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王牌特工80大寿,其妻惊喜地发现:周总理拎着酒站在门外

绝对心动 2022-11-15 19:12:07
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文章之前,辛苦您动动小手点击一下“关注”,我们将持续更新历史故事,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读友进行讨论,感谢您的支持。

1966年1月4日,这天是一个老人的80岁生日,他的儿孙如同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他,争相向老人家送上寿礼,把老人家哄得十分开心。

然而,老人家似乎还在等等一个客人,可是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到了晚上的时候,周总理拎着酒站在他家的门外,大家这才知道,老人家等的客人不是别人,而是周总理。

那么,这个老人家到底是谁?为何周总理为何亲自为他祝寿呢?

这位老人家名叫熊瑾玎,是我党历史上著名的“王牌特工”之一,在革命年代做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熊瑾玎是湖南长沙人,早年时,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那时的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未来会走上革命的道路。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了,不仅改变了历史轨迹,同时也改变了熊瑾玎的人生轨迹。

熊瑾玎只是这次运动的旁观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爱国热情被激发了,于是已经三十多岁的熊瑾玎也亲身参加了五四运动。

自此,熊瑾玎开始走上革命之路。

熊瑾玎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徐特立先生,而徐特立先生同时也是毛主席的老师,因为有这层关系,他得以结识了毛主席。

在毛主席开始从事革命工作以后,熊瑾玎开始追随毛主席和徐特立先生从事革命工作。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毛主席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这是一所宣扬革命思想及培育革命干部的学校。

而他也受毛主席的邀请,接替毛主席担任了这所学校的教务主任之职(湖南自修大学前任教务主任为毛主席),成为了毛主席的的“爱将”,帮助毛主席培养了很多的革命干部。

后来,他在国共合作时期加入了国民党,成为了一名国民党党员。

北伐战争爆发以后,他则在湖南一带参与反帝反封建及反军阀的运动,领导了一些群众斗争运动,为北伐大军进军湖南作出了贡献。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很多人在这个时候都对共产党避之不及,但熊瑾玎却在这时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共产党,选择成为共产党员。

随后,他也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他也只好开始了逃亡的生活。

不过熊瑾玎很快便找到了组织,来到了武汉工作。

后来,他又被安排来到了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成为了一名地下工作者。

他在上海开了一家商铺,表面上他天天与顾客往来,但实际上这个地方是联络党组织和中央用来开会的地点。

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组织上决定给已经人到中年的熊瑾玎找一个女搭档。

随后,时年二十岁的朱端绶便挑选为熊瑾玎的女搭档,他们对外宣称是夫妻,实际上则是以夫妻身份从事革命工作。

尽管他们两个人年龄相差了二十多岁,可以说熊瑾玎在年龄上简直可以做朱端绶父亲了,可是由于熊瑾玎为人温文儒雅,而且很有学识,使得朱端绶逐渐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意。

然而由于熊瑾玎年龄较大,使得朱端绶始终不敢勇敢地走出第一步。

就在此时周恩来知道了此事,便主动找到了她,开导她道:“虽然熊瑾玎年龄比你大,但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就可以在一起,你们互帮互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周恩来的开导下,年轻的朱端绶终于诚实地面对了自己的内心,毅然决然地和熊瑾玎结婚了。可以说,周总理还是他们婚姻的挫合者。

在从事革命工作之余,熊瑾玎和朱端绶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他们的商业版图扩展到了很多个领域,创办了许多钱庄、饭店、酒店和布店等。

他们经商挣到的钱,大部分都交给了党组织,而他们本人的生活却如同从前一样简朴,很少人能看出来,他们居然是一对富商。

与此同时,因为熊瑾玎开办了众多的商铺,这些商铺也为党的地方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便利,他们与党内其他同志经常在这些商铺联络接头。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三年之后,上海的地下党组织便大都遭到了敌人的破坏,而他们也暴露了行踪。

好在有同志冒险将此消息转告了他们,他们也得以脱险,成功了转移到了法租界工作。

由于在当时法租界是由法国人控制的,国民党反动派无法渗透,因此他们两个人的安全才得到了保障,很多组织上的机密也得到了保全。

此后国民党反动派多次部署了对熊瑾玎和朱端绶夫妇的逮捕行动,但由于他们警惕,所以敌人的逮捕行动都以失败告终。

1933年,由于党内出现了叛徒,使得熊瑾玎暴露了行踪。

当时另一位名叫向志德的地下工作者首先被捕了,但熊瑾玎并不知道,仍然如从前一样来到了向志德家中,准备和他传递革命信息,他刚刚来到向志德家附近,便被守株待兔的敌人逮捕了。

好在熊瑾玎意志坚定,无论国民党反动派对他怎么严刑拷打,他的回应始终只有一句话:“不知道。”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熊瑾玎绝不肯做任何出卖组织的事情,也不肯把党的机密告知敌人。

他的妻子朱端绶得知丈夫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了,顿时心急如焚,便开始了对丈夫的营救工作,然而她刚一出现,便也被守株待兔的敌人逮捕了。

朱端绶也和丈夫一样意志坚定,坚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而此时身处国民党当局监狱中的熊瑾玎为了保护妻子,也坚称自己和朱端绶并不是夫妻。

