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一定会遇到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喜欢买买买,面对这种情况,英明的家长该如何做呢?
在孩子买买买这个问题上,不外乎就两种,一种是零食,一种是玩具。
家长一方面担心吃零食会对孩子身体不好,而且不给孩子买的话,孩子哭。大人跟着也难受。
另一方面就是玩具,家长往往会觉得家里已经有了玩具,不需要再次购买。
首先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吃零食确实对身体不好,但是现在孩子还小,他也不能认识这些食品对身体的危害,我们家长需要提前和孩子沟通过后立一个小规矩。
即我们常说的引导和界限中的界限。
第二个是孩子会买很多玩具,这个时候家长所认为的孩子已经有了玩具这是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完全是由家长的好恶来决定要不要买或者是买什么玩具,而忽略的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实际上孩子的智力恰好是在游戏和玩耍中得到锻炼的,孩子需要一些玩具来思考和学习,做家长的或许这个时候稍微慷慨一些,在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比较好。
当然,如果确实因为有特殊原因,我们一定要和孩子说实话,用三明治沟通的策略沟通,不要欺骗孩子,孩子是能理解我们的。
另外,幼儿随着生理上的不断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不管这些事物对自己是否有益或适宜,他们都会凭借自身的兴趣和情绪参与其中,这就是所谓的“任性”。
幼儿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只要喜欢就希望拥有的想法,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真实心态。但若是每次因哭闹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玩具,你的妥协才是致命的错误。
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要明确告诉宝宝喜欢和拥有是两回事,并且坚持你的观点,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促使宝宝离开现场(例如:我们先到摇摇车那里想想再决定好吗?
另外下次出门活动前,一定要和孩子先来个约法三章,给孩子有个事先的心理提示,逐步减少任性行为的发生,并帮助他们培养自我约束的能力。
例如:出门前跟孩子先沟通
“宝贝请看着妈妈”。注意务必让孩子看着你的眼睛,蹲下来双方眼睛平视后再说下面的话:
“宝贝我们接下来要去超市了, 去超市前,妈妈跟你商量下,咱们来做个约定:到了超市经过妈妈的允许才可以拿货架上的东西。宝贝明白了吗。”(注意只说一条要求)
接下来,让孩子再复述一遍,看是否听明白了,确定达成了“协议”(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