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不想再反反复复,一定要把深层的痰排出来

乖乖评养好的 2025-02-14 22:18:40

抽动症,不想再反反复复,一定要把深层的痰排出来!

我曾接诊过一个 10 岁的小患者,被抽动症困扰四五年了。

症状有:挤眉弄眼,抽鼻子,手臂抖动,清嗓子症状比较严重,喉咙里 “吭吭” ,像是有东西咳不出来。

刻诊时,我发现他舌苔厚腻,颜色偏白,脉象滑数。

问诊得知,孩子平时食欲不佳,大便也比较黏滞,不成形。

经过综合辩证分析,这个孩子的抽动症,主要是由于脾虚生痰,痰邪阻滞经络,进而引动肝风所致。

这里的痰,并非我们平常所理解的能咳出的痰液,而是一种中医概念上的 “无形之痰”,它在体内积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和脏腑的功能。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抽动症和痰有啥关系呢?咋样才能排出来呢?

中医认为,痰是一种病理产物,它一旦形成,就会在体内流窜,阻滞经络。

而肝经循行于头面、四肢等部位,当痰邪阻滞肝经经络时,就容易引发肝风内动,出现抽动等症状。

只有把深层的痰排出体外,才能疏通经络,平息肝风,从根本上解决抽动症的问题。

这个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他平时饮食习惯不好,特别爱吃甜食和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

脾胃虚弱后,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水湿就会凝聚成痰。长期下来,这些痰越积越多,流窜于身体各处,引起各个部位的抽动症状。

该怎么排痰呢?

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健脾化痰、平肝熄风的方法。

一方面阻断源头,调理脾胃功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从根源上减少痰的生成;

另一方面消除已有的伏痰,通过化痰通络,排出体内深层的痰邪。

两周后,眨眼、耸鼻减轻;

三个月后,喉咙里的异常声音也慢慢消失了,大便也恢复了正常。

这时我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调整药方,减少了化痰药物的用量,适当增加了一些养血安神的药物,如酸枣仁、合欢皮,以改善患儿因长期患病导致的睡眠不安和精神紧张。

临床30多年,多严重的抽动症我都见过,很多家都很焦急,想让给孩子快些好起来,但是深层的痰排出需要时间,就像清理一个多年堆积污垢的房间,不能一蹴而就,要坚持治疗。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饮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甜食等易生痰湿的食物,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只有多方面管理,孩子才能好得快,好了也不会容易反复。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