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幼儿园教育:
1.无数大大小小的包。
我们办理入园手续的第一天,幼儿园就向我们说明,要准备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包。书包(统一)、装毛毯的包、装餐具的包、餐具盒、装衣服的包、装备换衣服的包、装换下来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然后A包多少厘米长,B包多少厘米宽,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里。我真是彻底崩溃了!搞不懂为什么日本人要弄出这么多复杂的名堂出来。有的幼儿园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妈妈一针一线缝制!经过两年,我们都对此已经驾轻就熟了,孩子也可以非常有条理的分门别类。我常想,京都人可以对垃圾精细分类处理而不觉其烦,是否和从小所受教育有关。
2.大人空着手,所有的包都孩子肩背手拿着。
这是很震动我的一个场景,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看到其他日本家长,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手里一律空着,而上面所说的那些少说也有两三个大包外加书包都由那些花朵们肩背手拿着,而且还都跑得飞快。我们呢,自然还是咱国内的传统,田田空手,我拿包。过了两天,老师就来和我聊天了:“田田妈,Tina在学校可是什么都自己做啊。。。。”日本人惯于只说半句话,后面的让你琢磨去。我立刻就明白是在问家里的情形了,看我还在想,老师就说了“比方说上学时拿包吧。。。”这就是委婉的提醒。从此就只好让田田自己拿了。等开家长恳谈会时,我和大家说“在中国幼儿园,习惯家长拿东西”这回轮到日本妈妈目瞪口呆了,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爱孩子更多一点呢?
3.反复脱换的行头
田田的幼儿园是统一服装,春秋换装,全年登园时最外边都要穿幼儿园的套头衫,穿短裤,戴蓓蕾帽(夏天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到了幼儿园,就要把套头衫脱下来,换一种玩耍时的罩衣,鞋子脱下来,换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场玩的时候,自然再换自己的鞋子。这还不是最麻烦的,开学时老师要求拿一组换的衣服,在我们看来,那自然是防备孩子玩耍时弄脏备用的,然而,并不是。只要孩子们中午睡了午觉,起来必定要重新换一套。够多麻烦。(到田田在外边宿泊一个晚上的时候,光备用的换的衣服就要备好多套,真赶上那个爱新衣的皇帝了。)
刚开始每天早上去送田田,都要重复那么一套换衣程序,田田在菊花班的时候,看她实在慢,我就不免代劳。但是不久就发现日本的妈妈们都是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从不伸手帮忙。慢慢体会到,日本幼儿园就是通过这个每天的穿衣换衣,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的。通过每天到校后,换衣服、放联系手册,自己帖当日的sticker,挂手绢等从2、3岁开始的训练,孩子们养成有条不紊做事的习惯。
4.大冬天穿短裤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刚去的时候,北京的爷爷奶奶非常担心,说一定要和老师商量一下,因为我们是中国的孩子,受不了这个冻。这个.。。,让我怎么说得出口。就算不重新唤起东亚病夫的记忆,起码也激活小皇帝的印象。没法子,只好入乡随俗地狠下心来,为国争个面子。不用说,刚入园那时候,三天两头就冻病了。和日本妈妈说呢,答案又叫人目瞪口呆“是啊,孩子送幼儿园就是来让他们得病的。”看看一个个像小炮弹一样冲到我面前说“你好”的孩子,那个结实劲儿,我是觉得我们不能太金贵孩子了。
5.0岁参加运动会
