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征讨方腊结束后,梁山一百单八将十损七八。
到回京城之时,梁山只有二十七人觐见而已。这二十七人都被加封官爵,有的去上任,有的辞职归家,再加上宋江、卢俊义、李逵被毒死,花荣、吴用自缢,梁山彻底散了。
此时的梁山幸存者,在朝的、隐居的、出家的,共有三十三人。这三十三人散到各地,恐怕再也没有了再聚的可能。
不过,《水浒后传》中安排了这些人再次重聚。这三十三人中有三十二人分三批去了暹罗,并且建立了一番大业,每个人都有不错的结局。
就看下梁山三十三位梁山幸存者的结局:
一、登云山人马
1、阮小七
阮小七本被授予了盖天军都统,但因戏穿方腊龙袍被革职,回了石碣村中打鱼奉母。
石碣村与梁山泊临近,可以说是近在咫尺。阮小七想起往日聚义,不由得感慨万千。
又听闻宋江、卢俊义、花荣、吴用身死,阮小七就前去梁山泊祭奠。但是,阮小七却遇见了当年的那个张干办,与他结仇而杀了他,只得逃亡而去。
在逃亡路途,阮小七又遇见了洋货被人抢夺的扈成。巧的是,两人又遇见了顾大嫂,就联合她、孙新、邹润一起为扈成出气,杀了抢夺扈成货物的登州孔目毛豸,又重新上了登云山落草为寇,先后也聚起了一批梁山幸存者。
最终,登云山的人又一起去了暹罗投靠李俊。阮小七成为水兵都总管,又被南宋朝廷加封为兵马正总管、武烈将军,封伯爵。
2、孙新
孙新被封为武奕郎后,与孙立一起回了登州,还是继续与顾大嫂开着酒店。
在阮小七和扈成到来后,孙新和顾大嫂很是仗义的为他们出气。这四人联同登云山的邹润,一起杀了毛豸一家,放火劫财而去,又去了登云山落草为寇。
最终,到暹罗之后,孙新成为暹罗上林苑兼提督馆驿事,又被朝廷加封为宣尉使兼兵马都统制、武毅将军。
3、顾大嫂
顾大嫂是梁山三女将中的唯一幸存者,回了登州继续开酒店。
在遇见阮小七后,顾大嫂很是豪爽地接待了他们。听闻扈成的货物被毛豸抢走后,顾大嫂告诉他们毛豸就是当年毛太公的女婿,经常来找事,给他要货物肯定不会给。
待到孙新回来,几人商议一番,决意强硬的替扈成夺取货物上山落草,也显出于扈三娘的情分。
最终之时,顾大嫂成为暹罗大郡夫人兼防护六官,再被朝廷加封为六宫防御,封恭人。
4、邹润
邹润被封为了武奕郎,但不愿为官回了登云山。
只是邹润又怎么是安分的良民,还是赌钱好斗。因为与一个泼皮大户赌钱发生争斗,邹润一怒之下杀了他一家,又回了登云山落草,聚下一二百人打家劫舍。
邹润的登云山也成为了梁山幸存者的一处聚集地,是后传中重要的一处地方。后来,等到暹罗之后,邹润成为京城观察使,再被朝廷加封为留守司。
5、孙立
孙立也是被封为了武奕郎,回了登州为官。
在登州之时,因奸臣当道,孙立是小心翼翼。在邹润落草后,孙立还几番告诫孙新不要他来往。因此,孙新、顾大嫂、邹润、阮小七大闹登州时,就没有通知孙立。
只是孙新闹登州被人认出,孙立受到牵连被捉拿。孙新、顾大嫂救出孙立后,他上了登云山,坐了第二把交椅。而第一把交椅,却是让后续来的栾廷玉坐了,阮小七很有自知之明的当了第三,并且非要让扈成当第三,最后没让出才当了第三。
等到暹罗之后,孙立成为暹罗左军都督,又被朝廷加封为兵马正总管、武烈将军,封伯爵。
6、安道全
安道全是个神医,在征讨方腊时期,因为宋徽宗有点小毛病就召回了他。
自此起,安道全就在太医院做了金紫医官。因为安道全的医术高超,还出使高丽替高丽王治病。
