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赏春正清明

文旅中国 2025-04-03 16:46:07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踏春出游的好时节。随着清明节的到来,各地文旅场所积极丰富产品供给,红色研学、踏青赏花、民俗体验、文旅惠民等活动让广大群众尽享春日美好生活。

主题活动传承红色精神

3月30日,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与尚志小学联合举办“清明祭英烈·英雄伴我行”诵读活动。孩子们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全情投入地朗诵了《清明祭英烈》《英雄赞歌》等,台下的同学也早已心潮澎湃。随着清明节的到来,黑龙江省各级文博场馆及革命纪念地等,开展清明祭奠、红色诗会、红色歌曲展演、红色经典阅读等活动千余场。

在浙江,湖州市图书馆策划的“重温烽火岁月——走进郎部抗日纪念馆”走读活动,为读者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红色研学之旅。地方文化学者沈鑫元结合相关文物,给读者讲述了“吴兴县抗日游击大队”(简称“郎部”)的建立及抗战历程。

清明节期间,北京市各区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市民群众通过多种形式致敬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北京市文化馆将在线上推出“忆昔念今 共祭英魂”——清明节云献礼活动;大兴区将开展“清明祭英烈,丰碑励少年”清明节文明祭扫活动,组织学生祭扫烈士陵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昌平区将以“清明祭英烈·红色永传承”为主题举办清明诗朗诵会,用优美的诗歌缅怀英烈。

打造传统文化沉浸式新体验

山西省介休市绵山是清明寒食文化的发源地,介休于2008年被命名为“中国清明寒食文化之乡”。4月3日,“第十八届介休寒食清明主题活动”在绵山启动,活动通过文艺民俗展演、非遗项目和寒食食品展示等,全方位展现清明寒食民俗文化魅力。据了解,《齐民要术》和《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春酒,清明前后造”“寒食节,民间以麦粥、醴酪佐酒”历史场景的再现让游客十分震撼。此外,介子推追忆、民俗文化体验、民俗健身嘉年华活动等也将陆续举办,让群众在互动体验中增进对清明寒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走进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传统瓷窑复烧、开窑等常态化特色活动的开展,已成为当地的亮点。3月底,该景区举办了葫芦窑开窑仪式,成功烧制出仿雍正12色釉系列茶器等一批工艺精湛的瓷器。“亲历柴窑开窑真的很震撼,当滚滚热浪扑面而来时,仿佛感受到千年窑火在身旁跳动。”前来观看开窑仪式的华风小学校长方晶说,“从原料加工到拉坯施釉,从窑炉复烧到开窑品鉴,古窑完整保留了手工制瓷的全产业链形态,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陶瓷文化的魅力。”据了解,4月5日,景德镇古窑将举行明清御窑风火窑复烧点火仪式,吸引了大量游客网上报名预约。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历史悠久,早在汉建宁元年(168年),当地就有祭祀李冰的活动。今年清明节期间,都江堰放水节将通过“放水大典”“非遗巡展”“艺韵灌区”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现都江堰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活力。据了解,当地邀请“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以及国内外的非遗产品参展,让游客深入体验当地的农耕文化。此外,游客还有机会在景区偶遇巡游、情景剧演出,与神话典籍里的人物近距离互动,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都江堰放水节现场   都江堰市委宣传部供图

激活文旅市场“一池春水”

赏春花、看演出、观非遗、诵诗词……随着清明节的到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各区精心谋划,推出了312场群众文化活动、843场各类演出、十大赏花胜景地,积极加强文旅活动和产品供给,丰富市民、游客的假日生活,助推“春日经济”。清明节期间,恰逢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北京特意推出“前门大栅栏·中国电影寻根游”“北京中轴线·经典电影回忆游”等12条“跟着电影去旅游”线路,邀请游客走进北京的电影取景地,了解电影知识故事,感受北京独特的电影艺术氛围。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河北不少景区推出清明限时福利,大大激发了游客出游热情。3月29日,随着保定·野三坡百里峡开山仪式启幕,景区不仅上演了祭山神鼓、长龙祈福舞等民俗表演,还推出门票半价优惠,深受游客欢迎。此外,石家庄抱犊寨喊话“山不会跑,优惠不会停”,邯郸七步沟推出学生免票探秘山花溪谷等。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聚焦特色,以丰富多彩的春游活动为群众带来了文旅新体验,激活消费市场“一池春水”。

在湖南,“星城时序·非遗万象”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之“南国嘉树 颂春传艺”作为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推出的重点活动,融合《橘颂》精神与长沙非遗项目,通过沉浸式非遗体验、非遗集市、公益课堂、旅游线路发布和研学直播等形式,打造可触、可感的文旅新消费模式。除线下体验外,活动期间还同步推出“跟着非遗游长沙”旅游路线,并以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起点,推出“橘花开放时 橘洲深处去”研学路线,让群众的春日出游更加惬意。

(统稿:范海刚 参与采写:张建友、周传人、刘淼、朱萌、王竹青、王雪娟、李秋云、范海刚、张玲)

来源:中国文化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