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发,发不理你

老胡随笔 2024-04-07 15:49:07

韶华付与流光,岁月印在头上。封域的时长与头发的野蛮生长,亦步亦趋。头发长了,该理发了?

头条图片

老家的“桥头老三”有句戏言:走过三江六码头,摸过老蒋“光郎头”。意思是说,这个人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新生事物,眼界已经很开阔了。我不敢说摸过老蒋光郎头,但吃过奉化芋艿头,头头是道。

我的满头华发,欲盖弥彰,堪比金毛英相约翰逊,远看像迎客松,近看如杂草丛,峥嵘袭人。不谙人事的人误以为是宛平南路600号的逃逸者,起码有脑子出问题之嫌。虽然羡慕光郎头,羡慕有故事的人,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鄙人小时候属不安分子,绰号:红瘌头。瘢痕疙瘩,夹头夹脑,一旦光了,人设崩塌,劣迹斑斑昭然若揭,路人唯恐避之不及。因此,剃光头万万使不得,但头还是要剃的。人可老,颜值不可不要!你不理发,发不理你对不对?

理发是民生行业,俗称“剃头”。理发店也叫剃头店,我们小区有二家,一家店名取得大家闺秀:时尚美发技术中心。一男二女三把椅;另一家如同小家碧玉:芳芳理发店。服务员兼老板娘,单干。随着时代的发展,理发店也越来越高端,现在理发师的时髦名词叫“托尼老师(Tony)”,有拜托你理得好一点的意思。

民间有个说头,貌似正月不能理发,正月里剃头“死舅舅”,有忌讳。但我偏不信这个邪,舅舅早就过世了。趁正月初二,人少,拐进去理发店。剃完了,递过去一张20元,免找。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爷叔,不好意思,节假日收费双薪,侬高兴,大家开心呵。”我一楞,这不是白相人嘛?怪自己“拎不清!”

也是哦,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别说是“发廊妹”了,只是心底里大大的不爽。理发应属服务性行业,又不是捣浆糊,认得侬算阿拉路道粗!从此敬而远之。如今是,攀龙附凤单相思,搭足豆腐臭架子。要理发,哼!人家不睬侬?店关了!

这让我想起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原苏联出差,那天凑巧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有一家座落在恬静的树林中,四周用圆木垒叠起来的理发店,给我理发的是一位丰腴、饱满,一步三颤地令人心惊肉跳的富态大娘。夸张地说,高度略高于宽度,站在屋子里,空气都在膨胀。然而,剃、剪、削、洗,手法娴熟,三下五除二。然后,用尽洪荒之力,在你肩胛上捏呀捏呀,差点憋出鹅叫声,酥得不是一滴滴。完了,更温馨的是习惯动作:摊摊手,耸耸肩,丹唇未启笑先闻。资费也就二角人民币,小费一角,自愿给的。一句:спасибо(谢谢),如雷贯耳。至今想起,余音绕梁。

时下,疫情逆袭。坐标浦西,当初说好的封三天,如今已展期一个多月了。以西洋文字命名的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等新冠病毒的子子孙孙,前仆后继,犹如打不死的小强,狡猾狡猾的没完没了。什么密接?次密接?一代密接?二代密接?同层密接?还有,清零?动态清零?社会面清零?社会面动态清零?总体社会面清零?搞得发昏章第十一。但我坚信:即使病毒有一百个逃法,科技昌明的人类一定会有一百零一个捉法!一杠也是杠,不杠也行?耶!

应景歪诗一首:

头等大事头上理,千丝万缕莫眷恋;

待到疫情散尽时,咖啡火锅肯德鸡。

0 阅读:0

老胡随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