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贸易摩擦将会影响全球经济。
4月17日据外媒报道,特朗普在关税战的打法上似乎换方法了,突然发声表示中美之间贸易战最晚下月结束,可是“话音刚落”,转头向其他国家施压,不许购买中国的商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特朗普的“包围中国”计划
4月初,特朗普使出对等关税这样的政策,在国际上引起不小轰动,尤其是中美之间的关系变的更加紧张。可是在4月17日,特朗普却突然发声,表示希望两个国家能够达成一个很好的协议,中美之间的关税战最快下个月结束。
原本以为,关税战就要结束了,没想到特朗普突然换“打法”,彭博社在4月17日也做出相关报道,特朗普似乎正准备向其他国家进行施压,目的就是“包围中国”,限制周边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贸易。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宣称,希望与日本、欧盟等经济盟友联手,共同限制中国商品流通。不过,这一计划从提出之初就面临多重挑战。
日本作为首个与美国展开关税谈判的国家,成为观察这一策略的风向标。
2025年4月的首轮谈判中,特朗普临时决定亲自出席,试图通过“总统坐镇”向日本施压。美方提出削减贸易逆差、扩大美国农产品准入、增加驻日美军费用分摊等要求,但日方态度谨慎。
日本首相石破茂直言称零和博弈的谈判永远不会成为典范,与此同时,欧盟也明确表示不愿配合美国孤立中国。西班牙经济部长库尔波公开反驳美方警告,称与中国保持关系至关重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尖锐指出,特朗普政府频繁撕毁国际协议、随意调整关税的作风,已让美国丧失国际信誉。除非盟友相信美国会遵守承诺,否则没人愿意冒险得罪中国。
彭博社以加拿大为例,此前加拿大为讨好美国,主动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但特朗普转头就对加拿大钢铝产品征税。这种翻脸不认人的操作,让其他国家意识到,配合美国打压中国未必能换来实际利益。
中国目前是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全球供应链早已深度交织。强行要求盟友减少对华贸易,无异于要求他们“自断经脉”。
韩国《韩民族日报》指出,中国已是韩国最大出口市场,若配合美国限制对华贸易,韩国企业将首当其冲。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专家辛茨则分析,美国同时与多国爆发贸易争端,而中国仅需应对美国一家,优势显而易见。
盟友的两难
面对美国的威逼利诱,各国不得不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这种“走钢丝”般的策略,既考验外交智慧,也暴露了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层矛盾。
在日美谈判中,日本表面放低姿态,实则坚守核心利益。对于美国要求扩大汽车进口、取消农产品壁垒等诉求,日方以“需谨慎处理细节”为由拖延,在食品安全和防卫费分摊问题上,则直接划出红线。
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警告称若抛弃自由贸易原则讨好美国,日本未来将难以为继。这种“软抵抗”策略,反映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
欧盟虽与美国存在传统盟友关系,但在贸易问题上始终强调战略自主。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直言,欧盟若加入对华贸易战,自身供应链将遭受重创,且可能再次沦为美国关税打击对象。
因此,欧盟选择与中国保持合作,同时通过WTO机制起诉美国单边关税。这种“不选边站”的姿态,实为在全球化撕裂中求存的无奈之举。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在赴美谈判前公开表态称,切断与中国的商业联系是愚蠢的。2025年初,英国企业通过与中国合作获得6亿英镑收益,这一现实利益让英国更倾向于经济优先策略。即便面临美国压力,英国仍坚持必须与中国接触,凸显了经济利益对政治决策的驱动作用。
全球贸易战的“连锁反应”
可以看出特朗普的“二级关税”策略不仅未能孤立中国,反而引发全球经济动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5年4月预测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增长率或因贸易战持续下调。
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的行为,导致全球制造业成本飙升。日本汽车业因25%的额外关税陷入困境,墨西哥则面临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转口贸易的严格限制。彭博社分析,这种“无差别攻击”让各国企业不得不重新评估供应链布局,反而加速了区域化生产的趋势。
贸易战加剧了各国对美元霸权的不满,印度、东盟国家纷纷探索本币结算机制,欧盟也推动欧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这种去中心化”趋势,正在动摇二战以来的全球经济秩序。
面对美国围堵,中国采取“精准反制+多边合作”组合拳,一方面,对等加征关税捍卫自身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与其他国家合作。
对于关税上的单边霸凌行为,外交部发言人早在4月10日就做出相关的回应,不接受美国的施压和威胁,如果想要沟通就拿出态度,而不是将中美之间的利益弃之不顾,要是执意进行关税战,中国也是要奉陪到底,在这场关税摩擦里面,中国的态度是非常坚定。
特朗普的“新打法”暴露了美国在全球化时代的战略焦虑,既想遏制中国崛起,又无力独自承担贸易战的代价。但这种强迫盟友选边站队、滥用关税武器的做法,反而让美国陷入“失道寡助”的困境。
当多数国家选择经济理性而非政治站队时,美国试图构建的对华包围圈,或许注定是一场无人喝彩的独角戏。未来的贸易秩序,必将建立在多边合作与规则共识之上,而这恰恰是美国当前策略中最为缺失的一环。
主要信源
想得挺美!特朗普威胁他国别买中国货——观察者网2025-04-18
美日首轮谈判暴露美方焦虑情绪——经济日报2025-04-22
尊重平等磋商解决分歧,绝不接受牺牲中方利益,中方呼吁共同抵制单边霸凌——环球网2025-04-22
特朗普突然发声:中美关税战最快下个月结束——新浪财经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