在返回之时,因遭遇风浪,安道全的船队全部被打落水中。幸运的是,安道全被金鳌岛的李俊等人救下。不过,因为安道全是钦差,还是告别他而回,路上还路过了登云山叙旧,才再次回了京城。
这次出行中,安道全同行的还有个医官卢师越。卢师越本就嫉妒安道全,又在登云山被阮小七责骂,很是气愤,就以安道全的名义害了蔡京的小妾,又告他私通李俊谋反。因此,安道全被朝廷通缉,幸亏被宿太尉相救去了登云山。
后来登云山和饮马川的人无路可退,在安道全的建议下去了暹罗。暹罗本就缺少名医,安道全当了太医院正卿,掌管于太医院。
7、萧让
萧让擅长书法,没有参与方腊之战,被留在了蔡京府中当差。
在京城之中时,萧让、金大坚、安道全住在一处。因安道全被通缉逃脱,大理寺认为萧让和金大坚放跑了他,就问了两人之罪,刺配沙门岛。
在路过登云山时,孙立等人将萧让、金大坚救上了山。后来到暹罗后,萧让成为中翰,掌理诰敕、表章、文移等事,最终又被南宋加封为秘书学士兼中书舍人。
8、金大坚
金大坚擅长雕刻,被喜欢玩乐的宋徽宗留在了京城之中,在御宝监为官。
因安道全之事,金大坚也受到牵连上了登云山。等到暹罗后,金大坚成为尚玺,掌理印信符节,后又再被朝廷封为尚宝寺正卿。
9、蒋敬
蒋敬是梁山会计,没有正面参战,是幸存的偏将,被封为了武奕郎。不过,蒋敬不愿为官,回了老家潭州为民。
到老家之后,蒋敬又开始做起了生意,贩卖药材到建康去卖。倒霉的是,蒋敬在建康遇到了无赖破落户,银子也收不回来。幸运的是,蒋敬遇见了再次出世在军中效力的戴宗,他与太守说明情况,替蒋敬追回了银子。
蒋敬收回银子后,就打算回家安分过日子。再次倒霉的是,蒋敬过江时,被两个水贼劫财,拼命在大冬天跳进了大江之中。也好在蒋敬会水,逃了一命。
巧的是,蒋敬又遇见了穆春。两人寻水贼报仇,杀了他们,一起去了登云山。最终之时,蒋敬成为暹罗副使,又被加封为度支盐铁使。
10、穆春
穆春虽然本事不显,但却幸存了下来,也是辞官回了揭阳镇。
当年在揭阳镇上,穆春和穆弘也是一霸。只是上梁山之时,两兄弟把家业都烧了,再加上没有了哥哥穆弘撑腰,穆春就在江州城东混西混的,再也兴不起家业,又赌钱赔的精光。这简直太真实了,穆春当年仗着哥哥的势欺负人,现在也只能受人欺负了。
直到遇见蒋敬,两人又一起去了登云山落草。最终到暹罗后,穆春成为屯田使,又被加封为工部侍郎,十分不错了。
11、黄信
黄信被封为武奕郎后,还是回了青州当统制。
在官军攻打登云山时,黄信推病不出。扈成出计让蒋敬假扮黄信,带军助阵前来的京官,里应外合破了官军。
登云山方面用计之后,也是立即派了萧让去通知黄信。但是,黄信还心存侥幸辩解,结果却是直接被问罪。
萧让得知后,连忙通知登云山,救下了黄信。最后,萧让也成为暹罗右军都督,又被加封为兵马正总管、武烈将军,封伯爵。
另外,登云山还有栾廷玉、扈成、闻焕章三人入伙,也是去了暹罗。栾廷玉是兵部尚书,扈成是兵马正总管,闻焕章是国子监祭酒兼李俊老丈人,也都是高官。
二、饮马川
12、杜兴
杜兴是李应的管家,仍是跟随李应回了李家庄。
在李应回去后,由于没了扈家庄、祝家庄,家业变得更大了。杜兴还是四处为主人打点生意,在去东京时路过登云山,遇见了孙立等人。孙立因担心京城中的乐和受到自己的牵连,让杜兴给带封信给乐和,让他见机行事。
杜兴到东京的时候,乐和听到风声早已经跑了。开封府正愁没法交差,杜兴这个倒霉鬼送上门了,当即被问罪刺配到了彰德府。
