斤数也由之前的10斤,改进到9斤8斤到现在的7斤,才达到现在理想的存茶斤数。陆老师自信地说,经过这样密封的茶,不局限环境和空间,只要避光常温,都可以长期存放,真真是解放了抽湿机。
*品重的藏茶间
存茶密封罐内也并非装的满满当当,而是像酒一样需要预留部分空气便于老茶的呼吸及转化。
老陆向我们描述起老茶开箱时,一声“pong”,像香槟开启时的轻灵爽脆带点闷音,从罐中迸发出的气团包裹着毫香蜜韵异常迷人而令人兴奋,这一刻是对老茶十年来各种猜想的印证,也是具有惊喜感的老茶对爱它之人的有声褒奖。
总之,就像一场漫长时间之旅的重启,在未来某天打开时间切片的“巧克力盒子”,重读这满载年岁之茶带给我们的口腔盛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明晚九点将于大家分享来自2011年的陆达林老白茶藏品,分别是品重2011年白毫银针,茶马系列2011年白牡丹,茶马系列2011年寿眉,来一起感受下老茶带来的岁月之感吧!记得定好闹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