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揽胜”也许把握了当下大型SUV的美学黄金样本,但刻意向着它稍息、立正、敬礼、向前看齐,还是太寒碜了吧?
自从“保时米”崛起,保时捷在中国就卖不动了,过去两个月销量几乎腰斩。
如今,多款中大型SUV扎堆围攻路虎揽胜,看来这款被称为“富人硬通货”的豪车,好时候不多了。
30万上下中高端市场,中国品牌用新能源技术赋能,以“碰瓷儿”顶级品牌吸引流量,以“豪华平替”价格策略实现向上攻击,这是市场内卷化和竞争刚需的压强所至,也许是“不得不”。
但短期策略无法赢得长期胜利,甚至会葬送品牌溢价的有限空间。地球人都知道,珠穆朗玛峰顶上不可能站着一群不穿登山服的拼团游客。
想要消费升级的车主们眼睛要瞪大了。席位有限,赶紧的!
1、汽车设计“借壳上市”,“大揽胜”综合征病很重
就算市场不景气,过去两个月百万豪车市场“大揽胜”仍是头牌,1月卖掉2046台,2月853台,妥妥冠军。
可情况不妙,一时间满大街的“珠三角揽胜”、“杭州湾揽胜”、“芜湖大揽胜”等等,揽胜平替们如同四月的桃花纷纷落地。
只需在PPT上贴一张路虎揽胜的侧脸照,加两句“豪华平替”、“致敬经典”,国产SUV立刻原地镀金,身价翻倍。有一款车特别极致,前脸像揽胜,车尾像奔驰GLS,侧面像理想L9,活脱脱一辆“缝合怪”。
网友留言说,“设计师是不是把各大豪车图纸扔进碎纸机,闭眼拼出来的?”
中国汽车设计缺少壁垒,小米SU7“保时米”外号刚火,车企们就悟了:抄保时捷是小学作业,抄揽胜才是博士后课题。仿佛流行一种病,叫做“揽胜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简称“大揽胜PTSD”。
不久将来,揽胜车主大概率会被高仿大军们搞到自闭。当停车场里一排揽胜套娃儿集体亮灯时,连车主本人都得靠钥匙扣辨认座驾。他们的优越感是指数上升,还是瞬间归零?一道烧脑题。
高速膨胀和极致内卷,眼下的中国车市“原创”是最大的奢侈品。中国设计师的简历上似乎只剩一行说明,“擅长Ctrl+C后的艺术微调”。
也不能怪设计师们,领导们不懂设计,但懂流量。为了赶工期、要结果,车型设计的“借壳上市”就是价廉物美、人见人爱,就变成了匪夷所思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就算每个时代都有共同审美偏好,“大揽胜”也许把握了当下时代大型SUV的美学黄金样本,但刻意向着它稍息、立正、敬礼、向前看齐,还是太寒碜了吧?
本质上,用二三十万的零头实现“豪华平替”,更像一位失意的中年人去开同学会,用借来的时光,穿借来的西装,维系一下借来的面子。
买这些平替车型的车主们,是需要一点自我修养的。冒着被人看不起的危险,还得昂首向上,“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2、“皇帝的新衣”与“山寨经济学”
显然,中国车圈的“揽胜模仿秀”,本质上是一场共谋的幻觉:车企用“像”来降低创新风险,消费者用“像”来缓解身份焦虑,双方心照不宣地维护着这个脆弱的谎言。
大家都没穿衣服,彼此却感觉都是盛装在身。这场荒诞剧的幕后导演,是市场对“身份符号”的病态追逐。
路虎揽胜的方盒子造型,还有它的细节和豪华感,本是功能产物。越野通过性是一方面,英国王室的品牌暗示是另一方面。在当下,却异化成中国车主消费升级的“阶层通行证”。
“皇帝的新装”好像非常帅!车企化身为裁缝,将揽胜的剪裁复刻到平价布料上,再绣一句广告词:“穿上它,你就是你特别想要假装的那个人。”
其实拿来主义不是罪过。这是“山寨经济学”:保时捷的腰,路虎的腿,奔驰的屁股随便怼,最后贴个国产标,价格砍到跪,祝你大麦!
这场游戏的终极讽刺在于,越追逐“像”,越暴露“不像”。当一辆车需要靠“像谁”来证明价值,它的存在本身是否成了悖论?
就像网红景点里挤满摆拍的游客,越是高喊“这里好像瑞士”,越凸显脚下的人造草皮廉价刺眼。
好多人都想登上珠峰,却都嫌路难走、氧气瓶儿太贵,所以路过一下远远摆个pose挺好的。可是,能不能别那么认真,非要穿上始祖鸟冲锋衣戴上欧克利墨镜,才能留个纪念照?
3、“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流量喂大这一代中国车主,大概没听过早年一位嗓音沙哑而高亢的歌星唱过一首歌,叫“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原创的本质是自我认同,自我认同的本质是,“我有不可替代的绝活儿”。
品牌真正的危机不是速度,而是方向。
“求快者”在抄袭赛道狂飙,却陷入“越像越平庸”的莫比乌斯环。“求慢者”在原创荒野独行,忍受着市场的冷眼与资本的质疑。
但汽车史上的经典设计,从甲壳虫到MINI,从特斯拉Cybertruck到仰望U8/U7,没有一款诞生于“像谁”的执念。
原创者都应懂得一个残酷真理:模仿能赢得时间,但时间抛弃你也绝不会留一点情面。
相对而言,一大堆“揽胜模仿秀”里,领克900应该是坚守原创风格特立独行者,被戏称为“杭州湾揽胜”是可笑的。不论北欧的都市对立美学是否符合中国口味,领克的设计一直都坚持自我。
前脸“破晓之光”LED日行灯组和后尾贯穿式自定义灯光图案,以及它特有的鱼叉式大灯,至少给人一种过目不忘的“思想钢印”,好看不好看不说吧,反正你可以确信“这就是领克”。
他们家大兄弟极氪就更有个性了。极氪式豪华现在玩出了不可替代性,极致个性化甚至每一款一个样儿,智电时代的多批次、少批量、定制化、短周期,恐怕才是设计护城河,背后是智能柔性化生产!
这玩意儿只有极氪想明白了,别家车企还傻乎乎走夜路呢。
已曝光的大型SUV顶级旗舰极氪9X,显然又是一款舍我其谁的作品。它在雪地狂飙的风格,似乎在宣告一场“叛逆宣言”:“我们不对标任何豪车,我们定义豪车。”
拜托那些宣扬极氪9X是“杭州湾库里南”的朋友们赶紧闭嘴吧!极氪车主的自我认同都哪吒2了,这么牛掰的硬货,为什么非要去亲吻老头儿的屁股?
全民“大揽胜”的闹剧,终会随着流量裹挟的人群快速审美疲劳而谢幕。未来的街道上,那些“像谁”的车,将沦为移动的墓碑,刻上一句墓志铭:“这里埋葬着一个不敢成为自己的品牌”。
中国人该醒醒了:车的灵魂不在它像谁,而在谁像它。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