刚到幼儿园,就看见很多老师怀里都抱着个小小孩,看上去也就几个月大吧,一问,是0岁。田田幼儿园的班都用花的名字命名,田田曾经是菊花,然后变成百合,现在已经是一株很有大姐姐风范的紫罗兰了。而0岁的小宝宝,就是“桃花”班,用日文叫“もも”,和咱汉字的“毛毛”同音(日本的文字本来就来源于汉字),很是形象。这些0岁的毛毛,不光入托了,而且还要参加幼儿园的一切大型活动,比方运动会、演出发表会等。看这些0岁的毛毛哭着拼命向前爬,还是有点打动人的力量的。
6.女孩子踢足球
日本幼儿园到了年中组,开始上每周一次的jumping课,相当于我们的体育和形体课;到了年长组,就有了足球大会,孩子们成天不是练习打鼓,就是练习足球,那是真踢啊,而且不停有幼儿园之间的比赛,田田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是体力和勇气都练出了。
说实话,刚来日本时,田田的表现真是让人汗颜。日本的孩子一般从十三四岁开始,才往上蹿个儿,之前比中国孩子矮很多。田田在班里,那可是鹤立鸡群的“庞然大物”,无奈实在是外强中干。日本孩子光着脚在外边跑,田田呢,榻榻米上有一点沙子,就恨不得踮着脚走路。有一次远足爬山,最后一个不算,下来的时候,干脆由两个矮个子的日本孩子搀扶下山。这怨不得孩子,3岁的孩子,根本没有让她徒步爬山1小时的经验。现在好了,去年在香格里拉,在缺氧的环境下,徒步4个小时没有任何问题。
7.完全混班教育
在中国时,我们参观过几次田田的幼儿园,都是各班在各班上课,到了日本就不同,在9:30之前,3:30之后,全园的孩子都在一起玩,而且在院子里,大孩子抱小孩子,小孩子追大孩子,玩得狠疯狂。孩子们真正能体会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觉。孩子们的成长感特别明显。比方前些天田田年长组最后的发表会上,表演完太鼓之后,他们说了一番话,让所有的家长落泪:今天的发表会真高兴,低年组的小朋友们也非常努力地表演成功了。这是我们最后的发表会了,到了小学校我们仍然不会忘记我们的朋友和幼儿园。
8.教育是为了教孩子学会“笑”和“感谢”
在这个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假名、绘画、音乐这些项目,更别说英语、奥数了。也不学轮滑,也不教游泳。问教什么,答案永远也想不到--“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在日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和谁讲话,“笑眯眯”最重要,一个笑眯眯的女孩子最漂亮。还教什么?“教学会说谢谢”总之,这里强调的和国内是非常不同。但是通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发现田田在音乐、美术、阅读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而这方面的收获却是经由综合教育的方式获得的。
9.一年到头数不清的活动
看看我的日历上标出的做便当的日子,就是田田他们远足的日子,一年到头不知道爬多少次山,看多少次湖,观察多少次动物和植物,除此之外,捡橡子了,打年糕了,开运动会了,为社区演出了,宿泊了,过园节了,开发表会了,去拜寺庙了,作品展了,反正是名堂多多。总之,结论是:日本的幼儿园生命在于活动!
10.中国人都不过的节日日本幼儿园过
这也是让我狠狠吃惊的地方,像上面说的,日本幼儿园过一切他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女孩节,男孩节,纳凉节,除此之外,中国的正月初七的七草节(几位知道?)、二月的节分、七七乞巧节都认真地过上一遍。孩子回来说,今天老师问我这些节日在中国怎么过,我说:不知道。惭愧啊,妈妈也不知道。
11.老师的能量
日本一个班,少到10个人,多到30个人,老师都只有一位。开始我是颇为怀疑的,大约把这些孩子都看住也就不错了。然而,可真是看轻了日本的幼儿园老师。就这一位老师,30个孩子的作品展,30个孩子从无到有的打鼓本领(非常专业啊),30个孩子的美术、音乐、阅读,30个孩子的生日,30个孩子的大型发表会、运动会全是这一位,有条不紊,像模像样。像去年发表会排的是《不来梅的音乐会》,日本的活动向来是一个孩子都不能少的,所以30个人当中,4只母鸡,3只猫,5只狗,2头驴子,几个小偷,老师要分别带领孩子们做好服装、道具和布景(全部废物利用)、配好音乐、编好剧目,排练一个多月,那可是不小的工作啊。但是看看那位老师每天还是轻轻松松的表情,50多岁的人了啊。佩服!
