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春风韵
坚持原创 每早八点 陪你一起看世界、读生活
01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他们各有其特殊的矛盾,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于是,莎士比亚就说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在阅读古诗的时候,你也会看到苏轼也会有这么一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见高低各不同。”
于是,今天的你和明天的你,注定也会有着本质的差别,即便吃着同样的饭,所吸收的营养与蜕变也是不同的。
逐渐在生活里变得更为通透的我们,似乎越来越清晰这一个道理,一切的一切,都要以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时也命也,人总有冲天之志,非运无以自通。
瞬息万变生活里,你渐渐地开始意识到,有时候一条道走到黑,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人生感受啊。
学了马克思主义,才读懂了易经中穷则思变,变则通的道理。
02
以前在看《论语》的时候,也常常会觉得孔子很不地道,就像他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如果不懂得举一反三,便觉得没有再教下去的必要了。
现在想想,着实是那么一个道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许多专业的成长与能力的建设,自身没有一定的悟性,往往是局部维艰的,很难走的长远。
我开始领悟应变的道理,就像我们在做数学题,同样的一道题目,如果常规思路解决不了的时候,你是否可以突发奇想,来个侧面夹击,不走寻常路,发散性的思维,或许也会有那么一种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个人的头脑,注定是应该越来越灵活的,而不是死板。
也许昨天能够解决的事情,可是放在今天就也许不能,这或许可能也是在告诉你,前车之鉴未必能够成为后事之师,重新的聚集天地间的能量与智慧,打造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组合,或许才有更多顺境的可能。
03
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往往只有在深入的实践当中才能有所沉淀。
当你在阅读历史的时候,你还记得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吗?因为他的无比自信,却给自己的国家招致了巨大的灾难,在那一刹那之间,40万将士就遭遇了死亡。
《孙子兵法》中说: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可是滔滔不绝的赵括,他似乎并不懂得这样的道理,书本当中的东西注定是死的,而生活才是真实的,换了时间,换了地点,换了各种因素,天也可能变为地,地也可能变为天,如此天翻地覆着。
这个世界的纷繁复杂,其实早就在告诉我们,生活里最大的规律就是变化,一个人只有应变的能力,在变化当中酝酿更多的能量,找到适合的时机,或许才有那么一丝可能,在面对人生困惑的时候,能够把它一击即溃。
04
有时候你真的会发现,厉害的人物,往往都是善于拥抱变化的,在各种变化中沉淀自己,甚至越是变化的时候反而越兴奋,因为他总是能够在变化中捕捉到人生的契机。
人生注定是无常的,可是人们总想把生活过成有常的模样,越是希望有常,只会让生活中的这股能量慢慢堆积的更大、更多、更卷,哪里会有弯道超车的可能呢。
古希腊的“哲学”一词,它的寓意是爱智慧,可是生活中的我们,却很少会有着这样的一种执着,不畏浮云遮望远,只缘身在此山中。
即便是在人与人交流的时候,即便再熟悉的关系,换了不一样的环境,对方遭遇了不一样的事儿,你所说的同样一句话,也有可能会在对方的心目当中留下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
或许就是这样的一种原因吧,我才开始知道,你给人为什么要圆通,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应变的哲学。
05
或许我开始对读书修行的意义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与认识,其实所有的修行,不是为了积累多么丰厚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智慧,是为了能够在生活中遇到困惑的时候,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手链还有轻松的把他们解决掉,让内心不起苦,了解苦,让生活多一点幸福。
化解生活的苦恼,或许没有更好的办法,而爱智慧反而是一种捷径,是一种对症下药的捷径。
在生活当中,一个人就是要有这样的能力和清醒,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矣。
正确认识事物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的解决矛盾,当然是需要具体的问题,具体的分析的,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才有妙招的出现。
毫无疑问的说,这个时代对一个人要求注定是有着终身学习的模样,当一个人思维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时候,那才可能是一种悲剧。
当一个人不擅长改变自我是固执的思维时,其实不管到了哪里,可能过的都是一种囚徒的人生。
于是我听过这么一句话,听起来的时候或多或少有那么几丝伤感:“人到中年,最大的悲剧就是过早的认知闭环。”
仿佛在这句话当中,我感受到了停止呼吸的节奏,那不一样的感觉,也是在告诉我们,你的人生随时有可能濒临死亡。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也颇受启发,其实他并没有受着常规思维的影响,按照通常的角度一味地把缸推倒,即便精疲力尽,也可能无济于事,可是他就是这样善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绝处发生。
学了马克思主义,才读懂了易经中穷则思变,变则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