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有人说,时间是世间最残酷的事物,可以将所有的生命都抹去,但是时间又能帮我们记录下时光的变迁以及背后的故事,看着这些图片,你能感觉到,时间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这是一条长城上的一条石梯,长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人的脚步,才能在上面留下这样的痕迹。
这幅图展示的是长城中保存完好的一部分,光是看着这些图片,就可以看出长城是多么的雄伟壮丽,长城建成至今已有2200多年,长城并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王朝建造的。

其实长城是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在修建的,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诸侯国开始修建长城了,并且几乎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修建过一部分长城,只是人们比较清楚的还是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

长城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军事建筑,它从西周时代就已经存在,长达2200多年。
这张照片便是另一个角度下拍摄的长城石阶,可以看到经过人们长时间的攀登,走过的痕迹已然变得清晰可见,石阶上清晰可见的凹痕便是时间最好的证明。

不仅如此,在抗日战争中,长城也曾发挥过作用,著名的长城抗战就是在这里发生的,当时中国的抗日军民沿着长城和日本侵略者做斗争。
古代的时候,长城保护着人们不受游牧民族的侵害,而在抗日战争期间,长城依旧发挥了作用,用自己的方式抵抗外敌的侵略,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守护神”也不为过。

这是河南周口岳飞庙里秦桧和他的妻子,秦桧夫妻二人是臭名昭著的大恶人,被后世唾弃。
他们之所以被千夫所指,就是因为设计杀害了岳飞,那时候宋朝面临着金国的侵略,岳飞力主抗金,并且带领部队在前线抵抗金国的入侵。
可是秦桧是个软骨头,甚至不惜卖国求荣,所以岳飞力主抗金自然就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于是就通过计谋将岳飞杀害了。

岳飞死后,秦桧得势不饶人,秦桧将那些反对他的人,要么处死,要么流放。
没有了政敌,秦桧在朝堂中就更加放肆,和金国达成了很多丧权辱国的约定,更是为了讨好金国不惜割地求和。
于是后人就在岳飞的坟前立起了秦桧夫妇的两尊跪像,从照片上可以看出,由于秦桧的跪像被游人“扇打”了很久,被游人“打”得锃光瓦亮。

秦桧和他的妻子铸铁像,从建立到现在,已经被砸毁了九次,可见秦桧对他的恨意有多深,同时也在感慨岁月的力量。
都说时光是世间最残酷的“杀手”,的确,无论过去多么辉煌的往事,在时光的冲刷下,终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插曲,只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极少的痕迹。

这个是比萨斜塔内的老旧的石台阶,如果不说很难想象它之前的模样,这个台阶经过数百年游客的踩踏如今也变得十分光滑,甚至台阶上还有踩踏形成的凹痕。
和这些建筑雕塑类似的还有许多,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给人们展示了时间带来的力量。

这张照片记录的是圣彼得大教堂内,一个雕像的脚步特写,可以看到经过人们长时间的抚摸,雕像的脚面已经变成十分光滑的样子,完全看不出脚趾的造型。
雕像一般来说都是十分坚硬的,人们的抚摸对他来说造成的伤害基本上是微乎其微的,可是这也抵抗不住时间的打磨,不管多坚硬的东西,也会有被磨平的那一天。

这张照片就更清晰的展示了时间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坚硬的岩石洞穴,在千千万万个游客长时间的抚摸之下,竟然留下了十分惊人的手掌痕迹。

同样让人感受到惊讶的也有照片上的脚印,这可不是雕刻上去的痕迹,而是一个喇嘛日积月累虔诚祷告之下再地板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这不单单证明了他祷告的时间之久,这一对脚痕同时也记录了他多年内虔诚之心。

这张照片记录了战争时和战争过后土地的变化,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和这些带给世界的“伤疤”依旧清晰可见,虽然经过时间的洗礼,但仍旧留下了战争的痕迹,也记录下了那段残酷的故事。

这张照片里的内容是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的场景,人人都知道这场战斗异常惨烈,同时也是二战的转折点之一。
当时的同盟国十多万部队冲上了诺曼底的滩头,拉响了反击德国法西斯的号角,也为二战的结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登陆时间这个问题上,盟国们其实很久都没有达成一致,因为在登陆时间上,很多条件都缺一不可,而6月6日,正是为数不多可以满足所有国家条件的日期。
其实最后的登陆日期是定在6月5日的,但是6月4日的天气却是狂风大作,海面上乌云密布。

所以时间只能往后推迟,但是推迟多久合适呢,毕竟这里拖一天,对于盟国们来说,损失都是极大的,经过周密的计算,最终将时间定在了6月6日。
德国空军的天气预报说,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有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很多德国的军官都被放松了警惕,士兵们也都得到了休息的机会。

而盟国的军队在着陆开始的几个小时之前,将近1,200架飞机从英格兰起飞,向德国的后方投放了三个空中支援部队。
随着到达原定的登陆时间,盟国军队浩浩荡荡的向诺曼底冲去,准备拿下这个滩头。

当时的前线部队很清楚,以目前滩头的力量,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于是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希特勒,但希特勒已经睡着了,谁也不敢去打扰他。
当德国人惊慌失措的时候,联军的登陆部队正在快速推进,英国人按照计划占领了海滩,而美国人则要困难得多,在牺牲了将近一万人以后,才占领了这片土地。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第一天,德国人的诺曼底防线就被打出了一道长达80公里的缺口,虽然希特勒下令防守,但敌人实在是太强了,再加上盟军的援军还在继续,德国人已经无能为力了,到了7月18日,诺曼底战役取得了胜利,西欧已经完全落入了联军的掌控之中。

诺曼底登陆是目前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行动,这次战役的胜利,更是直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壕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情况,对那时的士兵来说,参加战壕战,就相当于一场噩梦。双方互相修筑壕沟,并且需要在壕沟中待很久的时间。
壕沟并不是笔直的,而是形成了一张大网,这样就能让防线变得更加坚固,就算防线被攻破,守军也可以退到第二道防线,让防线陷入僵持。

照片上,英国人带着他们的招牌式钢盔,手持李恩菲尔德来复枪,他们的战壕很粗糙,他们的生存条件也很差。这张照片中,士兵们头戴着钢盔,手里拿着步枪,站在壕沟中警戒,看似这样的生活非常刺激,但是实际上是非常煎熬的,因为战壕中的活动空间非常小。

住在战壕里简直就是人间炼狱,糟糕的气候会把战壕里的水弄成烂泥,让士兵们与老鼠、虱子等有害生物为伍,到处都是疾病。
一旦下雨,战壕中基本上到处都是烂泥水,并且在水中经常能看到老鼠的尸体,长时间将脚泡在这种环境中,就会得上一种名为战壕足的病,整个脚都会腐烂。

而这是已经过了100多年的战壕,上面长满了杂草,只有一些浅浅的痕迹,似乎是土地的伤口还没有愈合。
这是当初修筑的一条相对宽阔的壕沟,以前的沙包都是用来挡住子弹的,现在却硬的像是岩石。

时光可以带走许多事物,但是却带不走人们的记忆,而这些被时光赋予特殊含义的东西,就像是一座桥梁,将过往与现在联系在一起,也给我们讲述了那些久远的历史故事。
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到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的时间,几十年就已经过去了,让我们珍惜时光,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无限的贡献。
参考信源:人民咨询 ——二战中盟军声东击西的“杰作”——诺曼底登陆2021-6-22

第一财经——那些“战壕中的人”,还原一战期间普通士兵的战地日常2018-2-21

新华网 ——时光相册|一首歌、一段长城和一个故事2024-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