因为李应的缘故,杜兴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在彰德府。后来,因颇为照顾自己的老管营被害,杜兴与饮马川的裴宣、杨林为他报仇,上了饮马川,再聚下一批梁山幸存者。
最终之时,饮马川人马也是都去了暹罗。杜兴成为盐铁使,又被封为驿传道兼兵马都统制、武毅将军。
13、李应
李应是天罡星之列,被封为了中山府郓州都统制。半年后,李应回老家继续当了财主,财源滚滚来,但却因受杜兴牵连下狱。
在杜兴落草之后,杨林和杜兴已经商议要通知李应了。但是,还是晚了,李应已经下狱了。杜兴就回李家庄把李应家眷带到了饮马川,杨林则去救李应。
李应救李应时,又遇见了蔡庆,与他一起去救了李应,上了饮马川。裴宣和杨林敬李应英雄无敌,让他当了老大。
最终之时,李应成为暹罗度支使,掌管出入钱粮,再被朝廷加封为户部尚书。另外,南宋朝廷还重新封了五虎大将军,就是李应、王进、关胜、呼延灼、栾廷玉,还加封列侯。
14、裴宣
裴宣本就是饮马川寨主,但却是邓飞、孟康看他年长让他当了寨主,是最尴尬的一个寨主。
到征讨方腊结束后,裴宣辞官回了饮马川。这时的邓飞和孟康都已经死了,只有杨林和裴宣作伴。
到杜兴、李应上山后,裴宣让位当了老二,后又聚集了一大批人马。最终之时,裴宣为暹罗监察御史,又被加封吏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
15、杨林
杨林早年流落绿林,但与邓飞交好,曾在饮马川小住。
在辞官之后,杨林与裴宣去了饮马川。这两人身边原来有些积蓄,但很快就花光了,又开始了劫道。到遇见杜兴之后,两人助他报了仇,拉了杜兴和李应上山,杨林成了三寨主。
最终之时,杨林成为暹罗巡绰五城兵马使,又被加封为廉访使。
16、蔡庆
蔡庆在辞官之后,回了大名府为民。
不过,蔡庆一直都是刽子手,回家之后也没个正经事干。在打听到舅舅在凌州当了知州,蔡庆就去投奔了,舅舅却去升任了。
蔡庆穷的没有回家的盘缠,想要去独龙冈借点银子。此时李应已经下狱了,蔡庆恰遇见杨林去救李应,就与他一起救了牢狱中的李应,又去了饮马川。本来裴宣让蔡庆坐第三把交椅的,但他却不愿意落草离去了。
只是蔡庆下山后,他救李应之事暴露,只得又回了饮马川。最终到暹罗后,蔡庆成为刑部侍郎兼锦衣卫指挥使,掌刑罚。
17、樊瑞
樊瑞是个小法师,在辞官之后,开始云游江湖,还得异人传授了五雷正法。
当时林灵素的弟子吴京自称会法术,以小术骗人。樊瑞遇见后,教训了郭京一顿,因而被官军捉拿,就去了饮马川。后来,樊瑞成为了暹罗驱邪秉教真人,再被加封为伏魔护国真人。
18、公孙胜
公孙胜在征讨方腊前就离去了,回了二仙山紫虚宫安心修道。
在樊瑞戏耍吴京后,吴京不认识他,却以为他是公孙胜。公孙胜因此受到牵连,也是去了饮马川,后再去了暹罗。
公孙胜等人去暹罗的时候,正值暹罗大乱。叛乱一方有个头陀会妖法,逼得李俊正要自刎,公孙胜以法术赢了他。在李俊成为国主后,公孙胜被封为暹罗国师,又再施法冻死了起兵的倭兵,可谓战功赫赫。
最终之时,南宋朝廷再加封公孙胜为秉一正教通真虚寂大国师,安心在暹罗修道。
19、朱武
朱武辞官后,拜了公孙胜为师,安心修道。
在官军捉拿公孙胜时,朱武与他一起上了饮马川,又去了暹罗。
最终之时,朱武成为了暹罗军师,负责参赞帷幄。后来,南宋朝廷又加封朱武为军师中郎将,兼大理寺正卿。
20、柴进
柴进曾去方腊处卧底当驸马,担心被问罪回了老家沧州。
