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天成不寻常——仰观李骆公先生书画印

文旅中国 2025-04-03 10:02:00

欣闻北京画院将举办李骆公先生专题研究展,欢喜无量。闽中文献,榕城著称;风流辈出,代不乏人。李骆公先生书法幼承庭训,篆刻熏习于乡贤陈子奋,及长始入上海美专,师从王个簃兼学书法篆刻。

正在刻印的李骆公 1980年代

骆公先生出自印乡,学于海上,广结师友,远游扶桑,所做均以“金石气”为旨归,神思不驻寻常,异彩放乎毫端。其书法承继陈鸿寿、宁斧成一路,能显金石气于篆隶,古意盎然,笔墨缤纷;至于晚岁,人书俱老,熔铸前贤水墨意趣,自创草篆个性体势,独特风格犹如钟吕之声响彻东国,于九州大地一开现代书法之时风。

乱石崩云 滑石 10.6x9.7x2.7cm 1980年

乱石崩云

骆公篆刻初染于闽派之工致,复染于海派之宽博,三染于京派之劲健,终以三派接替三百年之刀法参照秦汉,能使甲骨、吉金文字化作袖底烟云,刀笔相参,且画且刻,将桂林山水意象融入方寸之间,创出系列巨作,显露万千气象,着实令人惊叹!李可染先生与其年轻时曾因艺术理念高度契合而引为挚友,晚年更是为其题字:“铁笔撼山岳,方寸容天地”,堪为写照。

李骆公与《龟虽寿》 1980年代

骆公初学西画,颇有天赋,尝以贫寒之身显露华彩,为校长刘海粟所赏识,得以入学上海美专研习现代绘画。自此以“黑沙骆”为名,与刘海粟、关良、倪贻德、丁衍庸诸师共同推动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后又东渡扶桑继续深造,并将“融合现代流派之探索”延伸至“提炼东西方审美”之高度,且创作频出新风——此种“高度凝炼”一直延伸至汉字艺术创作中。骆公二十三岁时,倪贻德曾为其写下一段文字:“我们的性格需要坚强,我们的行动需要果敢迅捷,我们反对妥协,我们爱好大刀阔斧的男性力量。”果然一语中的。

蝶恋花·答李淑一 纸本水墨 81x179cm 1983年

骆公艺术总是“一以贯之”,其意趣,其行迹,一如其书法、篆刻、油画,以意成趣,博涉诸家,学而善变,用力尤勤。骆公机杼自出,其于特殊历史语境下开拓出现代艺术与地域文化相关联之新思路,借书、画、印之创作,呈现其技法体系与艺术风格演进轨迹,可谓二十世纪金石艺术发展之视觉文献。

正在创作《枫桥夜泊》的李骆公 1980年代

街头即景之一 木板油彩 33.1x24cm 1945年

此次研究展,汇集李骆公先生书法作品二十件、油画作品三十件、篆刻作品更有五十件之多,平生志气,聚于一堂。观者有心,必能在虚空中洞见其刀笔天成不寻常,真个“胸中元自有丘壑”!

乙巳上巳节写于天下首邑识石斋

责编:武玥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