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了,不知道关注玉石市场的朋友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年春节前,市场上能挑的好料子不多,好的籽料、顶级白玉、精品挂件可选余地很小;不过等到春节结束,市场上突然就“活”了起来,各种精品料子纷纷亮相。这种“年后上新”的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玉石市场多年来的惯例。这一个小细节究竟藏着怎样的门道?是人们的消费习惯影响了市场,还是玉商们在刻意“憋货”?今天大叔就和您聊聊这个话题。

其实在和田玉行业基本遵循着“年前收账,年后出货”的习惯,这里面也有讲究。一般情况下,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大家都有“过年买新”的习俗。中国大部分公司的年终奖都会在春节前发放,因此这个时间段人们手里都有点闲钱,也愿意花钱买点好东西,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和田玉作为一种传统的吉祥物,自然也成了大家的首选。春节过后,天气逐渐转暖,人们也开始走出家门,逛街购物。这时候,玉器市场的人气也开始回升,商家们自然也愿意在这个时候推出新品,吸引顾客。

而在春节前,一般玉雕工作室、玉商、原料商都会进入“收账模式”。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投入了大量资金采购原料、请玉雕师雕刻、年底也需要支付下一年的房租水电,这些资金并不是随时都能回笼的,很多是压在货上的。到了春节前商家的精力更关心的不是卖玉,而是把之前的赊账、欠款结算清楚,账目全部理顺,好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充裕的资金去采购更好的料子。因此这个节点即使有好货,他们也不会轻易拿出来卖,而是会等到年后市场回暖、资金流动性更强的时候再出手。
2、春节消费心理:买玉的不如买年货
刚才和玉大叔不是说到过年发年终奖,那么应该客户手里有钱才对呀,其实根据多年的经验,大家的消费重点主要集中在年货、礼品和各种节庆开销上,真正愿意花大价钱买玉的人相对较少。毕竟和田玉不像黄金、房产那样具有“刚性需求”,更多的是一种收藏品甚至是奢侈品,买玉的人往往是等自己手头宽裕了,才会考虑入手。春节前市场整体需求下降,价格也不会很好,因此商家也不会急于出货。
3、原料稀缺,年前“没好料”
到了年底,新疆的冬季已经进入严寒期,和田玉的主要产地——玉龙喀什河早已封冻,籽料的采挖几乎停滞。山料矿区的部分非疆籍工人陆续返乡,山料的开采也基本暂停。市场上的优质原料供应减少,年前的市场上真正的好玉几乎没有新货。因此玉商为了维持市场热度,可能会拿出一些存货,这个时候买玉可能会因为资金回笼的需要有比较好的折扣,但实话讲,真正的精品,同行更愿意留到年后再卖。一些收藏级的买家,往往会在年后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玉商们深知这一点,所以会把一些顶级料子留到年后再放出来,以匹配高端市场的需求。
4、价格调整,新一年的行情定价和田玉的价格,每年基本都会调整一次,而这个调整时间,往往就发生在春节后。年后市场的价格变化,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原料成本:如果上一年的籽料、山料价格上涨,新的一年成品的价格也会跟着提升。
市场需求:如果年后市场购买力强,商家会适当抬高价格;如果需求一般,价格则会相对稳定。

行业风向:有时候,市场会因为某种风格、某种题材的玉雕作品走红,而影响整体行情。例如,某一年“红皮白肉”成为热门,带皮的籽料价格就会疯涨。
年后的市场,往往是玉商们重新定价的时机,他们会观察市场的反应,然后决定是涨价还是维持原价,但大部分情况下新货都是要稍微涨一下的。
5、如何把握春节后的“淘玉黄金期”?既然春节后是市场上新的好货集中上市的时期,作为玉石爱好者,该如何抓住这个黄金窗口呢?和玉大叔给大家几点建议:

关注市场动态,多看少动年后的市场变化较快,一些特别的新货层出不穷,不要着急下手,先看看市场的整体风向,了解当前主流趋势,再决定入手。

关注精品,避开“年后涨价陷阱”年后很多商家会借机涨价,但并非所有玉石都值得高价购买。除非是对特定题材特别感兴趣,比如说每一年当年的生肖件就会在年后集中爆发供货,初始报价不会便宜,这类货品可能会在下半年有个很明显的打折降价,因此对于一些普通料子,可以等市场稳定后再考虑入手。

学会“捡漏”,关注工作室和玉雕师的库存有些玉雕师和玉器工作室,过完年可能想讨个开门红的好彩头,会在年后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出手一些库存。这个时候如果你对玉石行情足够了解,反而有机会捡到一些高性价比的好料子,要注意这种捡漏一般只有玉雕工作室才有,因为玉商基本已经提前把货铺出去了,一定要搞清楚。

和田玉市场的“春节定律”,并不是偶然,而是行业供需关系、消费心理、原料供应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给咱们的启示也非常简单,买玉最重要的不是抢时间,而是看品质。 与其在年前市场低迷时随便入手,不如等到年后,市场回暖、精品亮相时再精挑细选,
毕竟,一块真正的好玉,永远值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