倒霉的是,沧州太守是高廉的兄弟高源。高廉正是当年高唐州知府,高唐州被梁山攻破后,他也被雷横斩杀。
这时高源自然要寻仇,把柴进全家扔进了大牢。戴宗得知后,立即去饮马川请来李应等人,大费周章的救下了柴进。
最终,柴进成了暹罗国丞相。后来,柴进又被南宋朝廷加封为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行暹罗国丞相事。
21、戴宗
戴宗是梁山第一个辞官的人,去了泰岳庙里出家。
在童贯会金兵破辽时,让戴宗再次当了都统制奔走传檄。到征辽结束后,戴宗因救柴进去了饮马川报信,上了饮马川。
最终之时,戴宗成为了暹罗通政使,兼观风行人司。
22、呼延灼
呼延灼在征讨方腊后,当了御营兵马指挥使,每日随驾操备。
到北宋联金灭辽后,金军又大举进攻北宋。呼延灼与儿子呼延钰、义子徐晟(徐宁儿子),一起带军抗金。但是,因为吃了败仗,只有呼延灼三人突围而出。
就在三人无处可去之时,遇见了杨林,就上了饮马川。后来,呼延灼成为了暹罗后军都督,又被封列侯。
23、朱仝
朱仝是当了保定府都统制,在保定府管军。
在呼延灼突围之后,本想去投奔朱仝。此时朱仝也是在领军抗金,把守飞虎峪,呼延灼父子去了却没找到他。
就在呼延灼三人打算去饮马川时,救了一个被金军追的逃窜的人。这个人却正是朱仝,他也是吃了败仗,匹马逃生。
眼见如此,四人只能上了饮马川。最终之时,朱仝成为暹罗中军都督,再被封兵马正总管、武烈将军,封伯爵。
24、燕青
燕青在班师回朝之时,带着一担珠宝离去,不知所踪。
实际上,燕青就在京城。卢俊义有个姐妹的儿子,自称为卢二员外,在京城开了个铺子,燕青就投奔了他。后来,北宋京城已经濒临灭亡,卢二员外也身死,燕青还是照看着卢家。
很快地,北宋又灭亡了。燕青在这期间遇见了杨林,曾入金营为徽钦二帝献青子百枚、黄柑十颗,又花重金赎回了卢二员外的夫人和小姐,还智救了关胜,十分传奇。
到去暹罗后,燕青成为了暹罗上柱国。后来,燕青等人护送被困的宋高宗回朝,在临安遇见卖唱的李师师,但十分看不起她继续卖笑,就回了暹罗,娶了卢二员外的小姐。
最终之时,朝廷又再加封燕青为太子少师,封文成侯,特赐金印一枚。
25、关胜
关胜是当了大名府正兵马总管,负责操练军马。
在金军灭亡北宋后,扶植刘豫豫建立了伪齐,称霸河北。关胜十分不忿,要辞职回归故乡,并怼了刘豫一番。刘豫大怒,下令将关胜斩首,幸被燕青以所得金朝官员照验的木夹所救。
最终,关胜也到了暹罗,成为前军都督,再封列侯。
26、宋清
宋清是宋江的弟弟,他没有当官,而是回了老家务农。
在北宋灭亡后,有个叫曾世雄的投了金军,当了郓城团练。这个曾世雄是曾头市曾涂的儿子,焚烧了宋家庄,将宋清捉拿到了郓城牢狱,又被抓到了济州金军大营。
幸运的是,宋清被燕青等人救下了,后来成为了暹罗光禄寺正卿。
27、皇甫端
皇甫端没有参与征讨方腊之战,当了御马监大使。
在汴梁被破后,皇甫端也被金军捉拿了。因为皇甫端会医马,被留在了金军大营,后来也是被燕青等人带出金营。
最终之时,皇甫端成为了暹罗御马监,又被南宋朝廷封为大仆寺正卿。
28、凌振
凌振是宋朝的第一个炮手,在火药局御营任用。
任凌振火炮再厉害,也是挽救不了宋朝的灭亡。在当时各路大军都是惨败,凌振的大军兵败后投了王进。王进就是史进的师父,逃到老种经略相公处后因功当了兵马指挥使,但此时也是惨败。
巧的是,王近遇见了燕青,就与凌振一起加入了饮马川势力。最终之时,凌振到暹罗还是火药局总管,王进则为都知兵马使。
