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尽头是丁尼帕(潮汕话:做文胸)。
每每刷到这样的视频,会笑到前胸贴后背。
然而,在独处思考时,我总会想起自己身披长衫,却仍守在家里郁郁不得志。
确实,正值青年,我本该热血沸腾,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努力奋斗。
只是经历过社会和职场的毒打,心中燃烧的焰火,已然黯淡微弱。
又想到广州外卖员超额的新闻,我发觉身边的青年大都一样,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为生存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生计。
“一切烦闷都起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中说道。
闲来无事,其实算是无业游民,便抱着对“救命稻草”的期待,读完此书。
而令我茅塞顿开的,对人生也有了新的信条和方向,莫过于书中的这篇文章《谈现实与立志》。
“在学校肄业时代,多数人都受经济的压迫;到毕业以后,每个人都有失业的恐慌。
虽然又一副热心肠要替社会做一番事业,社会总是不给你一个机会。
纵然有了机会,社会积弊太深,你也往往觉得无从下手,有‘独木难支大厦’之感。”
先生似乎把青年从学校到社会过程中的全部烦闷情绪,都一一道破。
而我正处于失业的状态,烦闷心情难以言表。
只能每天吐槽和埋怨世道的不公,就业环境的恶劣。
但这种心理究竟是怯懦懒怠的表现。
把一切责任和过错,都归咎于环境,来回避现实。
按照先生的说法,就是“犹如中国民族现在不能自拔于贫弱,一味委过于外国的富强一样,都是懦夫的举动。”
我就是先生笔下的懦夫呀,缺乏自信力和奋斗的决心。
为了骂醒我,先生举了沈从文的例子。
其小兵出身,但有自信力和决心。他在誊写公文之暇看书写作,孜孜不辍,现在已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小说家。
还有匡互生先生为立达学园牺牲性命的事例。
并且从中得出一个观点:“个人不放弃他得自信力和奋斗的决心,脚踏实地做下去,前途绝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黑暗。”
先生的话振聋发聩!
归结成一句话:“人总要有志气”。
当然,所谓的志气,不仅是青年心中的愿望。
通俗点说,一个小孩子说他将来要做大总统,一个乞丐说他将来成了大阔佬以后要砍他仇人的脑袋,完全不思量达到这种目的的方法和步骤如何。
这种志气或者说愿望,便是一种狂妄的妄想。
先生在文中也详细阐述了“志”应该兼含“意志”和“目的”二义。
认清“目的”和达到“目的”的路,并且下坚忍不拔的“决心”向那条路走去,不达目的不止,这才是“立志”的真正定义。
而我之所以缺乏自信力和奋斗的决心。
就是把妄想认为是志向,期望在辽远的未来望出一个黄金时代,然后选择躺平,一边埋怨所处的环境恶劣,一边又等待着奇迹降临。
庆幸的是,先生不单单是骂醒了我,还给出了一剂良方“三此主义”:此身、此时、此地。
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让此身(自己)去做,不推诿给旁人。
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再做。
三、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种环境去做。
三此主义,也可用一言蔽之,就是“从现世修来世”。
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说太多话,想太多事,还不如实地践行。
所谓的烦闷,都是空想导致的,你不去践行,怎能知道环境不行呢?
正如那些应聘外卖员的高材生,正是换另外一种方式,去践行自己的理想。
只有度过现在的难处,或许未来就会迎来光明,不是吗?
感觉自己浑身又充满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