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一奇才借钱从不花,放箱子里到期便还,用此套路攒下亿万身家

爱影视的爱啊 2025-02-21 09:57:30

清末民初,宁波商帮在上海崭露头角,逐渐崛起。在尔虞我诈的十里洋场中,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以“点石成金”的能力和创新的商业手段闻名。

他精通广告宣传,善于把握商机,虽无政治背景或帮会支持,却在上海滩拼搏四十多年,创造了多个商业传奇。

虽然如此,但他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经营方式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尤其是他用借钱攒着不花,到期便归还的方式,攒下了亿万财富。

那么他是谁?他是如何成为商界传奇人物?他又经历了什么?

靠卖眼药赚得第一桶金

黄楚九,字楚九,1872年出生于余姚县。他的父亲黄俞林是著名的眼科医生,家族世代从医。母亲贡氏也学习了不少眼科知识。黄楚九自小受家庭影响,学习中医眼科,6岁开始读书。

1887年父亲去世后,黄楚九与母亲迁至上海,母亲在城隍庙附近开设医药摊生计。黄楚九在清心书院读书,寒暑假帮助母亲卖眼药,结交了许多朋友。母子因医术高明,逐渐在上海建立了口碑。黄楚九还自研了“百灵剂膏”戒烟药,生意十分红火。

赚取了一笔钱后,黄楚九在县城开设了“颐寿室”眼科诊所,并挂上黄宗羲与父亲的画像,作为吸引顾客的广告。

在行医过程中,他注意到西药疗效迅速且方便使用,上海的西医诊所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富人和官绅开始信任西医。因此,黄楚九决定涉足西药行业,但资金却是个问题。

一天,黄楚九到张家小妾家中,提出借款300元,并承诺10天内连本带利还清。小妾相信黄楚九的信誉,同意借款。黄楚九将钱锁在抽屉里也不用,9天后按时还款,令小妾十分高兴,她表示以后可以继续借钱给他。

几天后,黄楚九再次借款1000元,再次如期还清,增加了小妾的信任。随着借款次数增多,小妾对他完全信任。当黄楚九再次请求借5000元时,小妾毫不犹豫地答应,并要求每月支付利息,随时可以归还。

在20世纪初,5000元是巨额财富,这笔钱为黄楚九的下一步计划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1891年,黄楚九将母子多年行医积蓄投入,并用借得5000元,将“颐寿室”迁至法租界大马路,改名为“中法大药房”,开始经营西药。

10余年里,药房营业额逐年增长,搬迁至英租界三马路,成为上海西药行业的领先企业,并开设了多个分店。为了提升顾客信任,黄楚九花重金办了一本葡萄牙护照,并在药房的信笺和票据上标明“葡籍”,证明所售西药为正宗进口货。

艾罗补脑汁传奇

20世纪初,黄楚九创制了“艾罗补脑汁”这一口服药,成为中法大药房的明星产品。黄楚九从药剂师吴智仁手中购买了一张普通的安神健脑处方,并经过调整和改良,加入咖啡因提神和糖粉提升口感。经过多次试验,他发现该药效果显著且具有成瘾性,适合作为长期产品推向市场。

为了迎合当时崇洋的心理,黄楚九将药名洋化为“艾罗补脑汁”,并虚构了“艾罗博士”的形象,瓶贴上标明“Dr. T.C. Yale”,借此增加药品的可信度。通过在上海的各大报纸上投放广告,并采用创新的开瓶即服方式,药品迅速走红,成为畅销产品。

“艾罗补脑汁”不但在中国各大城市畅销,还远销香港和东南亚,黄楚九通过此药品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成为医药界的成功人士。

好景不长,日商东亚公司对黄楚九的“人丹”提出侵权诉讼,并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停产。经过长达10年的官司,最终法院判决黄楚九胜诉,使其成为中国第一个与外商打官司并获胜的国货品牌。

中国“人丹”斗日本“仁丹”