12.佛教的影响
京都大概是日本寺庙最多的城市,整个城市有一种晨钟暮鼓的氛围,田田的幼儿园每个月都要到寺庙里受一次教诲,园里最重要的节日一定要拜佛,佛诞日、涅pan日都有活动,最近孩子们马上要毕业了,昨天就去了西本愿寺向佛许了愿,田田还代表班级给佛献了花。我问许了什么愿,她说:永远信任佛,永远对别人怀有感谢的心,永远认真倾听别人的话。
中国与日本幼儿园教育的不同之处
1. 早晨上学日本
在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日本家长,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手里一律空着,都是小孩子自己拿好自己的东西,从小学会自理。
在中国,很多小朋友上幼儿园时两手空空,都是家长拎包,而这一拎,甚至拎到了大学。
2.穿换衣物日本
在日本幼儿园,小朋友们都有统一的服装,另外一天往往要多次换衣服和鞋,不同的活动需要穿不同的衣服,鞋。而这些行为都需要小朋友自己来,在自理的同时,减少攀比心理。
在中国幼儿园一般有统一服装,但是不要求每天都穿,小朋友们大多时候穿自己的衣服,现在的幼儿园一般都注重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因此也会让小朋友们自己穿衣服,不过对一些年纪较小的,老师还是会帮忙。
3.上课
日本一些幼儿园会进行混班教育,在一些时段不同年纪的孩子们会一起上课,大孩子照顾小孩子,小孩子追大孩子,让孩子们真正能体会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觉。
在中国,幼儿园一般根据年纪分为大小中班行进不同的课程教育。
4.儿童午餐
日本小孩上幼儿园一般会自己带午餐便当,所带的便当往往营养均衡,造型可爱充满想象力。
中国
中国小朋友一般都在幼儿园统一用餐。
5.性教育日本
日本小朋友一入幼儿园就需要学会正确的使用厕所,性教育伴随着清洁身体展开。清洁身体包括:手纸的使用、擦屁股的方法、内衣的清洁。在这过程中教授孩子们性知识。
中国
曾经有新闻报道,因为幼儿园男女同厕,有女童回家站着小便。也因此幼儿性教育问题摆在眼前,现在许多幼儿园已经逐步改变,也在想办法用合适的方法教授给孩子们性知识。
6.身体锻炼日本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的天,都穿短裤上学。冬天甚至还会组织裸着上半身跑马拉松。日本的幼儿园还经常举办体育比赛,有针对不会走的孩子的的爬行比赛(日本小孩上幼儿园很早),还有一些比较激烈的足球赛等。
中国
中国的小朋友,到了冬天总是会被家长包得肿肿的,生怕被冻着。幼儿园会定期举办运动会,而小朋友们常进行的锻炼就是做操。
7.避难教育日本
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日本幼儿园几乎每月都会进行防震抗灾的演练和知识教育。
中国
因为近年来重大灾害的频发,让教育部门也重视到幼儿防震抗灾的教育问题。因此一些幼儿园也相继开始组织学习相关知识。只是这些知识在中国幼儿园并未完全普及,而且方法及设施并不完善。
8.课外活动日本
日本幼儿园一年到头总会组织很多各种各样的活动,名目多多。事实上,日本幼儿园似乎并不重视知识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对孩子们性格和能力的培养。
中国
中国幼儿园更加注重的是知识性的教育,课外活动大多少儿单一。
日本班级师资配比:
3岁以上班级师生配比2:35,也就是一个班级35个孩子,两位老师。
没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我们都在担心,这样可以吗?老师顾得过来吗?老师会不会忙不过来对孩子特别凶?
就我们在教室里看到的情况,这样完全没问题,而且老师们都轻声细气,一点也不凶。主要是孩子自我照料能力很强,3岁以上孩子生活上一切自理。不但如此,他们还要打扫教室,收拾卫生。
加藤园长认为,太多的老师会对孩子照顾太多,让孩子损失学习自我照料的机会,也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没有专门的才艺课
关于这一点,水户森林保育园的园长有一个很好的观点,她说,美是浸透在生活中的,不一定通过课程实现。
不设置这些课程有个最现实意义上的好处。孩子一天的时间如果被一节课一节课分割,自主决定的时间就会很少,做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间就会很少。
不过多保护孩子
几个幼儿园都没有塑胶地面,没有包角。森林幼儿园和藤幼儿园的园长说,会带着孩子看一下角,让他们感受一下撞上去会很疼,这样他们自己会注意。但是依然会有不小心撞到的孩子,但从此他们会懂得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