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企业双登集团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建银国际、华泰国际。
据悉,2023年6月28日,双登集团曾向深交所提交A股上市申请,拟募资15.75亿元,在经历两轮问询后于2024年4月9日撤回上市申请,24年8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此次IPO,双登集团计划将募资款用作于东南亚兴建一个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建立一个研发中心,重点研究及开发提高储能电池寿命、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及BMS技术;海外销售及营销及付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等。
01
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第一双登集团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储能电池及系统,公司核心产品为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应用于包括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电力等场景的储能需求。
业绩方面,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双登集团分别实现营收40.72亿元、42.60亿元以及44.99亿元;从毛利方面看,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该企业毛利率分别为16.9%、20.3%及16.7%。

从产品划分来看,双登集团营收主要来自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2022年至2024年,双登集团锂离子电池收入分别为15.69亿元、18.55亿元及14.96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38.5%、43.5%及33.3%;更重要的铅酸电池收入分别为24.22亿元、23.37亿元及29.07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59.5%、54.9%及64.6%,2024年铅酸电池收入占比提升。
整体来看,双登集团过去三年公司收入呈现稳定增长,2024年毛利、净利有所回落。
主要在于产品售价下滑。2024年行业电池平均售价下跌,双登集团应用于通信基站和电能储存装置的电池平均售价下降幅度较大。

数据统计,2023年双登集团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以新增长装机容量计算,2023年双登集团在全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排名第十,市场份额达到3.4%。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双登集团服务了五家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近30%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以及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双登集团服务中国十大自由数据中心企业的80%,以及中国十大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的90%。
通信基站储能领域,双登集团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及中国铁塔等中国领先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海外市场方面成功进入爱立信、沃达丰、挪威电信等世界知名企业供应链。
数据中心储能板块,自2018年以来,双登集团陆续与阿里巴巴、京东、百度、万国及秦淮数据等达成合作。于2022年,公司创新性在中国打造的首例规模化数据中心“备电+循环”复合储能项目,成功向雄安城市超算中心供应产品。目前,双登集团的数据储能产品已累计应用于数百家数据中心。
除了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储能两大核心板块外,电力储能成为双登集团大力拓展的重要业务。
电力储能场景,双登集团参与了国网张北储能系统项目的开发,该项目是自2011年展开营运以来截至目前以装机容量计算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示范发电站,集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及智能电力传输新能源发电站于一体。
2016年,双登集团开始开发商业和住宅环境中的储能电池。公司的产品销往欧洲、非洲、亚洲及其他18个国家及地区。
2024年,双登集团在海外市场不断取得新进展。公司在印尼市场的IOH智能锂电订单突破5000万元;新建的马来西亚PACK工厂实现当年投资当年批量生产;电力储能项目成功落地柬埔寨、蒙古、几内亚等地;公司致力于为海岛及偏远地区解决电力稳定供应问题,并在不少海岛已有实践经验。
此次赴港IPO,也意在推进东南亚电池基地建设,满足海外客户产能需求,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02
储能电池行业角逐激烈值得注意的是,在申请上市A股时,双登集团曾被证监会问询技术路线及产品类型是否存在落后、被淘汰风险。
以铅酸电池起家的双登集团,虽然在2023年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市占率达10.4%,位列第一。但是其铅酸电池业务,随着锂电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正被挤压。
在通信基站储能板块,随着行业新晋者的入局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双登集团为了保住市场份额,毛利出现下滑。
在数据中心储能领域,当前数据中心储能的市场规模相对于整个储能市场较小,全球占比约6%。可以看到,相较与整个储能行业巨大市场需求,通信基站以及数据中心对于储能的需求增长仅占其中一小部分。
而在电力储能领域,目前赛道已经非常拥挤,传统动力电池企业、储能电池企业以及新势力等各方皆涌入这个大市场。
据统计,2024年我国储能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达到8.91万家,同比增长17.90%;新增状态异常企业1.6万家,同比增长123.51%。
回顾2024年,锂电池储能产业链阶段性供过于求压力仍然存在。产品价格下探,企业盈利变得更为困难。短期来看,产业链价格已无下降空间,但行业洗牌尚未结束,通过杀低价抢订单的情况依然存在,2025年储能系统中标价仍会下探。
头部企业依靠规模优势及稍强的成本控制能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技术与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将大量淘汰出局。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双登集团的锂离子电池产能达到2.13GWh。为了应对持续增长的下游需求,并且更好地服务海外市场,公司进一步扩大产能,兴建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设计年产能约3.0GWh。
应对市场内卷,双登集团采取的市场策略是:一方面,此次IPO提出重点研究及开发提高储能电池寿命、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及BMS技术,通过押注、储备多种技术路线分摊风险。
另一方面,做精做强核心业务,稳固细分领域龙头地位。尽管相较于未来万亿乃至十万亿的电力储能大市场,通信/数据中心储能占比较小,但仍能支撑起一家企业不小的体量。
招股信息显示,双登集团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将主要用作生产供数据中心用电池,借此培育公司业务的第二增长支柱,并提高数据中心储能产品的市场份额。
在起点锂电看来,尤其在市场竞争白热化阶段,警惕盲目跟风,找准市场定位、寻求差异化路线,是多数腰部储能企业穿越周期的良策。(来源:起点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