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敌军入村搜捕地下党,踹开门后却发现屋内夫妻正打作一团

青史如烟 2023-04-26 22:23:48

1948年3月28日,凌晨,流均镇都良村(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流均镇都良村)北面的北河渡口。

睡在舱内的船工老王头,突然被一阵尿意憋醒,当他起身来到船边准备方便之时,突然惊骇地发现——河岸之上,黑压压的全是人,而看清对方的装束之后,老王头的眸子不由地瞬间紧缩。

敌人下乡来偷袭了!

当天晚上,国民党整编72师派出了一个营的兵力,与附近泾口、博里、流均三乡还乡团一道,趁着夜色,悄悄包围了嘉树区民主政府所在地——都良村王家巷。

黑压压的敌人,在夜色的掩护之下,悄悄地摸到了都良村子附近,与此同时,村外设岗的哨兵,也随即发现了对方的踪迹。

“砰!”

一声凄厉的枪响,划破了夜空的宁静,让对面的敌军顿时纷纷开枪还击的同时,也让村内的区政府人员们登时意识到,敌人来了。

一时间,枪声大作,村内的区民主政府人员纷纷冲出村舍,迅速撤向村外,向着村东面的大芦苇荡内跑去。

这个季节,新茬的芦苇虽未长起来,但大片去年残存的干枯苇杆,倒是也能遮挡一下人群的踪迹。

在一众地下党向着村外撤去之时,村子的另一头,几名负责掩护的区队员们,纷纷挂彩,先前不断响起的倔强枪声,也最终渐渐平息了下来......

敌人进村了。

黑压压的敌军如同潮水一般,迅速涌入了村内,一众国民党士兵、还乡团团丁们随即挨家挨户地踹门入户搜查起来。

另一边,进入芦苇荡之后,区政府内的人员之间便开始核对谁还没有跑出村子,没过多久,便有人惊呼起来:

“糟了,区长还没出来!”

此刻,区长钱正进确实还在村内,安排完人员撤离之后,钱正进原本也准备跑到芦苇荡躲藏。然而,当他刚跑到村东头的时候,前面的土路之上,突然冒出了几个端枪的还乡团团丁。

见状不妙的钱正进立马转身,向着村内跑去,当时的他心下一片茫然,出村不得,而村内已成困局,呆在村内,十有八九会有被捕的危险。

怎么办呢?正当钱正进四下躲避敌军、茫然无措之时,一旁的门扇悄然打开,一双大手牵住钱正进的衣袖,随即将他拉了进去。

“老天爷,钱区长,你怎么还没走呢?”小心关上门后,村民赵新国拍了下大腿,着急地感叹道。

“出不去了,老赵,你这里没有藏人的地方,我在这儿也不好待着。”钱正进知道赵新国家的情况,没有地窖和夹墙,眼下根本没法藏人,敌人一旦闯进屋内,立马就能找到自己。

“这个时候,你还能去哪儿,外面全都是国民党,前面、后面都是人。”赵新国的妻子赵马氏趴在门缝处向外看着,听钱正进想要出去,便开口阻拦道。

“钱区长,你藏进床底下去,我们俩想办法,一定护你周全。”赵新国看了眼屋内四周,唯一能藏人的地方,便只有床底下了。

钱正进苦笑了一下, 这种情况之下,他还能有啥选择,只能听天由命,看看自己能不能幸运地闯过这次难关了。

当时,藏在床下的钱正进,心里确实没底,特别是当他听到,敌人已在外面呼喊、踹门的时候,那颗贴近地面的心,顿时不由剧烈地跳动了起来。

来的是几名国民党士兵,这几人一路搜查过来,没有抓到任何区政府人员,心里不禁烦躁起来,踹门的力道也不由地大了几分。

“嘭”,屋门应声而开,几名国民党士兵正准备抬脚踏进屋内,却突然被一阵恶臭熏得身形一滞。众人随即低头向下一看,只见不远处的角落里,一个马桶倾倒在地,粪便流得满地都是,让人看了不禁作呕。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就听见屋内一阵喧哗,几人再次抬头,顿时全都愣住了。

只见屋内赵新国和妻子赵马氏,此刻正厮打成一团,赵马氏伸出手,抓得丈夫脸上条条血痕,嘴里呜哩哇啦地、带着哭腔痛骂着一些听不太清的话。

“你这是干啥?”赵新国一见门口站了几名国民党士兵,顿时满脸尴尬,他猛地将妻子抓着自己衣服的手臂一甩,也不顾地上的污秽,快步跑到门口,搓了搓手问道:

“老总们,有什么事儿?”

“你们俩这是?”旁边吃瓜看了许久的几名士兵,指着赵新国和屋内的妻子狼狈的模样问道。

“嗨!夫妻俩有理说不清,天天吵架,这不刚才吵架没注意,马桶都被她给踢翻了。”赵新国摇着头、唉声叹气道。

靠近门口的国民党士兵踮起脚尖,伸着脖颈向内望去,只见屋内除了一口锅、一张床、和一套破桌椅,再无他物,很难藏人,随即便冲外面人群摇了摇头。

领队的国民党军官顿了一下,随即颇不耐烦地问道:

“不要吵了,你们刚才看见有人跑过去了没有?”

一听对方问话,赵新国赶紧弯腰点头,装作十分害怕的模样回答道:

“有有有,刚才我听见有人从我屋东面跑过去了。”

那名军官转头看向赵马氏,赵马氏也强作镇定地点了点头,用手指了指东面。

眼看着屋内臭气熏天,根本进不去人,这伙儿敌军士兵们随即便转身离去,向着赵新国夫妇俩所指的方向,急追而去。

当天,靠着赵新国夫妻两人的冒死掩护,困在村内的钱正进区长这才最终化险为夷。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271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淮安文史资料》,赵渔回忆

3 阅读: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