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拼杀多年的将领们,能拿到上将军衔绝对是件值得骄傲的事。他们穿上那身特别的军装,就是这份荣誉的最好证明。赵尔陆被授予上将军衔后,在正式场合从不穿军装,这背后的原因让人动容。为什么他会这样做?【不穿上将军装】赵家计划拍全家福时,女儿赵珈珈灵机一动,对赵尔陆说:“爸,这可是咱们家的合影,你得穿上你那套上将军装,显得精神,咱们也脸上有光……”赵尔陆被女儿缠得没办法,只好去衣柜里翻箱倒柜,最后找出了那套上将制服,郑重其事地穿上了。
合影结束后,赵尔陆立刻脱下军装,仔细地叠好,然后郑重其事地放回衣柜。赵珈珈忍不住问:“爸,你这军装好些年没见你穿了,你不是上将吗?咋不穿该穿的军装?”赵尔陆坦言:“不是我不愿意穿,实在是心里过意不去。”赵珈珈更来劲了,紧跟着问:“咋回事?”赵尔陆感慨道:“你明白吗?一个将军的成功背后是无数的牺牲。每次穿上这身军装,我总会想起那些曾经的战友和士兵,他们已经不在了,而我却还在这里,还获得了荣誉,晋升为上将。”赵尔陆缓了缓,接着说:"这衣服不该只属于我,大家都有份,我不能一个人霸着。"他越说越动情,眼睛都湿了,话都说不利索了。赵珈珈明白了,没再继续问。有传言说,1955年授衔仪式一完,赵尔陆就把组织给他的那套上将军服收起来了。不管啥重要场合,他都不穿,除非实在没办法,比如拍全家福那次。
赵将军不仅重情重义,还是个踏实肯干、生活简朴的人。他对党和祖国忠心耿耿,最后在工作中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赵尔陆对自个儿和家里人都特别较真,一点儿都不马虎。新中国成立后,赵尔陆把七八个侄子侄女都接到自己身边,亲自照顾并教育他们。赵尔陆坚持不让孩子们搞特殊,像坐车这种小事也不允许,就是怕他们被宠坏了。
当时,像赵尔陆这样的高级干部,单位都会配备专车和专属司机。很多干部子女也毫不客气地享受这种特权,动不动就叫司机开车带他们到处玩,或者接送他们上下学。赵尔陆特别看不惯这种做法。对家里的孩子们,像女儿赵珈珈这样的,年纪大的就给他们买辆自行车,年纪小的,就让他们跟普通孩子一样去挤公交车。上世纪60年代,全国遭遇严重饥荒,几乎所有人都面临粮食短缺。毛主席号召全民节约粮食,并留下了一句经典的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赵尔陆紧跟着毛主席的指示,严格管理家里的粮食使用,几乎每顿饭都只给家人准备萝卜和白菜。连续几天这么吃,赵珈珈开始觉得撑不住了。某天,她忍不住向赵尔陆抱怨:“爸,为啥咱们顿顿都是萝卜白菜?”赵尔陆脸色一沉,语气严肃:“眼下国家正困难,毛主席和周总理都省吃俭用。群众吃啥,咱们就吃啥。你别不知足,还有不少人连饭都吃不上!”赵珈珈心里挺难受的,不过她没再吭声。1961年,国家设立了国防部办公室,正式把研制原子弹列为重要任务。赵尔陆受命参与这项关键工作。
赵尔陆深知这件事关系重大,全身心投入,经常熬夜到天亮。同事们看到赵尔陆这样,心里都不是滋味。他虽不是物理学家,也不是专业人士,却总跟那些学者专家一样,往一线跑。赵尔陆经常要跑一线,因为那儿总冒出各种麻烦事,还有五花八门的需求。他得亲自到场,摸清状况,迅速解决问题,满足大家的要求。赵尔陆跟闺女赵珈珈念叨:“大伙儿都挺拼的,毛主席也没闲着,我哪能偷懒,有活儿就干,没活儿也得给自己找点事做。”多亏了赵尔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日夜奋战,中国在1964年成功引爆了首颗原子弹。此后,氢弹和人造卫星也相继问世。1966年,赵尔陆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情况十分危急,必须24小时有医护人员在身边照顾,还离不开氧气支持。
赵尔陆依然坚持工作,即使需要随身携带氧气瓶,他照常参加会议和处理文件。1967年2月2日,国防部办公室里人来人往,忙得不可开交,唯独赵尔陆的屋子静得出奇。一察觉不对劲,同事立刻赶到现场,可惜赵尔陆已经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他的办公桌上,还堆着几份没处理完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