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贺龙找到了彭德怀,直言:彭总,我想向你讨要一个人

史纪观察家 2025-03-18 09:55:01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军队建设慢慢走上正轨,军政方面的工作让各位将领忙得不得了。就在这个时候,贺龙却来找彭德怀了,原因只是他想要一个人。

彭德怀知道是谁以后,心里很是不忍,不过贺龙把理由讲清楚后,他就立刻同意了。到底是谁能让两位元帅都这么上心呢?贺龙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1、少见的请求

开国十大元帅,随便挑出哪一个来,那都是很英勇的。他们因为有共同的革命情谊,彼此之间的关系也都不浅。不过,要是说在他们当中关系特别好的,那就是贺龙和彭德怀这两位了。

但建国后的一天,贺龙纠结了很久,最后去找彭德怀,难得地提了一个请求,这个请求让彭德怀不好拒绝。

“彭总,我今儿个来,是想跟您要个人。”贺龙有点难为情地说出这话,这让正在处理公务的彭德怀停下笔,马上抬起头问道:

你从来都没跟我张过嘴,这次居然跟我要人,是谁呀?彭德怀有点诧异,不过瞧贺龙那样子,肯定是个很要紧的人。

贺炳炎,我想把他要回来跟着我干,您能同意一下吗。

彭德怀听到这个名字后,心里有些舍不得。贺炳炎在部队里的能力大家都看得见,这可是个厉害的将领,彭德怀不想让他走。

于是,彭德怀犯难了,贺龙见彭德怀这个样子,马上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最后,彭德怀只好咬咬牙,让贺炳炎回到贺龙手下去了。

2、贺炳炎是深受喜爱的将领。

为什么会说回归呢?这就得从贺炳炎自己的军旅生涯讲起了。贺炳炎建国后在彭老总手下担任重要职务,可他最初是贺龙带出来的。

当时,16岁的贺炳炎由于家庭状况一直在外谋生。一个偶然的契机,他和父亲能够加入革命队伍,这让他特别高兴。

他参军的部队是当时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么说来,贺龙既是贺炳炎的老首长,也是其军事生涯的领路人。

参军以后,贺炳炎把自己年少时的那股赤诚劲儿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在红军学校学到了不少革命知识与思想,而且在很多次战斗里,他不怕艰难危险,总是冲在最前面,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所以,贺炳炎被组织嘉奖过很多次,贺龙也慢慢注意到这个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后来,贺炳炎靠着自己的军事才能以及学到的战略战术,在军队里一步步升为贺龙手下的一员大将。

特别是在那时参与反“围剿”任务的时候,贺炳炎已经当上团长了,但他精忠报国的赤诚之心一点没变。部队陷入危险境地时,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承担突围任务,直插敌军中心地带,为部队打通道路,他的英勇真让人佩服。

除此之外,他自己也是个特别能忍耐且极具领导力的人。长征的时候,他受伤不止一回,可每次都为了部队全体的安全而默默忍受着,不声张。

在瓦屋塘战斗的时候,他右臂由于多次受伤,已经坏死了,只能做截肢手术。为了不被敌人发觉,他在手术时硬是一声没吭,后来就成了“独臂将军”。

但贺炳炎没因此意志消沉,恢复后马上投入战斗,在贺龙领导下历经抗日战争的磨练,逐渐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贺炳炎军事才能越来越突出,中央慢慢发现了他的长处。在中央指示下,贺炳炎离开了对自己帮助很大的贺龙,到彭德怀那儿去了。

一开始,彭德怀对贺炳炎的了解,就只限于他以前在贺龙手底下取得的战绩,不太清楚他到底有多强的实力,因此在战斗里对他的安排就有点小心。

但到宜川战役的时候,彭德怀就对这个大将有了全方位的了解。那时候,咱们国家处于解放战争的关键阶段,宜川战役能不能胜利,直接关联着之后我党和国民党谁更占优势,这可太重要了。

当时贺炳炎已经担任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了,他所在的部队是那次战役的主力,他还直接参加了彭德怀领导的作战会议。

作战计划明确后,贺炳炎依上级指示在瓦子街附近围堵,目的是截断敌军后路。可实际执行时,友邻部队没及时堵住敌军逃跑的缺口,这次行动差点就失败了。

就在这个时候,贺炳炎部察觉到了友邻部队存在的漏洞,于是果断地攻占瓦子街,而且还及时把缺口堵住了,这就确保了整场战役能够顺利进行。

战役打完后,贺炳炎和他的部队不光得到了西北野战军司令部的通令嘉奖,还让彭德怀具体认识到了他的指挥作战能力。

彭德怀觉得,在这场战斗里,贺炳炎表现出来的不只是指挥作战很成熟,他的反应快,军队调动能力也强,当时的领军将领里很难再找出像他这样的人了。

从这以后,贺炳炎就成了彭德怀麾下的一员大将,不管有什么重要任务,彭德怀都会让他去做,对他特别信任。

建国以后,贺炳炎就跟着彭德怀在西北军务方面深入开展工作,是彭德怀很器重的将领。不过,因为长时间打仗,贺炳炎身上落下了很多病,以前的一些工作做起来已经比较吃力了。

特别是那时候他在青海,那里各种医疗资源都不太方便获取,身体也慢慢变得衰弱。于是,贺龙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产生了把他再调回自己身边的念头。

只是他那时不管西北的军务,没办法,只能去找自己的老朋友彭德怀,想让彭德怀出面把贺炳炎调走。

于是,贺龙和彭德怀之间才有了这样一番谈话。一开始,彭德怀肯定是不愿意的,原因不过是担心新中国的发展。

贺炳炎在西北的作用非常关键,他要是走了,彭德怀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出能替代他的人。不过即便这样,彭德怀在听到贺龙说起贺炳炎的病情后,还是犹豫了。

行吧,让他走就走呗,他离开青海对他来说也是件好事,至少能安心调养身体。不过我把话先撂这儿,他可是一员大将,你得好好任用他。

贺龙听到这个消息后,特别高兴地说:“这你不用操心,他可是我的得力战将。”随后,贺炳炎就接到了彭德怀的调令,被安排回贺龙的西南军区担任重要职位。

贺炳炎得到两位元帅的爱护,心里特别感激。他回到贺龙手下后,依旧像以前一样为军队效力,这一点让大家都很敬佩。

贺炳炎在军中有着传奇生涯,这固然离不开两位元帅的爱护,不过,更多是因为他自己就有很多才能,他可是独一无二的“独臂将军”。

你提供的“贺炳炎——百度百科”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文章内容,请提供完整的需要改写的原文内容,这样我才能按照要求进行改写。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