敌人苦于没有证据,便将朱端绶给释放了,可是她的丈夫并没有获释,仍然被敌人关在监狱里。

此后熊瑾玎一直被关了好几年的时间,当时红军已经开始了万里长征,而朱端绶也一度和组织上失去了联系,只得独自一个人打几份工来抚养着几个孩子,同时经常去监狱里看望丈夫熊瑾玎,为他送去自己做的饭菜。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了,国共两党也开始了第二次合作,已经被关在监狱里面长达三年的熊瑾玎终于获释了。

随后,熊瑾玎被组织上任命为《新华日报》的总经理,则他的妻子朱端绶则担任了该刊物的会计,夫妻二人接到了办报的任务以后,立即开始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此后几年,他们夫妻克服了许多困难,使得《新华日报》逐渐发展壮大了起来。

当时,国民党当局对《新华日报》的限制很多,连租厂房、购买打印机及纸张、油墨都很困难。

好在熊瑾玎头脑灵活,而且广泛交友,很快他便成功找到了纸张、油墨等物品的供应商,而且还自己自营了工厂,使得《新华日报》不再有经费上的困难,甚至经营万斤得还有盈余。

不过,熊瑾玎并未将这些钱据为己有,反而悉数上交给了党组织。自此,熊瑾玎便得到了一个“红色管家”的称号,这表达了同志们对他的赞誉。

楚湘汇、任宗德、鲁自诚等实业家也在他们夫妻的影响下,开始倾向于革命事业,并为《新华日报》提供了大笔的资金,可以说,《新华日报》能取得成功,离不开这些党外人士的鼎力相助。

其中,这些爱国实业家中也有很多人在他们夫妻的影响下选择加入共产党,为巩固统一战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与此同时,他们夫妻也和国民党当局一些高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特别是熊笑三,此人是国民党军队的陆军中将,此时曾一度负责监察报馆等事务。

熊笑三是熊瑾玎和前妻的孩子,父子二人由于走的道路不同,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联系。

朱端绶作为熊瑾玎后娶的妻子,却时常与他来往,并逐渐取得了熊笑三的信任,为《新华日报》的发行与壮大提供了便利。

在此期间,他们夫妻还在国民党当局的战时首都重庆进行地下工作,为组织上传递重要情报,同时他们也从结交的国民党当局高官那里获取了许多重要情报,并且成功地将这些重要情报告知了组织上。

由于熊瑾玎在办《新华日报》有突出的表现,解放战争时期,已经六十多岁的他再次得到了组织上的重用,被任命为《晋绥日报》副总经理,再次开始了办报的工作。

尽管熊瑾玎和朱端绶夫妻二人并没有亲临过战场,一直在敌后工作,但他们仍然为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熊瑾玎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的职务,而他的妻子职务则更高,一直做到了副部级干部的要职。

由于熊瑾玎此时年龄已经很大了,自然百病缠身,而他的妻子朱端绶则悉心照顾着他,从来没有埋怨过一句。

时间来到了1966年1月4日,熊瑾玎老人迎来了他的八十岁生日。

对于这位“老寿星”的“大寿”,熊家人自然非常重视,他的儿孙自然争相为“老寿星”送上寿礼,几个孙子还笑着让熊瑾玎对着生日蛋糕许愿,一家人可谓是齐乐融融,屋内充斥着快活的气氛。

早在熊瑾玎老人过生日之前,便收到了通知,周总理将会来他家为他祝寿,这让他十分兴奋,可是一连等了很长时间,他们一家人也没有等到周总理过来。

熊瑾玎老人的子孙见状,便安慰他人家道:“周总理一定没有忘记您的生日,或许是由于他日理万机,实在抽不开空才没有过来,您就放宽心吧!”

可是一直午宴用完了,他们一家人仍然没有等到周总理过来,原本熊瑾玎老人已经不抱希望了,觉得周总理或许真的有什么事耽误了,应该实在过不来了,毕竟他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公务十分繁忙,抽不出时间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天晚上的时候,突然熊家门外传达了敲门声,等到熊瑾玎老人打开房门后,发现门外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周总理,而且此时周总理手里还拿着一瓶好酒。

熊瑾玎老人见到了周总理以后,顿时便喜笑颜开,而周总理也笑着说:“你老人家的八十岁大寿,我无论怎么忙,也要过来看望你啊!”

随后,周总理和熊瑾玎老人两个人在席间推杯换盏,追忆起了几十年前并肩作战时的革命岁月,而朱端绶也亲自为周总理下厨,做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

酒过三巡,只见周总理突然拿出了一封亲笔信交给了熊瑾玎老人的女儿熊畅苏,这是他为熊畅苏写的证明信。

原来,由于熊瑾玎老人的儿子熊笑三是国民党军队的中将,后来还追随蒋介石去台湾,在台湾当局担任要职,而熊畅苏受同父异母的哥哥熊笑三的影响,迟迟不能入党。

周总理得知此事后,便亲自为他写了证明信,就这样,熊畅苏才得以顺利入党。

七年后的1973年,八十七岁的熊瑾玎老人在北京去世,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这便是熊瑾玎老人的故事,关于熊瑾玎老人的经历,你们怎么看呢?

0 阅读:20

绝对心动

简介:你与我不止过往