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作为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源,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博汇化工作为曾经的“石油大亨”,也面临倒闭情况。
尤其是在2024年被追缴4.8亿税款之后,公司高管出现集体跑路情况,如此大的企业出现问题,没办法,国资花费6.8亿接下。
博汇化工究竟是怎样从巅峰跌落谷底的,公司高层为何集体跑路,究竟发生了什么?
政策风口下起飞
博汇化工作为一个石油行业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里面也是备受关注,只是没有想到,却出现了跌落谷底的情况,要知道在刚开始的时候,博汇化工的发展也是比较传奇,尤其是创始人金碧华和夏亚萍夫妇。
时间还要从1984年说起,当时的金碧华成为了当地五金冲件等一些制造业厂子的厂长,在当时那个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不断呼啸,很多人也因此改变了生活,金碧华作为当时的厂长,在周边的影响还是比较大。
因为铁饭碗是当时很多人羡慕的存在,只是没有想到,随后的金碧华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那就是放弃安稳的工作,将目光瞄向“创业”,刚开始的时候,金碧华只是将一个圆珠笔厂收入囊中。
开始倒卖文具,事业也是“蒸蒸日上”,创业让金碧华吃到了一些红利,时间很快来到了2005年,当时的金碧华和夏亚萍夫妇已经有了新目标,想要跨行尝试石油行业,要知道在当时这样的跨越是非常大。
好在有着国家的相关政策“保驾护航”,很多民营企业也开始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36条”,让金碧华和夏亚萍夫妇看到了未来的方向,于是,博汇化工就这样出现了,有着之前经营的经验,金碧华在不断的学习也让公司在行业当中崭露头角。
很快金碧华和夏亚萍夫妇就迎来了一个新转机,这时候已经是2011年,当时的国家为了更好的发展能源领域,推出了“消费税退税政策”,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这些在政策内的民营企业,如果消耗一顿燃料油,那么就会收到政府返还的17%消费税。
也就是说在消费的同时还能退钱,面对这样的好政策,博汇化工处于风口,也开始了“起飞”,在享受待遇的同时,博汇化工也开始了不断创新,将企业做大做强,甚至在2020年6月份,真是的在深交所上市。
之后短短三年的时间,收入就呈现飞跃的增长,从原本的9.72亿暴涨了将近三倍,达到了29.65亿的营收,原本以为,博汇化工之后还能继续向前,争取突破30亿大关,只是没有想到,却出现了已经是“昙花一现”。
被追缴4.8亿税款申诉失败后
2024年,博汇股份发出相关的通告,表示目前出现了经营上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生产装置出现停产,在公告里面也表明,和税务部门的要求有着一定关系,甚至出现了少缴纳消费税的风险,可是博汇股份在消费税的问题上和相关部门有着分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和2023年出现的新政策有着很大关系,新政策将部分成品油消费税退税进行了调整,对于公告上的很多材质不再进行税收的调整,其中就包含了“重芳烃”,要知道博汇化工对于“重芳烃衍生品”和“重芳烃”之间的划分有着不同意见。
并且之前几年,博汇化工的部分重要收入来源就是来自于消费税,从2023年利润仅仅只达到了27.78亿元,也就是说在2023年的时候整个企业已经出现了亏损情况,受到消费税的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出现大幅度缩水。
在政策改变之后,博汇化工被要求申报交税4.8亿元,并且具体要求是在2024年8月9日发布的,要求尽快缴纳,一时之间这家企业也受到了很多网络上的关注,到2024年9月份,博汇股份负载率急速飙升甚至达到了75.64%。
这时候金碧华夫妇已经想好了要脱身,于是开始“套现”,在众多企业里面,选择了无锡国资接手,向其转让了13.06%的股份,套现了2.6亿。
国资6.8亿入局!
一些其他高层也开始纷纷“套现”跑路,其中文魁集团也是掌握了大量的股份,为了套现,甚至用协议转让的方式,变更了股权,股东变成了无锡惠山原鑫曦望产业,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发生变化。
变成了无锡市惠山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原来是国资用6.8亿成功入局,开始收拾“烂摊子”,国资的入局也是想要改变企业的危机现状,国资主要就是想要发挥一些升级转型的作用,在帮助公司实现转型和成长的同时帮助其走的更加长远。
在2024年8月份,博汇股份可谓是生存大挑战,不仅面对一些税务问题,甚至就连生产线也面临停线挑战,不过在2024年8月,博汇股份也有着相关的计划,当时是想着在8月底前进行复工,后续国资入场。
相信在未来,企业的发展也会有着不一样的变化,不过一个企业的运营想要长久的发展下去,不仅是需要迎合政策的发展,甚至是创新和规划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企业的领导人,做出的相关决策也是非常重要。
不能是在出现问题之后,高层选择离开,这样的情况对很多人来讲都是难以接受的,不过相信企业在国资手中也能够继续发展下去。
博汇化工的兴衰令人唏嘘!政策红利曾助其腾飞,税改风波却让巨头瞬间崩塌。高管套现离场、国资6.8亿接盘……这背后是企业战略的失误,还是政策环境的无常?
你认为民营企业该如何平衡政策红利与风险?国资入场能否真正扭转困局?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一起探讨“政策与资本”的博弈之道!
主要信源
申报缴税4.8亿元!博汇股份:力争8月底前复工复产——环球网财经2024-08-12
博汇股份停产引缴税争议背后:多年大额退税“支撑”企业盈利 4月底决定豪掷数亿元理财——每日经济新闻2024-06-20
博汇股份业绩承压两年亏4.38亿 无锡国资6.8亿入主促产业转型——新浪财经2025-02-12
博汇股份谋划易主背后:税收政策变动致经营环境急转直下 两年亏损超4亿资产负债率大幅攀升——新浪财经2025-02-05
好端端的一个企业,被搞成这样结局。做企业很难。
懂的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