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傍晚,明仁宗朱高炽病重。临终前,朱高炽留下遗言,《明史·列传第五十一》记载:
仁宗大渐,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
朱高炽临终前,对夏原吉说:“李时勉侮辱我!”说罢,更加愤怒。夏原吉尽力劝解,当天晚上,朱高炽病逝。
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他算是一位仁慈的君王。然而,他也有记仇的时候,他临终前还在惦记着李时勉对自己的侮辱。甚至坊间有传闻,说朱高炽之所以只在位10个月就驾崩了,是因为被李时勉气死的。
那么,这个“气死”朱高炽的李时勉,到底是何许人呢?本文,笔者将通过史料依据,和大家分享大明“五朝直臣”李时勉,希望通过他的故事,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一、永乐新进士,大狱陷忠臣根据《明史·李时勉传》记载: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
李时勉,本名李懋,字时勉,以字行。李时勉是江西吉安安福人,他晚年号古廉。根据《国朝献徵录》记载,李时勉祖籍金陵(南京),元朝末年迁到江西吉安。
李时勉生于洪武七年(1374年),小时候虽然聪慧,但家境非常贫寒。童年时,李时勉读书非常刻苦。他常常学习到深夜,隆冬腊月,天气酷寒,他为了坚持学习,用棉被裹住脚,再把脚塞进桶里。
李时勉5岁启蒙,7岁就能熟练背诵四书五经,12岁时,被选入县学。建文年间,李时勉考中举人。到了永乐二年,他进京赶考,考中三甲第三十四名,赐同进士。
在科举名单中,三甲的考生一般是不会留在翰林院的,但因为李时勉在殿试时表现得非常耿直,敢于陈述当朝的一些弊政,被他的江西吉安的老乡解缙看中,解缙向朱棣举荐李时勉,因此李时勉被留在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并参与编撰《明太祖实录》。
永乐中期,李时勉任翰林院侍读,并担任刑部主事。在朱棣迁都的事情上,李时勉是坚定的反对者。
明成祖朱棣是藩王起家的,而北平正是他藩邸所在地。永乐四年,朱棣下旨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在北平兴建皇宫。永乐七年,朱棣在北平附近的昌平为自己修建长陵,其实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了,只是并没公开言明。
到了永乐十四年,朱棣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事宜,很多人都反对迁都。朱棣极力弹压,最终无人再敢反对。
到了永乐十九年,朱棣在北平修建的三大殿失火,这给了大家“借口”,李时勉率先上书,他列了15条反对迁都北平的理由。比如说南北漕运尚未打通的问题等,每一条都切中要害。《明史》云:
忤帝意。已,观其他说,多中时病,抵之地;复取视者再,卒多施行。寻被谗下狱。
意思是,朱棣嘴都要气歪了。但是,朱棣看到他的奏折,大多数说得都有道理。将他的奏折扔在地上,又忍不住捡起来再看。最终采纳了李时勉的多条建议,在迁都问题上作出整改。但是,朱棣还是给李时勉一些教训,将他下狱问罪。
李时勉在狱中待了一年多,后来被“三杨”之一的杨荣救出,并官复原职。
笔者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史学上对朱棣迁都北京的评价颇高。但是,在明朝初年,王朝已在南京扎根,再加上靖难之役后,永乐朝亟待休养生息。以李时勉为代表的耿直官员反对迁都,其实是不想让朱棣过多地“折腾”,为国家节省财力。所以,后人需要理解李时勉的这种做法。
桓范在《世要论》中说:
国之将兴,贵在谏臣;家之将盛,贵在谏子
李时勉不畏皇权,敢于直谏,实乃是“诤臣”也!
