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房地产开启加速键?大量外资涌入,李嘉诚重回内地!

绝对心动 2022-11-16 23:14:28
引言

从去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发展迎来了新分水岭,在这之前房产一直保持着高傲的涨势,直到二〇二一年下半年到来,房地产的辉煌上涨趋势终于有所扭转,一时之间不仅仅是国内各大楼盘价格纷纷下降,还有不少房地产企业相继暴雷,就连曾经的房产巨头恒大都不例外。

当房地产整体走势越来越令人难以琢磨时,国内房地产也陷入到持续低迷状态,可偏偏在此时一些外资却抓准时机加速涌入。

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今年不少全球一流开发商、国际知名外资企业纷纷加大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入,他们大手笔的抄底各大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写字楼、工业与物流项目,还大量收购了房企的债券或股票,就连李嘉诚都开始重回内地房产,接二连三的诡异现象究竟向我们呈现出哪些信号呢?

在我国地产行业发展这些年“逆势加仓,低谷吸入”似乎已经成为大佬们的操作常态,如今我国房企股价不断下跌,此时那些外资开始瞄准时机、嗅到了盈利的气息,纷纷跃跃欲试。

比如此前就有美方最大的房企投资集团黑石筹集了3600多亿资金抄底我国楼市,而且在去年该集团还从富力地产全权收购了一处综合物流园区。在今年10月下旬,高盛资产管理和森瑶中国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专门用于收购我国一线城市及周边核心城市的物流、冷链、工业等新基建项目,为此他们还花费了6.75亿美元。

当各个外资纷纷在国内开展抄底大动作时,从某些分析人士角度来看,这就是房地产向好的一大趋向,地产的杠杆不断被撬动并不是下半年才逐渐展现出来的。

比如在今年5月初李嘉诚名下的和记黄埔在沉寂了10年后再一次在内地亮相,当时他们参与了广州某地的土地竞价,虽然最终他们没有竞价成功,但是这个房地产老炮的意外亮相还是让大家颇感不解。

同样是在10月下旬,又有一家来自香港的太古地产企业在海南投资了一个零售地标项目,此前该集团还分别在广州和上海两地各下一子。这些港企在此时对内地楼市虎视眈眈,想要趁低价收手,利用逆周期操作来赚取收益。

回想几年前,国内地产行业三条红线刚刚颁布时,不少靠着吃红利的大富豪瞬间在富豪榜单中隐身,他们从曾经的富豪变成了“负豪”,境遇180度大转弯。而自恒大爆雷之后,作为恒大当家人的许家印也欠下了2.5万亿巨债,另外同样作为房地产知名企业的SOHO也陷入被外资收购的危机中。

时代红利开始转变,随之而来的就是富豪榜单的更新换代。曾经20年时间里,国内地产大佬们一度霸榜,但现在这种局面却不复存在,而接下来从地产大佬们手中接过富豪名额的就是生物医药领域。

11月初公布的胡润百富榜显示该榜单中的地产从业人数占比持续下跌,20年前该榜单地产从业人数占比达50%10年前变成了20%,现在已经变成了10%,而连续两届当选中国首富并刷新国内20年首富记录的钟睒睒所涉足的生物医药行业占比也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除此外我国的女富豪榜单中生物药占比更是高达22%,现在大家一致认为生物医药将成为下一个出现井喷红利的新领域。

但房地产行业也不会就此落幕,当流动性危机逐步缓解后,内地房市到底该如何走出困局也是大众关心的一大问题,在市场游戏中最高级的玩法就是市场见底,但我们还有钱。同处于同一行业,为什么在内地房企走入低谷时,港企却能借此抄底楼市呢?

有专业人士曾解释道,这主要是源于港企和内地房企经营模式和发展模式上的差异,香港房地产企业发展经历了多个周期,而内地房企在20年的发展中一直处于顺风顺水的状态,其房价一路猛增,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房地产市场渐冷时,内地房企纷纷倒下,而那些拥有着深厚根基的香港房地产企业却能屹立不倒。

结语

除了香港房地产企业和内地房地产企业所走的发展道路不同,这些富豪们的投资布局也存在差异,就拿香港知名首富李嘉诚为例,他虽是靠着地产发家,但是其他的风口行业他均有所涉猎,这才能让李嘉诚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固的地位。

0 阅读:12

绝对心动

简介:你与我不止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