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比如:胡子

老胡随笔 2024-04-08 00:30:31

每次我去理发店理发,临末总会被问:爷叔,侬胡子刮伐?

胡子不是一天长成的,你中有我她没有。胡子,别称:胡须。泛指生长于男性上唇、下巴、面颊、两腮或脖子上的“须”。往直白里说,就是指长在嘴边周遭的毛毛,此乃造物主赐予咱爷们的礼物!

嘴边无毛,办事不牢?要想日子过得爽,下巴就得长点草。胡子,是男人的标配,只要正常发育,到了一定年龄,雄性激素分泌逐渐旺盛,一般都会在嘴边长出胡子。似同你的手机,出厂就是这个系统,源码合成,除非修改设置。如舞蹈家某星就是一例,出来的时候好好的,眼睛一眨,爷们变娘们,回不去了?!

在我国古代,男子大多有蓄须的习惯,被认为是男子汉力量的象征: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这叫担当。孝道中有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于是,男子汉留胡子成了天经地义义不容辞匹夫有责责无旁贷的“孝道”。甚至在古代许多民族中,去除胡须则被视为一种可耻的惩罚。

市井俚语:十个秃子九个富,十个胡子十个骚!与人品无关,与精力相关。胡子是哥们的骄傲,是男人们的专利,但你得有天赋才行。也就是说,胡子的生长区得合适,如同黄金分割率,刚刚好,看上去才美。倘若生得像杂草,又稀又软,甚至挂在口角两边,像标点里的逗号,既不能悄然而起,也不够飘然欲仙,那么,只能归属小鲜肉序列。缺点:太年轻。

长的胡子,也有样式。有的美得性感,有的丑得出气。常在抗日剧中看到挂在鼻子下“一小撮”的那种人,美其名曰:仁丹胡。不但没有时尚可言,反而充满了邪恶、狡诈。孔子不喜欢,孟子不喜欢,老子更不喜欢!用《亮剑》中李云龙的话来说:他娘的,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

网络图片

待我长须及腰,爱卿嫁我可好?胡子是气概和尊严的象征,更是一种美色,时髦语:酷。如果你基因优势,胡子长得又快又浓密,不但是你的雄性激素分泌旺盛,阳刚型男,形象自然就能加分。莫言在《酒色赋》里说:如果男人不恋美色,女人还有什么盼头?所以,有胡子的哥们,自豪去吧,就像初恋的热吻一样,要激情又不失温柔地善待胡子。记住了!

在中国封建社会,胡须长得好看算是美男子的特点之一,所以《汉书》称汉高祖为“美须髯”。还有如战国时期的屈原;《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关羽;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等。近代的如,齐白石,张大千、于右任、张澜,还是年轻时的周总理等,数不胜数,都是一口美到煞根的大胡子。

网络图片

还有德国的马老师恩老师,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再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等人物,存留下的画像、雕塑都蓄着长须,令人叹为观止。

上世纪末,我曾在俄罗斯列宁格勒工作过一段时间,印象最深的是当地人毛多,进化慢。男人喜欢穿小花格子短袖衬衫,露出的毛一直到手腕、手背,毛茸茸地卷曲着。还有胸毛腿毛臂毛,络腮胡须。喔哟喂,金黄金黄的毛毛,看看就像大热天穿着湿体恤衫,痒兮兮得不行。在中国人的眼里,不该长毛的地方都是毛,该长毛的地方不长毛,这是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所致。但另一副貌相就是秃顶的多,被称作“几根发同志”,这便是正宗的老毛子标配。长姿势了不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对于现今大部分中国男人来说,现代社会追求健康、向上、积极、阳光,貌似帅气登样的男人应该是细皮嫩肉,脸部清爽,充满朝气。而胡须则代表着衰老、消极、邋遢、懒惰,代表闷骚男,因而影响颜值。所以,刮胡子也是很多男性必须的常态化管理。有人将刮胡子比喻为割韭菜,一旦长出来了,立马杀掉,就怕被“她”看到自己变老了。说的是你吗?

一叶落知天下秋!人生几何?曾经的我们以为“老去”是很遥远的事,突然发现“年轻”是很久以前的事!许多美好的追求在不知不觉中就抖落了。即使舍不得,像我这个年龄似乎也不适合追求。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比如,胡子。

0 阅读:0

老胡随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