二、直言劝帝王,“气死”明仁宗明朝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
朱高炽在历史上有很高的评价,而且获得了“仁宗”这个庙号,更有人说,明仁宗的脾气和北宋宋仁宗很像,待人也十分亲切。然而,明仁宗朱高炽虽然和善,但他却恨极了李时勉,甚至差点把李时勉砸死。
朱高炽的大部分政治生涯是在朱棣的阴影下度过的,他当了20年的太子,而且时刻被朱高煦等人觊觎,可谓战战兢兢,一刻不敢懈怠。待到朱高炽登基,他虽然勤政,但也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尤其是到了洪熙元年,朱高炽的私生活也开始放纵。
这时,李时勉上奏,给朱高炽提了几条建议,包括让朱高炽不要沉迷于酒色,不要怠于理政,不要让身体处于超负荷状态等等。
朱高炽看完李时勉的奏折,气不打一处来。《明史·李时勉传》记载:
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胁折者三,曳出几死。
朱高炽将李时勉召到偏殿,让李时勉奏对。李时勉毫不退让,坚持劝谏朱高炽。朱高炽怒不可遏,让侍卫用金瓜砸李时勉,李时勉的肋骨被砸断三根,抬出偏殿的时候,人都快没气了。
即使这样,朱高炽还无法熄灭怒火,他将李时勉投进诏狱,好在诏狱中一位锦衣卫千户偷偷请来医生为李时勉医治,李时勉才活过来。
第二天,朱高炽下旨,改任李时勉为交趾道御史,即刻赴任。交趾处于岭南,即现在的越南北部。这相当于是流放边疆,再加上李时勉重伤未愈,他若真的去赴任,必定会死在路上。接下来,意外发生了,因为朱高炽突然驾崩了。
朱高炽被李时勉一顿劝谏后,两天都没消气。再加上他身体原因,到第二天便病倒了,太医紧急为朱高炽治疗,但仍不见好。到了傍晚朱高炽病重,他召来夏原吉。接下来,便是本文开篇的那一幕。
朱高炽对夏元吉说:“李时勉侮辱我!”
说完这句话,他更加愤怒,上气不接下气,夏原吉连忙劝解,到了晚上,朱高炽就驾崩了。
朱高炽驾崩得非常突然,当时,太子朱瞻基还在南京巡视,朝廷一度陷入混乱。虽然正史上没有记载,但很多野史都认为,朱高炽之死,和李时勉的劝谏关系很大,甚至有人说朱高炽是被李时勉“气死”的。
笔者认为,朱高炽之死,或许不在李时勉,而在于他身体本来已经透支,有没有李时勉的激怒,朱高炽都将很快陨落。
历史学者陈时龙曾认为,朱高炽过早的驾崩,让他的“缺点”没有暴露出来,反而成就了他“仁宗”的名声。笔者没有诋毁朱高炽的意思,但如果像上述这么说的话,朱高炽应该感谢李时勉。
朱高炽驾崩后,李时勉的岭南之行被中止,他在京城养伤,逐渐缓了过来。
三、宣宗问前事,引领国子监一个多月后,朱瞻基从南京被接回北平,正式登基,是为明宣宗。朱瞻基听闻是李时勉气死了自己的父亲,非常生气。他对身边的人说:“去把李时勉给我捆来,我今天非要杀了他不可!”
过了一会,朱瞻基觉得没必要将李时勉捆来了,他又派人去,直接将李时勉拉到西市去斩首。幸运的是,两拨人中间没有相遇,李时勉还是被捆到了朱瞻基跟前。
朱瞻基责问李时勉:“你为何要触犯先帝,你在奏折中说了什么?”
李时勉回答:“臣言谅暗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
意思是,我劝先帝(朱高炽)不要在守孝期间(当时朱棣驾崩尚不足一年)接近嫔妃,更不要轻易将太子(朱瞻基)轻易派到外地。
朱瞻基听完李时勉的解释,怒气有所缓和,李时勉继续叙述奏折中的内容,说到第六条后,朱瞻基的怒气已经消了。朱瞻基说:“真是难为你了,你是个忠臣!”