1909年,日本的“仁丹”开始在中国市场流行。黄楚九获得了一张“诸葛行军散”的古方,并结合自己的祖传《七十二症方》研制了一种与“仁丹”相似的小粒药丸,命名为“人丹”。他创办了龙虎公司,采用“中华出产”“完全国货”标语,反击日货“仁丹”,并通过广告宣传扩大影响。

黄楚九在铁路、码头等地投放大幅广告,并雇用专人穿着广告衫进行宣传,口号为“旅行不可不备,居家不可不备,急救之大王”。此举成功吸引了大量顾客。但日商东亚公司控告“龙虎人丹”侵权,要求停止生产。黄楚九聘请大律师与日商对簿公堂,并将案件上诉至北洋政府最高法院。

在五四运动的背景下,法院最终裁定“人丹”与“仁丹”无关,允许两者在市场上同时销售。日商提出高价买断“人丹”生产权,但黄楚九拒绝。经过10年的官司,黄楚九花费了10万元,但他认为这一战胜使国人重新获得了信心,成为“中华反日货第一人”。

黄楚九的“黄氏医药集团”在鼎盛时期拥有21个医药和工商企业,并在上海新药工会、红十字会等担任重要职务,成为宁波帮的关键人物,实力堪比虞洽卿。

涉足娱乐业,创办“大世界”

黄楚九于1912年开始投资娱乐业,先是与合伙人在二马路开设“新新舞台”,演出京剧和文明戏。

次年,他与“地皮大王”经润三合作,在上海开设了“楼外楼”屋顶花园,成为上海第一家综合游乐场。由于屋顶可俯瞰上海风景,加上丰富的节目和休闲设施,“楼外楼”迅速吸引了大量游客。

随着生意的成功,黄楚九与经润三共同成立“新业公司”,在西藏路建造了更大规模的游乐场,设有滑冰场、电影院、各种戏剧演出和餐饮区。

1915年,黄楚九推出了“新世界”游乐场,并担任经理。但在1916年,经润三猝死后,黄楚九与遗孀汪国贞发生矛盾,最终退出了合作。

黄楚九随后创办了更大规模的“大世界”游乐场,在法租界爱多亚路设立,占地9.8亩,1917年开工并在7月完工。

大世界凭借其创新的娱乐项目和丰富的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为了宣传,他在上海各大报纸上投放广告,并在开幕式上邀请法国领事共同剪彩,吸引了2万余人参加。

“大世界”开设了多种娱乐项目,门票便宜,吸引了大量市民。黄楚九还发行了《大世界》小报,成为娱乐业的先驱。1925年,他还支持五卅惨案后反帝运动,将门票收入捐赠给罢工工人。

1928年,黄楚九对大世界进行了改造,扩展为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游乐场,设有60多项文娱项目。大世界不但成为上海的文化地标,还吸引了许多名演员前来演出。由于有流氓捣乱,黄楚九通过与青帮大亨黄金荣合作,确保大世界的安全。

黯然退场

黄楚九不但在娱乐业取得成功,还扩展到房地产和金融业。1921年,他投资50万元开设“日夜银行”,提供高利息并赠送大世界门票,吸引了大量储户。他利用这些存款扩展大世界,并投资其他实业。银行业务成功后,黄楚九又开设了两家分行,并创办了“上海日夜物券交易所”进行股票交易。

在房地产方面,黄楚九创办了三星房地产公司,购买了大量土地并建造了数百栋楼房。他还开设了多家商业店铺,如茶叶店、糖果店等,成为上海商界的重要人物。

此外,黄楚九还投资创办了福昌烟草公司,推出了“小囡”牌香烟,通过创新广告成功吸引消费者。他的广告手法巧妙,甚至在香烟包装内加入奖品,极大提升了销量。

随着20世纪20年代末的全球经济危机,黄楚九的产业开始面临困境。日夜银行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危机,最终在1931年宣布倒闭。

与此同时,黄楚九的健康状况恶化,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59岁。他的企业迅速崩溃,债务高达400万元,最后的财产仅够抵债。

大世界最终被黄金荣收购并更名为“上海荣记大世界”。黄楚九的商界经历,虽然充满辉煌,但也充满了教训,成为海上宁波帮的宝贵财富。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