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卖光!外资收购徐福记,徐家四兄弟套现上百亿离场

阅微札纪 2025-03-05 16:30:25

文 | 阅微札记

编辑 | 阅微札记一代人的回忆之中的,每到过年的时候总是会在桌子上摆上糖果。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品牌大概就是徐福记,毕竟多年以来的徐福记一直都是行业的龙头。

自从1992年前徐家四兄弟创立该品牌以来,已经经历了33年的时间。

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徐福记的规模不断的呢扩大。

其品牌所涵盖的产品也不单单是糖果,像是糕点、沙琪玛、果冻都有所经营。

即使是在国外的市场,徐福记依旧有着自己的统治力。

众多欧美国家也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可是现在这家公司也沦落到了被彻底收购的局面。

中国第一糖果品牌

上个世纪初期的时候,来自我国台湾的兄弟四人加入到了产业转移之中,将糖果加工的产业搬至广东东莞。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东莞拥有的地理优势是无可比拟的。

毕竟背后靠着的是庞大的大陆消费市场,以及距离香港和东南亚都很近。

这也使得在原料的供应上,能够保持徐福记充足的供应。

于是也就在不久之后,意识到未来产业潜力巨大的兄弟几人正式成立“徐福记”品牌。

由此这个在我们印象中的品牌正式出现在大家的眼里,在之后发展之中获得了不错的成就。

既然原材料的供应不成问题,市场上对于这一品牌也喜爱有加。

那么之后大获成功的情况出现,自然也就成为了合理之中的事情。

仅仅只用了14年的时间,就成功实现了在新加坡上市的成就。

在加大资金上的投入之后,也使得这个品牌不单单只是制造一些糖果而已。

就像是我们之前提到的,沙琪玛等产品也都随之出现。

之后的徐福记经过发展产能已经可以用恐怖形容,毕竟800个款式的包装。

以及每天超过1600吨的产能,都成为了支撑起成为中国糖果品牌第一的资本。

就算是到了最近这几年的时间,徐福记的产能依旧在保持着增长。

去年的时候整体营收规模更是超过了70亿,就连散装的产品在市场上依旧保持30%的占有率。

除此之外,多年的发展之中的徐福记也不只是在业绩上有着增长。

整体的品牌效应,拥有的众多拥趸以及产业链都是十分完整的。

130万家的终端门店、3500家以上的经销商也都成为了其创下这样成绩的资本。

也就是在这样的资本,徐福记也早早地就被另外一个品牌看在了眼中。

同样这个品牌的名字我们也十分的熟悉,那就是“雀巢”。

创始人挥手告别

关于中国品牌被国外品牌收购的事情,其实我们早就也已经屡见不鲜。

早在2011年的时候,其实雀巢就已经出资112亿人民币的价格对于徐福记进行了收购。

也正是在这一年收购了之后,徐福记正式从新加坡退市成为了雀巢的子品牌。

往常我们提到中国公司被收购的时候,经常是会出现被雪藏的场景。

就显示之前的某可乐品牌,当时在国内也算得上是独霸一方。

而在被收购之后却并没有得到对方的支持,而是渐渐的消失在了大家的目光中。

十几年前对于徐福记的收购,显然是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并且这么多年的时间里,徐福记的发展依旧还是十分不错的。

但是其实在雀巢的内部,大家基本上也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

那就是徐福记早就已经换姓了,从之前的“徐”变成了“雀”。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也是因为当时虽然并没有全资控股,但是依旧收购了60%的股份。

可以说雀巢早就已经掌管了徐福记,徐家兄弟在公司的内部已经失去了话语权。

毕竟自己的占股实在是少的可怜,自己的提议也会因为股份上的劣势而被否决。

甚至就在雀巢公司的内部,徐福记也仅仅只是一个事业部。

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也是需要向公司进行汇报。

也就是在上一次的收购之后,四兄弟之中的徐梗就已经推出了徐福记品牌。

此后的时间里,随着内部进行的调整兄弟几人的任职也在不断地变化。

可以看得出来,其实就算是没有这次收购剩余股份的操作。

徐福记也早就已经不在是中国的品牌,毕竟话语人都在不断地减少。

虽然现在看起来徐福记发展的还不错,但是之前其实也有不少的负面新闻传出。

因为就在雀巢收购60%股份不久之后,中国的市场就出现了一些变化。

随着市场的低迷,自然也就有人猜测雀巢将会把徐福记卖掉。

这个时候其实也有人担心,之后徐福记会像是之前被雪藏的中国品牌一样。

事实证明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即使是雀巢确实出售了像是银鹭花生牛奶。

但一直以来都对徐福记进行了保留,甚至还在不断的引进高管进行改革。

看得出来这一期间,雀巢对于徐福记品牌还是报以期望的。

市场低迷的风波过去之后,也证明了当初雀巢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

因为不断增长的业绩,也就成为了当初他们选择的答案。

总的来说对于徐福记的收购,对于雀巢来说确实是收获巨大的选择。

包括此前徐福记创立下的口碑、庞大的销售渠道之外。

每年的收益也可以给雀巢带来不小的收益,况且早在2022年的时候徐福记的市场规模就已经高达1000亿人民币。

在未来的5年,也有媒体预测这个数字还会继续保持5%的增长。

结语:

徐福记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代回忆,多少人都是吃着他们家的产品长大的。

或许没有这次收购剩余40%股份的事情,大家早就已经忘记2011年的事情。

早在当时人家就已经接受了外资的入股,并且还直接将决策权交予了对方。

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这一决定,毕竟徐家四兄弟的年纪也已经大了。

正常的市场活动,也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希望之后徐福记的遭遇,不会像是之前的中国品牌一样吧。

信息来源:

杭州日报——雀巢全资收购徐福记

大河报——徐福记被雀巢全资收购,创始家族逐渐退居幕后

中国青年网——雀巢收购徐福记剩余40%的股权 实现全资控股

金羊网——徐福记被雀巢全资收购!很多广东人从小吃到大

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始人卖掉了徐福记

0 阅读:0

阅微札纪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