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民错将情报送给了伪军队长,对方找来乡长道:看你的人多大意

青史如烟 2023-04-12 21:10:57

1941年9月13日,上午。

威镇乡交通站收到了一份紧急情报,其中涉及日军近期扫荡的情况,需要将之尽速送到驻扎在大湾子村(现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十八台镇大湾子村)的——大青山骑兵支队司令部内。

收到情报之后,交通站的负责人不禁犯起了愁。

因为,当天该交通点的交通员,正巧出去送情报了,而他本人还得留守在此处,不能亲自出去传递,手中的这份情报怎么才能送出去,可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得找一个既可靠的、又有有胆量的人,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想来想去,这名负责人最终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圪欠村(现乌兰察布市忽鸡图乡圪欠村)村民根虎子。

根虎子这个人,力气不小,胆子也大,他曾跟游击队一起埋地雷、运子弹,平时表现得十分勇敢,让他这次帮忙去送情报,应该没有问题。

随后,交通点负责人便将送情报的任务,交给了根虎子,临行前他对根虎子千叮咛万嘱咐,再三叮嘱对方,一定要将情报安全送到大湾子村。

当时,这名交通点负责人心里觉得,根虎子送情报,问题应该不大,但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

根虎子这个人,勇气方面确实是没说的,但性格上却有一个不小的缺陷——脑子简单,遇事缺少思考。

而他的这个弱点,差点儿给这次传递情报的任务,捅下一个天大的大篓子。

根虎子接了任务,将情报贴身藏好之后,便一路疾行,连穿几个敌方卡哨,一口气赶到了大湾子村。刚一进村,他便看到了几名穿着军服的人,正站在村口的一个院子门前。

看到这些人,根虎子第一反应就是,可算遇到骑兵支队的人了,随后,他便大步走到近前,然后从怀中掏出了情报,准备交给这些“同志们”。

然而下一刻,他那伸出去的手,可就僵住了,走到近前之后,他才总算看清楚了,眼前的那些人,压根不是骑兵支队的,而是一群伪军士兵。

大湾子村不是大青山骑兵支队司令部驻地吗?怎么会有伪军在这里呢?

倒也怨不得根虎子发懵,这群伪军士兵是伪靖安警备队五大队二排的,前天晚上,骑兵支队撤离大湾子村,伪军方面得知消息后,随即派人来到了此地驻扎。

但这个消息,交通点不知道,根虎子更不知晓,这便使得根虎子从一开始,就先入为主地认错了人。

根虎子愣住了,但此时他已骑虎难下,院门口的那群伪军正齐刷刷地扭头看着他,其中一人拨开了旁人,正向自己这边走来。

“怎么办?”

根虎子脑海一片空白,他想撕碎情报,但时间上根本来不及,想要转身逃跑,对方手里又有枪,跑不几步就会被打倒。

一时间,根虎子陷入了深深的懊恼、悔恨、自责之中,刚才自己怎么就那么不小心,敌我都没有看清楚,就把情报给掏出来了。

根虎子还在懊悔、无助之中,对面的伪军此刻已经走到了他的跟前,对方看了根虎子一眼,随后从他手中抽出了情报,低头匆匆看了一眼之后,便将情报顺手揣进了兜里。

“回去吧。”

那名伪军看了眼根虎子,没有再说别的,便挥了挥手让他离去了。

根虎子不敢停留,只得转身返回,这一路上他都有些魂不守舍,他实在是想不明白,对方明明看了这个情报,应该知道自己是八路军这边的人,可奇怪的是,对方为何还会放过自己呢?

根虎子想不明白,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次虽然将情报错送到了伪军手里,但刚才接他情报的那名伪军,却并不是坏人。

接下根虎子情报的那个伪军名叫张明月,是伪靖安警备队五大队二排排长。

五大队里的军士们,大多是流亡到内蒙的东北军,这些人虽然身陷伪军之中,但对于日军祸害中国人的种种做法,却是十分深恶痛疾,不少人对日寇更是心怀仇恨。

开春之时,八路军骑兵支队突袭驻扎在活佛滩(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活佛滩乡)的日伪军。

混乱之际,五大队里的几名伪军,趁着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与八路军交战之际,偷偷溜到了日军指挥官田川的身后。

随后众人一通乱枪,将这个平日里作威作福、祸害百姓的日军刽子手,趁乱打死在了双方交战的阵地之上,事后五大队隐瞒了这件事儿,反而向上报告,说田川是八路军打死的。

我方得知实情之后,据此分析,五大队中的不少中下级东北军士兵们,应该是可以争取过来的。

随后,地方党组织便派出了威镇乡乡长孙广、副乡长乔润德等人,通过跟对方结交、拜把子、拉交情之机,趁机向这些人宣传爱国思想,畅谈国难民疾。

这帮东北军流落异乡,有家不能回,对日本人的怨气本就很大,此时再经爱国情怀激发。

不几日,一些军官、士兵们便陆续表示,愿意为抗日贡献力量,接受我方的要求,为八路军提供情报、买枪支、弹药、布匹等军用物资。

张明月就是其中之一。

从根虎子愣在当场的那一瞬,张明月便意识到,这个愣头愣脑的年轻人,应该是找错人了,但周围人多眼杂,他也不好多说什么,便主动迎了上去,将情报收下后,尽速将根虎子安全地打发走了。

当天晚上,张明月让人将孙广叫来,待对方进屋之后,张明月将门合上,然后掏出了那封情报。

“你看看,你们的人多么大意,这封情报,要是落在旁人手里面,今天你们的那位小同志,可就要掉脑袋了。”

随后,张明月便将情报交给了孙广,对方则连夜派人,将情报及时送到了骑兵支队司令部的新驻地。

一次致命的失误,最终化为了一场虚惊。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258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内蒙古文史资料》,范建国回忆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