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气温已经升到30多度。
在徐州城北的黄河新村小区,从西班牙回来的孙胜荣,在密密麻麻的楼群里挨家挨户地敲门。
他要找一个叫张爱民的人。
当听到“根本没有这个人”时,孙胜荣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连续五天,孙胜荣无功而返。
大热天,一个男人如此固执地寻找另外一个男人,左邻右里纷纷怀疑,孙胜荣一定是来追债的,张爱民必定是躲起来了。
可人们猜错了,孙胜荣是来还钱的,他甚至把自己的一双儿女也交给了张爱民,这是为什么呢?
01
事情还得1986年说起。
那年,孙胜荣才十五岁,出生在浙江农村的他,家里有八个兄弟姐妹,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为了讨生活,孙胜荣只好辍学来到江苏徐州,跟着哥哥学理发,想着好歹这也是一门手艺,将来可以自食其力。
可是,理发这行当,顾客们都只认老师傅,孙胜荣来到店里一个多月了,他除了帮人洗头,从来都没有帮人理过发。
一天,给客人洗完头的孙胜荣坐正在店门口发呆,只见一个年轻人正朝理发店地走来,大胆地迎了上去:“大哥,我可以为你剪发吗?”
孙胜荣本来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可没有想到这个人欣然答应。
这人就是张爱民,也正是这一次机缘,让两人的命运从此纠缠在了一起。
那是孙胜荣的理发首秀,他紧张得手心出汗,但张爱民鼓励他说:“不要紧,多练就好了!”张爱民的话使孙胜荣感到很温暖。
后来,孙胜荣就成了张爱民的“御用理发师”,张爱民还时常带上朋友去照顾孙胜荣的生意。大半年之后,孙胜荣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独立开店指日可待。
就在人人都以为孙胜荣要自立门户时,1985年,他突然离开了徐州,从此杳无音信。
02
1988年,正在浙江温州出差的张爱民路过一间眼镜店时,看见一个身影非常像孙胜荣,他脱口而出喊了一声他的小名:“阿云!”
没有想到那个面黄肌瘦、满脸污垢的瘦小身影,听见这熟悉的喊声,扭头一看,原来是徐州的张大哥。
一别两年,在异地街头再次相遇,张爱民激动万分,可孙胜荣却躲躲闪闪的,不愿意与张爱民说话。
张爱民觉得孙胜荣的状态很奇怪,就把他带进附近的一家饭店,在张爱民的再三追问下,孙胜荣就把自己这两年的经历和盘托出。
原来,两年前,孙胜荣家里出了事,哥哥需要回去照顾家庭,孙胜荣一人还不能独自支撑门面,也被迫离开了徐州。
孙胜荣本想出去闯一番新天地,可他连初中都没有毕业,根本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只能找一些苦力活干,最窘迫的时候,四个月换了三份工作,温饱问题都难以保证。
现在这个眼镜店磨镜片的工作,也是刚刚才找到的。只不过,他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大哥张爱民。
听了孙胜荣这几年的经历后,张爱民说:“你的理发手艺不错,为什么不自己开个理发店呢?” 可孙胜荣面有难色了,没有资金,没有店铺,谈何容易?
张爱民看出了孙胜荣的心思:“放心吧,一切有哥呢!”
就这样,张爱民把孙胜荣带回了徐州。
两人回到徐州一打听,开一个理发店的钱,比他的预算足足超出了1000元,孙胜荣有点想打退堂鼓了。
可没有想到的是,张爱民二话不说,就拿出了准备办婚礼的1000元:“兄弟,好好干,赚钱就还我,赔了,就当我投资。”
张爱民的父母知道后,大发雷霆:“你是不是傻了,好不容易攒够钱结婚,你却拿去帮一个十多岁的小伙子开理发店?”
身边的朋友也劝张爱民要三思,毕竟帮人是有底线的,不能因为朋友的事而耽误自己的婚期。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张爱民的未婚妻也是一个侠义之人,她支持张爱民的做法:“结婚可以迟一点。”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张爱民还干脆请了几天假,紧锣密鼓地帮孙胜荣张罗开店铺的事。
终于,“新潮理发店”开业了。
03
孙胜荣望着理发店的牌子,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名堂。
可是,做生意,也要讲点运气,孙胜荣的运气,还真是有点背。
80年代末期,新式的发廊异军突起,孙胜荣学的旧式理发手艺,已经跟不上潮流了,面对每天寥寥无几的顾客,他只能辞掉两个帮手,一个人包揽了理发店里所有的工作。
张爱民也很焦急,为了让孙胜荣腾出手学习新的理发技术,他不但每天骑车10公里给孙胜荣送饭,还要去店里帮忙给客人洗头,清洁卫生等。
在张爱民的帮衬下,孙胜荣的技术也越来越好,“新潮理发店”也慢慢有了回头客 ,兄弟俩高兴之余,还会喝点小酒庆贺一番。
人世变幻莫测,风雨说来就来。
就在理发店迈向正轨的时候,张爱民却因为单位转型而被迫换工作。
那段时间,张爱民无暇顾及孙胜荣。两个星期之后,当张爱民再去理发店找孙胜荣时,那里已经是人去楼空。
朋友知道后,大骂孙胜荣:“太没有良心了,简直就是个骗子!”
