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再次出现反复,这说明了什么?特朗普对中国又加了 21% 关税,把整体关税提高到 125%。同时,延迟了对其他国家的关税执行,延迟了 90 天。这说明了什么?这背后又有什么问题是我们没看到的?我昨天说过,两周之内会反转,没想到一天就反转了。当我们看到特朗普对中国非常草率地加了 50% 的关税,而且立即生效的时候,就知道这事儿不靠谱。今天他又加了 21%,把整体关税提高到 125%,这事儿有谱吗?没谱。而且你觉得他是冲着中国来的吗?其实他不是冲着中国,而是冲着美国那些大公司,特别是像苹果这样的公司。
什么意思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苹果手机是在中国组装的,所有成本也集中在中国组装环节,组装完再卖回美国。在美国,苹果手机不属于本土产品,而是进口产品。像苹果这样的公司,不在美国交税,而是在一些海外避税天堂交税,很多公司都是如此。比如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有些公司在爱尔兰,苹果就在爱尔兰交税。他们把苹果生产好、在中国组装好之后,先卖给爱尔兰的公司,然后再由爱尔兰公司卖给美国的公司。一来二去,对美国来说,苹果属于进口产品,每年那么多苹果销售产生的税,都没交到美国政府手里,你说美国政府能同意吗?过去没办法,现在特朗普就想改变这一切。
不仅仅是苹果,美国很多大公司都是这样。比如耐克,也是在中国生产,生产完最后再卖回美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一年进口额达 3 万亿美元,约合 20 万亿人民币。这么大的消费体量,对世界经济影响确实很大。而在这么大的进口中,有很多其实是美国本土公司的产品。例如美国汽车品牌通用,旗下很多工厂建在墨西哥,生产完再卖回美国。
现在特朗普最重要的目的是逼制造业回流。你觉得他是想逼中国企业去美国建厂吗?不,这对他来说太不现实,很多公司如果从中国或者日本去美国建厂,整个链条太长,等落实的时候,他可能都下台了。他现在要逼的是苹果、通用这些美国公司,明确把工厂搬回美国,这才是他目前要做的。而且只要这些公司的大佬在内部点头,答应重塑美国制造业,他就已经赢了。
大家要知道,之前富士康去美国建厂最终失败了,为什么?因为没有供应链。供应链是要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如果要让外国公司来美国建厂,首先得有基础的供应体系。那这个基础供应链怎么搭建起来呢?就得逼美国这些中高端制造业全部回流美国。比如说苹果,一旦它宣布要去美国建厂,全球的供应链就可能跟着回美国。当然,背后生产的成本又是另一回事了。在中国生产一个保温杯可能只要一美元,到美国生产可能就得 6 美元的成本,消费者会自己做出选择。但是特朗普现在不管这些,他只要这些企业给他 “纳投名状”,有了这些 “投名状”,他就可以向背后的大佬和支持他的选民交代,告诉他们自己已经做成了这件事,这样或许就能再获得 4 年任期。而且如果这些企业真的回到美国,那他肯定记头功。
我之前就说过,很多人把特朗普想干什么这件事想得太复杂。一个 80 岁的老头,他到底想干嘛?他真的是想让美国再次伟大吗?美国还能再次伟大吗?其实事物发展都有客观规律,美国现在走到了衰败的关键节点。当然,我们不是说美国明天就会垮掉,就算美国衰败了,它依然很强,但相比 90 年代,其统治力已大不如前,这一点全世界都明白,美国高层也明白,特朗普肯定也清楚。
但是他为什么还要喊 “让美国再次伟大” 呢?你看美国效率部跟马斯克联手的政府改革,草草收场,被现实打脸;现在关税战又是草草收场,再次打脸。所以他到底想干什么?其实他就是想享受手里的权力,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他随便大手一挥,对中国加 50% 的关税,立刻就能引起资本市场大轰动,引发全球记者、媒体、股民和老百姓的恐慌,他就享受这种感觉。
所以大家不要把他想得太复杂,他这么大岁数,荣华富贵都享受过了,也当过一次美国总统,体验过权力带来的快感,现在就是追求更大的快感罢了。所以别看他现在又对中国加了 21% 的关税,把关税提到 125%,最终这些加税举措都会回到原点。我们不会先找他谈,最终一定是美国通过中间人、桥梁或者纽带找我们谈,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然后把这些加税措施都撤销。为什么呢?因为美国根本扛不住加这么多关税,加了这些关税,美国老百姓会率先把特朗普赶下台 。
想让中国企业大规模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