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社近期报道,马斯克与美国国防部长会面后,五角大楼情报和执法部门迅速展开调查,下令全员测谎,试图揪出可能的泄密者。一时间,“对中国战争计划”泄密的传言甚嚣尘上,这一事件不仅将马斯克这位商业巨头卷入舆论漩涡,也让五角大楼的内部管理问题再次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
马斯克(资料图)马斯克,作为特斯拉、SpaceX的掌舵人,在商业领域成绩斐然,如今还与美国政府关系密切。此次他前往五角大楼,对外宣称的议题是“创新、效率和更聪明的生产”,听起来合情合理。然而,《纽约时报》爆料,马斯克或许听取了一份包含20到30页幻灯片的机密简报,内容涉及美国对中国的战争计划,从作战策略、攻击目标到具体时间表,事无巨细。消息一出,舆论哗然。面对这一传闻,马斯克在X平台上言辞激烈地予以否认,称其为“纯粹的胡扯宣传”,并期待五角大楼严惩泄密者。特朗普也在“真相社交”上力挺马斯克,坚称报道是《纽约时报》的编造,中国从未被提及。五角大楼发言人肖恩·帕内尔同样怒斥报道“厚颜无耻,完全是捏造”。但就在各方纷纷否认之际,彭博社爆料,五角大楼于3月23日展开大规模测谎调查,从负责中国事务到伊朗事务的部门无一幸免,由国防部长办公厅主任卡斯珀亲自牵头,誓言揪出泄密者并移交执法部门起诉。如此大动干戈的反应,很难不让人怀疑“此地无银三百两”。
马斯克(资料图)回顾五角大楼的历史,泄密事件并非首次发生。2023年的Discord泄密事件,就曾让美国陷入尴尬境地,不得不向盟友解释和认错。此次“对华计划”泄密传闻,一旦属实,影响将更为恶劣。美国的军事行动计划属于最高机密,若泄露,不仅对手能借此完善防御、填补漏洞,美国的盟友也会对其信任大打折扣,引发国际局势的不稳定。从美国自身利益出发,这样的机密信息被曝光,无疑是巨大的安全隐患。马斯克的特殊身份也让此次事件更加复杂。一方面,SpaceX与五角大楼签订了数亿美元的合同,其星链卫星在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收获颇丰,上海工厂盈利可观。这种双重身份使得部分人对他的立场产生质疑。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民主党议员米克斯就公开指责,认为将机密信息透露给马斯克存在巨大风险,质疑他可能因在中国的利益而泄露情报。此前,马斯克和SpaceX员工还曾因未按规定报备与外国领导人的接触,受到五角大楼监察长的关注。此次风波之下,他的“爱国者”形象摇摇欲坠。
马斯克(资料图)在舆论场上,大众观点两极分化。有人称赞马斯克是揭露五角大楼黑幕的英雄,认为他推动政府裁员、清查五角大楼财务黑洞,触碰到了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此次泄密传闻可能是对手的报复;也有人指责他是唯利是图的投机分子,在中美两大经济体间寻求利益最大化,不值得信任。与此同时,也有人怀疑是《纽约时报》故意制造混乱,抹黑特朗普和马斯克。毕竟,这两人在政坛都颇具争议,马斯克近期的改革主张更是得罪了不少人。五角大楼每年预算高达数千亿,如F-35项目耗费1.7万亿美元却问题不断,财务黑洞深不见底,马斯克提出用AI查账,无疑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此次泄密传言或许是有人蓄意为之。五角大楼此次急于通过测谎抓内鬼,看似是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机密,但实际上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测谎仪本身存在局限性,其结果在法庭诉讼中通常不被采信,且容易出现误判,甚至可能被用作恐吓消息人士的手段。从更深层次来看,五角大楼频繁出现泄密事件,反映出其内部管理的混乱和监督机制的缺失。仅仅依靠抓几个“内鬼”,无法堵住信息泄露的漏洞,也难以挽回公众对其的信任。此次“马斯克五角大楼泄密风波”仍在持续发酵,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但它已经给美国政府敲响了警钟,在处理敏感信息和平衡各方利益时,需要更加谨慎。对于国际社会而言,这一事件也提醒各国,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信息安全至关重要,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看五角大楼能否真正查明真相,妥善处理这一棘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