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五本应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但广州19岁大学生张钰臻的父母却永远失去了女儿。

湖北大学3月21日通报显示:
该生于3月14日傍晚离校后失联,校方在四天后(3月18日)得知情况并报警,最终在江中发现遗体,初步排除他杀可能。

不过对于学校的这份通报,死者的母亲赵女士并不认可。
尤其是通报中学校特别强调了“排除案件”的结论,无疑是将责任撇到女儿自身的问题上。

在刚开始接到学校电话得知女儿失踪三天时,赵女士差点没晕过去。
不过她还是强压着心中的恐慌,连夜赶往湖北大学阳逻校区奔。

对于湖北大学阳逻校区来说,大一新生集体住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平时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
可在这起事件中,张同学失踪三天后才通知家长,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问个明白。
按校方的说法,张钰臻是周六离校的,平时大学生周末不在校也不算稀奇,但蹊跷的是周一人没回来,愣是拖到周二才联系家属,这其中的原因令人揪心。

就在赵女士一家心急如焚时,关键线索出现了——张钰臻的羽绒服和挎包被环卫工人在湖边发现。
15号捡到时以为是谁落下的,等两天见没人认领才察觉不对,辗转送到社区又转交学校。
看到这些物品的校方这才惊觉事态严重,18号才慌忙通知家属。

或许是学校的态度以及做法让赵女士无法接受。
情绪失控的她在宾馆里用力攥着U型锁,工作人员连忙劝阻安抚。
可当妈的哪听得进“等调查结果”这些话。

其实大伙都心知肚明,有消息称环卫工15号就捡到孩子的随身物品,愣是兜转三天才送到学校。
校方18号通知家属时,湖边警戒线都拉起来了。
这些要命的时间差搁谁身上都得疯,但眼下最要紧的是把考勤漏洞、查寝记录这些关键环节捋清楚。

最后湖北大学官微的操作也透着古怪,通报写得四平八稳,评论区却关得死死的。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防着舆论炸锅。
要我说,与其藏着掖着,不如把辅导员值班表、宿舍监控这些实打实的证据晾出来,总好过让家长攥着女儿遗物干熬着。

说实话,19岁正是最鲜活的年纪,但这个叫张钰臻的姑娘却永远停在了冰冷的湖水里。
我特别心疼那些早出晚归泡图书馆的孩子。
他们看起来乖巧懂事,可那些独自穿越校园的脚步声里,藏着多少说不出口的孤独?
就像报道里说的,和室友不同专业、没共同话题,白天坐在教室像孤岛,晚上回到宿舍还要面对沉默的空气。
这种钝刀子割肉般的煎熬,真不是谁都能扛得住的。

家长们总说"再坚持四年就熬出头了"。
可这四年里的日日夜夜,谁来给这些孩子搭把手?
那天看到张钰臻妈妈跪在地上哭的视频,我忽然想起自己表妹。
她去年考上985后突然暴瘦二十斤,有天半夜哭着给我发消息:"姐,我每天在图书馆待到闭馆,只是害怕回宿舍。"
原来她们宿舍六个人五个专业,连吃饭都凑不到一块。

现在好多家长还觉得心理问题就是矫情。
可孩子们不是铁打的啊!他们会在朋友圈发笑脸,会在视频里报平安,但那些深夜躲在被窝里的眼泪,那些在湖边徘徊的脚步声,早就该被我们听见。
与其等悲剧发生后再捶胸顿足,不如现在就去看看孩子的眼睛——那里面可能正下着倾盆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