其实,孙胜荣突然离开,也有自己的苦衷。
1991年12月,孙胜荣收到父亲的信,要他回去报名当兵。
孙胜荣也觉得既然自己没什么学历,当兵也许能给自己搏个更好的未来,于是,他来不及和张爱民告别,就仓促离开了徐州。
到了军营之后,孙胜荣一连给张爱民写了8封信,可每次都石沉大海,从此,两人彻底失去了联系。
三年军旅生活结束,张爱民第一时间跑到徐州找张爱民,可是,张爱民原单位的人说,他已经离岗了。
1995年,东部沿海城市首先开放,孙胜荣随着乡亲们跨越国门,远赴西班牙谋求发展。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孙胜荣吃尽了苦头,幸好,凭着在部队里练就的坚韧性格,他白天端盘子,摆小摊,晚上自学英语。
苦心人,天不负。几年之后,孙胜荣已在西班牙站稳了脚跟。
2000年,一个远近闻名的“依依集团”在西班牙崛起,它的董事长就是孙胜荣,他不仅拥有了过亿身家,还是当地著名的华人领袖,妥妥的成功人士。
可是,名利双收的他,还有一件未了的心事。
每到午夜梦回,他都会想起那个对他倾囊相助的张大哥。
04
2008和2010年,孙胜荣两次从西班牙回到了徐州,专程寻找恩人张爱民。
但是,时过境迁,仅仅凭着“张爱民”这个名字去找人,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即使孙胜荣在之前张爱民的住处附近,挨家挨户去敲门,却还是无功而返。
两次寻亲不遇,孙胜荣并没有泄气,2012年,孙胜荣第三次回国寻找恩人。
这一次,他找到了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孙胜荣一次又一次地描述张爱民的外貌,以及工作的轨迹,可结局就像一盆冷水由头泼到脚。
正当孙胜荣一筹莫展时,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建议他寻找警方帮助,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
孙胜荣马上来到徐州市龙湖派出所,所长王腾碧热情地接待了他。听完了孙胜荣的故事,所有民警都为之动容。
民警立刻行动,在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发现“张爱民”这个名字总共有140多个,于是警方不辞劳苦,逐一排查,终于筛选出最接近的五个名单。
这时,孙胜荣看到了曙光!
后来,警方通过技术手段,逐一排查,又排除了四个名单,只剩下最后一个了,孙胜荣的心越来越紧张。
可张爱民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怎么也联系不上。
7月23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的孙胜荣,准备收拾行李回西班牙。
这时,电话突然响了:“孙先生吗?你大哥张爱民找到了。”是王腾碧所长。
那一刻,孙胜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半个小时后,一个熟识的身影映入孙胜荣的眼帘,虽然已经过了二十年,但他一看便知道来人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大哥。
“哥,我找您找得好苦啊!”孙胜荣一把抱住张爱民,两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05
当天,张爱民便邀请孙胜荣到家里吃饭。
看着张爱民简陋的房子,以及屋内破旧的家具,孙胜荣心里很难过,他知道,这些年,大哥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孙胜荣立即决定在市中心买两套房子,送给张爱民养老。可没有想到,张爱民拒绝了,他对孙胜荣说:“当初帮你,从来没有想过要你回报的!”
孙胜荣知道,张爱民是个仁义之人,但他孙胜荣,又岂是那负义之人?
一天,孙胜荣与张爱民喝酒聊天,发现徐州当地人只是喝白酒,地道的洋酒还没有被内地人所熟识,商业触角敏锐的孙胜荣灵机一动,决定斥资一千万,在徐州开办一家酒庄。
在张爱民的协助下,2012年12月“凯茜蕾酒庄”正式开业。
眼看着酒庄步入正轨,孙胜荣跟张爱民说:“哥,我在西班牙有业务,不能在徐州待久,你帮我好好打理酒庄!”
张爱民百般推辞,可孙胜荣却很坚持:“大哥,你放手去干吧!赚了,我给你分红,赔了,是我的!”这话就像当初张爱民资助孙胜荣开理发店时一模一样。
张爱民拗不过孙胜荣,只好答应好好干。
可是,令张爱民不解的是,孙胜荣每次从国外回来,只是叙旧,顺便指导张爱民经营酒庄,至于酒庄盈利多少,他从来不过问。
三年时间,酒庄不仅运营良好,还有了余粮扩充规模。张爱民心里很是安慰,觉得自己没有辜负兄弟嘱托。
然而,就在这时,张爱民发现自己被孙胜荣骗了。
那天,张爱民去办理酒庄的业务,发现“凯茜蕾酒庄”的所有权人居然是自己!
张爱民恍然大悟,孙胜荣是在用特殊的方式来回报自己啊!
本来,张爱民以为酒庄这个礼就够大了,可孙胜荣接下来的操作,更是让张爱民感动不已。
孙胜荣作为一个知名的大企业家,完全有能力让孩子在国外接受最好的教育,可他居然把一双儿女托付给张爱民,他说:“大哥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比任何名校毕业生都强。”
果然,在张爱民的言传身教下,这两个孩子品学兼优,特别是13岁的儿子,回回都是年级第一名。张爱民打趣说:“我这是白捡了一双儿女!”
世间凡事都有因果循环,种善因得善果,爱出者爱返。
张爱民与孙胜荣这对异姓兄弟,一个义薄云天,一个知恩图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演绎了一曲人间大爱。
后来,张爱民要把酒庄还给孙胜荣,但是,孙胜荣没有同意。两人商量之后,决定把酒庄的一部分收入用来做慈善事业,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把这份真善美传递下去。
作者:兰花草
编辑:何夜无梦
资料来源:《男子借了朋友1000元,32年后,投资1000万为恩人开酒庄》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