饮马川这些人与金军打过几场,但也是寡不敌众。穷途末路之下,饮马川人马去了登云山,但还是大势已去,又在安道全的建议下去投了暹罗李俊。
三、暹罗势力
29、乐和
乐和也是没有参与征讨方腊,被王都尉留在了府中唱曲。
在孙立上登云山落草时,乐和见机的快,立即跑了。这一路上,乐和先救花荣、秦明的遗孀,再救被官府擒拿的李俊,惩罚恶霸,再建议李俊去了海外。
正是乐和的建议,为李俊在暹罗取的了基业。到海外后,乐和也是屡出奇计,李俊势力在暹罗立足渐稳。因此,乐和为李俊称王的第一功臣,被封为暹罗参知政事,兼大将军长史。
其实,就是把水浒传中费保的功劳给了乐和。在后传中,聪明睿智的费保智商堪忧。当时常州太守在城中设花灯骗李俊等人进城,童威、童猛觉得有问题,劝说李俊不成,就在城门口接应。其余五人进城后,一直玩到二更,倪云、高青又劝说回去,李俊、费保、狄成三人还是饮酒不动。最终,李俊、费保、狄成三人被官差擒拿,一步一棍的打出去。整个过程,费保毫无表现。
30、李俊
李俊在班师回朝之时,装病带着童威、童猛离去。
在初时,李俊、童家兄弟、太湖四杰在太湖逍遥。因贪官渔霸压迫,李俊等人惩罚了丁自燮,但却被他勾结太守而擒拿。幸亏童家兄弟遇到乐和,他以智计救下了李俊,又指点他去了海外。
到海外后,李俊自称征东大元帅,打下金鳌岛,有了一片基业。后来,登云山、饮马川人马前来相投,帮助李俊平了内乱,他被封为暹罗国主,奉宋朝为正朔。
等宋高宗赵构被困海外时,李俊派人救下了他,并让人护送他回朝。赵构回去后,派人册立李俊为暹罗王,子孙世袭。从此,暹罗成为南宋的附属国,年年进献,与南宋共存亡。
31—32、童威、童猛
童威、童猛是李俊的跟班,跟随他一起去了太湖。
在去暹罗之后,童家兄弟也是有夺金鳌岛的大功。后来,童威、童猛被封为了水军左右正总管、武卫将军,相比于他们的功劳并不大。
其实,前期暹罗大业成就者只有九人,分别是李俊、乐和、童威、童猛、太湖四杰、花逢春(花荣儿子)。不过,后期的大官基本都给了后来的那些梁山中人了,他们这些从龙之臣才是真正该封侯的。
总之,这就是去暹罗的三十二人,都是极其荣耀。而且除公孙胜、樊瑞、朱武外,李俊还为他们选择了暹罗大户之女为妻,都有了后代,世代显耀。
四、武松
33、武松
最后还有一个幸存者,是武松。
武松在征讨方腊之时断了一臂,就留在了杭州六和寺出家。
呼延灼等人送赵构回临安时,前去六和寺看望武松,邀他前去暹罗共享富贵。不过,武松拒绝了,他在六和寺习惯了,只想在这里守着鲁智深的骨塔、林冲的坟墓,自己死后也要留在这里。
后来,南宋册封暹罗等人时,也册封了那些去世的人。在临安城中,朝廷也建造了一座大相国寺,请武松做了国师,也是完美。
这就是《水浒后传》中,梁山三十三个幸存者的结局,可谓是最完美的结局。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隐藏的结局。登云山、饮马川的人并没有去暹罗当官,穆春、蔡庆、邹润等人,估计也就是那落魄的生活;呼延灼因败仗身死,关胜也确实是被斩杀的结局;还有乐和,水浒中说他在驸马王都尉府中尽老清闲,终身快乐,但是北宋都灭亡了,他又怎么能在王都尉府中快乐。而真正善终的,也只有水浒中交待去了海外的李俊、童威、童猛了。百万者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