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中将率部起义,谈判时见我军干部年轻,变脸道:你们不讲信用

茅舍品史 2025-04-24 15:52:29

1949年12月25日,国民党中将李振率部起义,在谈判时,见解放军干部都很年轻,脸色大变道:“你们不讲信用,我要见刘伯承司令员。”

1949年,国民党军在解放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同年12月,蒋介石撤离前在成都会见各军主要将领。作为第十八兵团的司令官,李振自然要接受老蒋召见。

老蒋曾许诺李振给予十八兵团军备、物资等,并让他向西昌撤离,为接下来的决战做准备;胡宗南也试图以西南军政副长官的官位笼络他。

然而,蒋介石和胡宗南表面上对待所有国民党军官将士一视同仁,实际背地里优先安排自己的嫡系部队装备物资,并让罗广文的第一〇八军等掩护自己嫡系部队向西昌方向突围。

胡宗南更是在12月21日的作战大会后的第三天,带着亲信坐飞机逃往海南,留下一地鸡毛。这不免让李振心里则犯起了嘀咕:与其做他蒋家王朝的牺牲品,不如就此起义,为国家保留有生力量,也为跟着自己浴血奋战的的将士们谋一条生路。

于是,李振找来自己的两个广东老乡,187师的师长钟定天和兵团参谋长何沧浪:“二位,我等皆是同僚也是同乡,有句话不得不与二位兄台说。如今国军溃败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力,而蒋、胡二人还只顾着自己的嫡系,胡宗南前两天还信誓旦旦的要血战到底,如今也早就仓皇逃往海南,留下我们为其卖命。我有一个想法,我们不如带着兄弟们起义,为将士们谋一条活路!”

“只要李司令你做了这个决定,我何某人一定服从命令。”何沧浪义正言辞的说道。“司令你说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钟定天也应允道。

说干就干,他们又找来同是广东老乡的陈定,密谋起义具体事宜。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陈定原是李振兵团的副师长,被解放军俘虏后成功劝降,并派到国民党内部负责策反那些不愿内战的国军将领。

恰逢此时,叶剑英元帅派自己的弟弟前往香港会见李振妻子,想让其劝说李振和谈;双方一拍即合,当即决定与解放军和谈,接受解放军改编。

12月25日清晨,李振怀着忐忑的心情,亲自赴解放军的32师94团团部,想向刘伯承司令员面陈起义的决心和商量起义事项。谁知,来到32师94团的团部后,迎接他的是副师长涂学忠和团长田士繁等人。

涂学忠是安徽省六安市人,生于1916年,参加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此时的他刚刚年满33岁,相比于李振的年富力强,显得有些年轻。

看到解放军派这么年轻的人与自己交接,李振心里难免有些不痛快,认为解放军并没有把自己当回事,也没有把自己十八兵团的将士当回事,随便派了几个人来应付他。

见此,李振脸色大变道:“人人都说你们解放军好,但我却觉得你们不讲信用,只派了这么几个‘娃娃’来应付我。怎么,不把我当回事,不把我们十八兵团当回事吗?我要见刘伯承司令员,我要见你们的其他长官!如果见不到,那么这和谈也就免谈了!”

见李振这样,涂学忠和田士繁两人也是相视一笑,随即解释道:“李司令不要误会了,我们解放军可是相当重视此次的和谈,相当重视你们十八兵团的将士们;至于你说的我们都是‘娃娃’,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解放军的各指战员大都很年轻,就比如此次负责进攻成都的解放军二野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同志,也只有34岁而已。”

“如果李司令还不放心,我这就请示二野的首长。”说罢,涂学忠当即与二野司令部通电,很快便与参谋长李达同志通上话。李达与李振约定起义后找个时间与刘伯承司令见面,并且许诺改编十八兵团后一视同仁都是解放军战士。

在得到参谋长李达同志的肯定答复之后,李振心里这块大石头才放了下来,便与涂学忠等商讨决定起义具体事宜。

事罢当晚,李振便回去召兵团各军、师长开会宣布起义决定。虽然会上并没有人反对李振的决定,但仍然有愚忠于蒋介石的顽固军官带着手下部队逃走了。

1949年12月25日,李振率领其麾下十八兵团约二万四千多人,在成都通电起义,接受改编,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李振的这一正义的选择,保全了成都及绵阳地区军用仓库大量物资;为其手下二万四千余名将士选择了一个崭新的且光明的未来。

也为新中国的国防力量避免了不必要的内部损耗;更是有效地推动四川西部以及中国西南地区的解放进程,为新中国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1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