于是,朱瞻基赦免了李时勉,恢复了他的官职。并让李时勉参与撰写《明太宗实录》。
宣德五年,李时勉升为侍读学士。当时,《明太宗实录》编撰完成,朱瞻基带着好几筐钱币来到史馆,把钱币撒在地上,众官员都俯身去捡,有的甚至相互争抢,十分不“体面”。史载“时勉独正立”,只有李时勉一个人站着不动,不捡也不抢,非常难得。朱瞻基于是把剩下的钱币都赏赐给了李时勉。夸李时勉是一个品格高尚的官员。
明宣宗在位10年而崩,其子朱祁镇登基,是为明英宗。明英宗登基时,改元正统,由“三杨”主持内阁事务。李时勉被委以重任,他不仅要负责编撰《明宣宗实录》,还要主持翰林院,并担任经筵官,时常给明英宗朱祁镇讲课。正统六年,李时勉担任国子监祭酒,成为广大学子们的“校长”。
明朝立国以来,国子监祭酒都是名臣。洪武时期,宋讷和张显宗二人先后担任国子监祭酒,此二人一身正气。永乐时期,胡俨担任祭酒,他为人师,堪称表率。但是,明朝前中期名气最大的国子监祭酒,还是李时勉。李时勉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为人正直,节操无可挑剔。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
李时勉作为明朝最高学府的“校长”,他的人格,就代表国子监学生的品格。
四、王振诬良臣,英宗赦尔归明英宗正统年间,随着“三杨”的逐渐离世,朱祁镇身边的宦官王振开始擅权。王振不仅公开干预朝政,而且向各级官员索贿,他罪行昭昭,朱祁镇却对他百般袒护,这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满。但王振也利用自己的权柄,打压那些不尊重自己的“敌人”们。李时勉为人正直,他自然不会和王振同流合污。
有一次,朱祁镇命王振去国子监视察,李时勉并未刻意招待王振,而是让王振和学子们吃一样的饭食。王振认为李时勉不尊重自己,于是对李时勉怀恨在心,开始搜罗李时勉的罪证。
可李时勉为人清正,哪有什么罪证。《明史·李时勉传》记载:
时勉尝芟彝伦堂树旁枝,振遂言时勉擅伐官树入家。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王振打听到李时勉曾经在国子监彝伦堂旁边的树上折了一支小树枝,于是便说李时勉擅自砍伐国子监中的树木。然后,王振命人逮捕李时勉。
李时勉当时正在东堂阅卷,他听闻王振派人来锁拿自己,也不紧张,从容不迫地把手中的卷子阅完。
王振让人给李时勉带上枷锁,把他拉到国子监门口游行示众,成心在学子面前羞辱李时勉。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李时勉汗流浃背,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因为李时勉知道,和王振这种人辩解,毫无用处。
李时勉是国子监学生们的“校长”,而今“校长”被辱,学生们焉能坐视不管。以国子监学生李贵为首,聚集了一千多名同学,到宫门口跪求明英宗朱祁镇放人。有个叫石大用的,上奏恳请自己代替老师受刑。史载:
诸生圜集朝门,呼声彻殿庭。
意思是,学生们挡住宫门,喊声响彻整个宫殿。朱祁镇最初并不知道这件事,他听闻上千学生在为国子监祭酒求情,大吃一惊。一问之下,才知道是王振搞的鬼,连忙下旨释放李时勉。但王振仅仅被训斥一顿,并没有被额外惩罚。
李时勉非常豁达,他被释放后,也没有过多地追究,立即回到东堂继续阅卷。
正统九年,朱祁镇亲自到国子监视察,李时勉为朱祁镇讲解《尚书》,他此时已经70岁,垂垂老矣,但讲到关键之处,仍精神灼烁。朱祁镇非常佩服他,给了他许多赏赐。
这一年,李时勉请求告老还乡,朱祁镇不准。三年后,李时勉再次请求致仕,朱祁镇终于同意。
李时勉回乡时,除了几箱子书籍,并没有什么财产。《明史》记载:
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李时勉出发时,朝臣们和3000多国子监学生亲自到场为他送行,场面十分壮观。有的人不惜走到通州,将李时勉送上船才离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国子监祭酒李时勉离去的场面,距今虽有600年,但读起来仍然热血沸腾。
五、老朽已悬车,至死尤忧国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在王振的忽悠下,御驾亲征,最终深陷土木堡。李时勉得到消息后,非常悲痛。他亲自写了一封奏折,派孙子李骥送到明代宗朱祁钰手中。他恳请朝廷抓紧练兵,击退胡虏,迎明英宗还朝,一雪前耻。
景泰元年,朱祁钰和于谦打赢了京师保卫战。在论功行赏时,朱祁钰想到了李时勉的那封奏折,于是下旨褒奖李时勉。可是,等圣旨到达江西吉安的时候,李时勉已经去世了,享年77岁。
据李时勉的孙子李骥说,李时勉虽然病重,但一直在等待京城那边的消息。当李时勉得知于谦打败了瓦剌大军后,他放松下来,闭目而逝。
韩愈曾说过: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老祭酒李时勉,忧国到最后一刻,实在让人泪目。
在笔者看来,李时勉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他被朱棣关押一年,也曾被朱高炽砸断三根肋骨。他被朱瞻基捆起来质问,也曾被王振戴上枷锁羞辱,但是,这些都不能折断他的钢骨。
李时勉人品高洁,堪称一代名臣。3000学生为他送行,更是良师典范。
古人云:家有诤子,不败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
当代士大夫,应当学习李时勉崇高的人格、正直的风骨和高尚的师德。做我华夏的诤臣,做我民族的脊梁。
本文参考《明史》《明史纪事本末》《国朝献徵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